——從《徽言秘旨訂》改動曲目看其審美特點"/>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郭藝璇 (南京藝術學院 音樂學院 210000)
崇“古”與趨“繁”
——從《徽言秘旨訂》改動曲目看其審美特點
郭藝璇 (南京藝術學院 音樂學院 210000)
明代是中國古琴輯譜風潮最為興盛的一個時代,琴譜數量繁多,譜式發展日漸成熟。《徽言秘旨訂》是明末清初紹興琴派的一本代表性琴譜,本文試從《徽言秘旨訂》的曲目特點入手,來分析它所體現的審美風尚。
徽言秘旨訂;紹興琴派;審美風尚;曲目特點
明末清初的紹興琴派所出琴譜不多,流傳至今的唯有《徽言秘旨》和《徽言秘旨訂》兩部。《徽言秘旨》的作者尹爾韜(名曄),是紹興琴派的代表性琴人,《徽言秘旨訂》的編者孫洤,則是尹爾韜的主要親傳弟子。
雖然孫洤在編纂《徽言秘旨訂》時融入了自己的琴學見解,但《徽言秘旨訂》作為一部琴譜而言,整體上基本繼承了《徽言秘旨》的所有內容及審美偏向,并額外收錄了《徽言秘旨》作者尹爾韜的其他原創琴曲。
《徽言秘旨訂》的成書過程,在其序跋中有著明確的敘述,《尹芝仙先生傳略》最后寫到:“《皇極》等五譜暨《五音取法》諸書俱散于兵焚,以文多不復記憶,竟失其傳。校正舊譜百余曲,復加澄汰,僅存六十曲,名曰《徽言秘旨》,友人孫宗元梓于上黨,其默識《崆峒引》五曲及新制《夏峰歌》諸曲,楊繩武梓于衛源。其中尚多舛誤,因年老不耐煩,劇校訂之事屬之孫擔峰,后同陳與可、張夢臣諸公檄眾醵金,合刻都門以行世焉。”1
由此可見,《徽言秘旨訂》內的主要曲目來源有二,一是尹爾韜早年刊印于上黨的琴譜《徽言秘旨》,二是由其友楊繩武刊印于衛源的尹爾韜個人創作曲目集《尹芝仙琴譜》。
《徽言秘旨訂》創作于晚明,當時經濟繁榮,社會進步,民間尚奢華,文人重名利,新的思潮與舊的傳統激蕩發展,讓這段歷史擁有了復雜而又充滿變數的氣息。士子們尚古雅、愛隱逸的傳統心態,與當時激進的自我解放思想和小市民們愛重錦繡繁華的偏好一道,影響著這個時期的藝術和文化。
古琴的歷史悠久,在文人士子心中的地位非同凡響,與中國古代士大夫的思想傳統一致,琴界歷來都有崇“古”的思想。古琴界的崇“古”一般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古曲傳承的重視,歷代琴人在編纂琴譜時,都非常注重對古曲的搜集和整理。以最為著名的明代朱權所編《神奇秘譜》為例,整部書分為上中下三卷,其中上卷“太古神品”一十六曲即是他收集的“太古之操,昔人不傳之秘”2。二是在創作琴曲時,多以古代神話或先人典故為題材,以古喻今,表達琴人的思想。
《徽言秘旨訂》共收錄了琴曲73首,其中60首為前代曾出現過的曲目,13首是尹爾韜自創曲目。在60首前代曲目中,有41首琴曲在題解中記錄了曲目的作者年代或運用典故的來源。所謂題解,即古琴譜中附于曲目開頭或結尾,解釋曲目作者、來源、風格、寓意的文字。《徽言秘旨訂》本身所有曲目并無題解,僅在作者自創琴歌后附上相應的歌詞。我們可以從41首琴曲的題解中,得知他們的創作時代和寓意。
琴壇崇“古”思潮的一個顯著表現,就是在琴曲創作和典故應用方面的附“古”,在41首擁有題解的曲目里,琴曲創作可追溯的年代或所采用典故的年代,大部分來自唐代以前,有30首之多。剩下的11首,多是宋及后來的著名琴人所創作的知名琴曲。
在30首琴曲中,一部分是先代琴譜中有明確作曲記載的曲目,例如宮調的《陽春》,首次出現于《神奇秘譜》中,題解為:
“臞仙按,琴史曰:‘劉涓子善鼓琴,於郢中奏陽春白雪之曲。’琴集曰:‘白雪師曠所作,商調曲也。’宋玉對楚襄王曰:‘陽春、白雪,曲彌高而和彌寡。’又張華博物志曰:‘天帝使素女鼓五弦之琴,奏陽春白雪之曲。’至唐高宗時,其曲絕焉。顯慶二年,命太常增修舊曲,呂才上言,‘陽春白雪,調高寡和,宋玉以來,迄今千載,未有能者。今依琴中舊曲,定其宮商,而作是曲。’故有傅焉。”3
《陽春》古曲為先秦著名琴師師曠所作,是首“曲高和寡”之作,因此及至唐高宗時期絕跡人間,高宗在顯慶二年命太常依照舊譜新作了這一琴曲,這便是《神奇秘譜》中所收錄《陽春》曲譜的由來。
除了《神奇秘譜》,其他琴譜中也有這一類型的琴曲出現,譬如《真傳正宗琴譜》中收錄的《搗衣》一曲,題解寫道:
“按斯曲,乃唐人潘廷堅所作,傷閨怨也。蓋言戍婦處幽獨之中,而夫戍邊隅,賢勞王事。未見君子,則憂從中來。……而潘君搗衣之曲,又模寫情狀,志趣高遠,怨而不怒,有風人之義焉。”4
《搗衣》一曲的作者,是“唐人潘廷堅”,樂曲旨在表現“閨怨”這一主題。題解不僅寫明了琴曲的作者,還講到了曲目的主題思想和風格,為觀譜之人理解琴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30首附“古”琴曲的另一部分,是作者不詳,但依托先代典故所作的琴曲,如《神奇秘譜》中的《猗蘭》一曲,它的題解是這樣記錄的:
“臞仙曰:孔子應聘諸侯,歷七十國,而不一獲其主,莫能見任。自衛返魯,隱谷之中,見蘭獨茂,喟然嘆曰‘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譬猶賢者不逢時,與鄙夫為倫也。乃止車援琴鼓之,自傷生不逢時,托辭于蘭云:‘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采而佩,于蘭何傷’。故古之哲人,擬之而作是操。’”5
通過這篇題解,我們可以了解到《猗蘭》的主旨,是通過蘭花自比,表達先賢生不逢時之嘆的琴曲。
除了這30首附“古”的琴曲,《徽言秘旨訂》中收錄的余下11首由宋代以后作者創作的琴曲里,同樣也有一些以前代典故為題材的琴曲。例如由南宋浙派著名琴人毛敏仲作曲的琴曲《禹會涂山》,就取材自上古明君大禹。大禹南巡至會稽涂山附近,天下諸侯紛紛來朝,其盛況后世莫能與之比肩,毛敏仲據此譜寫了《禹會涂山》一曲,以“追慕宋德”,感懷明君盛世。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古人附會之風盛行,這些琴曲的題解很多都屬于傳說或野史范疇,與史實并不相符,因此很多題解上記錄的年代久遠的曲作者,可能也并不是事實。從上文所列的這三種類型的“附古”琴曲(一為確切記載古人所作;二為作者不詳依托古人之作;三為后人依附古人典故所作),可見琴界崇“古”風氣影響之深。
尹爾韜和孫洤在《徽言秘旨》和《徽言秘旨訂》中選擇了諸多創作年代久遠的曲目和后人依托古代典故創作的琴曲,說明他們在思想上是非常認同當時的崇“古”之風,因此在琴曲審美上,也以師古崇雅為先。
《徽言秘旨訂》收錄的60首前代已經出現過的曲目中,多數曲目都與它們初次出現的版本有些不同,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這些曲目在《徽言秘旨訂》中與它們的首版在篇幅上的變化。
這60首琴曲中,首先有16首曲目的版本和之前所有琴譜所錄版本均有較大不同,如《沖和吟》《高山》《谷口引》《修褉吟》《猗蘭》《將歸操》《白雪》《清夜聞鐘》《墨子》《秋水(神化曲)》《漢宮秋》《烏夜啼》《雉朝飛》《鷗鷺忘機》《八極游》和《離騷》。其余43首琴曲當中,有24首在段落上和原來的版本保持了一致,有《嘉遯吟》《清虛吟》《洞天春曉》《清夜吟》《膠漆吟》《靜觀吟》《秋江晚釣》《中秋月》《溪山秋月》《良宵引》《凌虛引》《列子御風》《牧歌》《會同引》《洞庭秋思》《漁歌》《山居吟》《耕歌》《石上流泉》《塞上鴻》《平沙落雁》《春曉吟》《桃源吟》和《瀟湘水云》。
這些曲目雖然在段落上與原版保持一致,但它們在琴曲細節上卻和原版不同,以首刊于《太音傳習》的《嘉遯吟》為例,在《太音傳習》中,琴曲的第二段和《徽言秘旨訂》中的《嘉遯吟》第二段相比,兩段雖然旋律線基本一致,但《徽言秘旨訂》中的版本要比《太音傳習》的原版多了很多細節與裝飾音,使樂曲本身更加婉轉。
有3首曲目較之原版本略有刪減,它們是《幽蘭》,與首次在《西麓堂琴譜》中首次出現的版本相比減少了2段;《渭濱吟》和《佩蘭》,分別比出現在《風宣玄品》中的初始版本減少了1段和2段。
剩下的17首琴曲,在篇幅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添。它們中有些只是在原版的基礎上略有增添,如首刊于《神奇秘譜》的琴曲《廣寒游》,在《神奇秘譜》中共分9段,然而到了《徽言秘旨訂》中,則變為一首11段的中型琴曲,比原曲增加了2段。又如琴曲《欸乃歌》,第一次出現在《西麓堂琴統》中時為一首16段的琴曲,尹爾韜在編纂《徽言秘旨》時,采用了《杏莊太音補遺》版18段《欸乃歌》,并進一步修改潤色,曲目本身和原版相比多了很多變化。除了篇幅增長并不大的11首琴曲之外,有3首琴曲的增補幅度非常明顯,它們分別是首刊于《神奇秘譜》的《陽春》,《徽言秘旨訂》收錄的是以《風宣玄品》版為基礎并被尹爾韜加以修改的15段版本,相比于原版的8段,增加了7段樂章;首刊于《神奇秘譜》的《禹會涂山》,原曲為14段版本,《徽言秘旨訂》所收錄版本和《松弦館琴譜》中收錄的版本基本相同,為18段版本,比原曲多了4段;相較前面兩首大中型的琴曲,原刊于《梧岡琴譜》的小型琴曲《鶴舞洞天》,雖然《徽言秘旨訂》收錄的6段版只比原版多了3段,但就原曲來說,相當于擴大了一倍的長度。
除了上述提到過的琴曲,還有兩首曲目比較特殊,它們是首刊于《神奇秘譜》的《流水》和首刊于《真傳正宗琴譜》的《秋杵弄(搗衣)》,這兩首曲目在初次刊登時都是沒有分段的。《流水》就《神奇秘譜》中的題解所述,它和琴曲《高山》本為一曲,作者是春秋時期的琴家俞伯牙,到了唐代,《高山流水》被分解為了《高山》和《流水》兩段,到宋代,琴曲又經過一輪新的潤色和增添,演化成了4段的《高山》和8段的《流水》。至于琴曲《秋杵弄(搗衣)》,它首次刊登于《真傳正宗琴譜》,也是一首不分段的琴曲,《徽言秘旨訂》中所收錄的版本,是尹爾韜在原版的基礎上加以梳理、增刪和分段后確立的12段版本的《秋杵弄(搗衣)》。
上面列出增刪變化的琴曲,都是尹爾韜搜集前代曲譜,根據曲目已有的優秀版本修訂而成的曲目。而在前文提到過的16首琴曲版本與前代琴譜所錄均有較大不同的曲目中,除了首次刊登于《西麓堂琴統》的《谷口引》和《修褉吟》段數基本保持不變,首刊于《神奇秘譜》的《猗蘭》較之原版少了2段之外,其余13首曲目在段落篇幅上,和原版比皆有增添。
《徽言秘旨訂》編纂于明清之際,尹爾韜個人跌宕多舛的命運和晚明的時代風氣,都對琴譜的琴學審美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崇“古”的思維慣性和趨“繁”的琴曲走向,都在琴譜中有所體現。
注釋:
1.孫洤.尹芝仙先生傳略.徽言秘旨訂.琴曲集成[M].北京.中華書局,1989.
2.朱權.臞仙神奇秘譜序.神奇秘譜(萬歷刻本).琴曲集成[M].北京.中華書局,1989.
3.朱權.陽春題解.神奇秘譜.琴曲集成[M].北京.中華書局,1989.
4.楊鶴浦.搗衣題解.真傳正宗琴譜.琴曲集成[M].北京.中華書局,1989.
5.朱權.猗蘭題解.神奇秘譜(萬歷刻本).琴曲集成[M].北京.中華書局,1989.
[1]孫洤.徽言秘旨訂[M].琴曲集成.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9.
[2]朱權.神奇秘譜[M].琴曲集成.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9.
[3]許健.琴史初編[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
[4]張鶴.琴學入門[M].琴曲集成.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9.
[5]楊鶴浦.真傳正宗琴譜[M].琴曲集成.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9.
[6]蕭鸞.杏莊太音補遺[M].琴曲集成.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9.
郭藝璇(1988- ),女,浙江杭州人,南京藝術學院音樂美學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