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杰 (浙江廣播電視集團 310005)
戶外真人秀節目在瓶頸期如何突破發展
皇甫杰 (浙江廣播電視集團 310005)
我國的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電視綜藝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近幾年來,我國的電視綜藝行業屢屢創新,開辦了大量的戶外真人秀節目。在戶外真人秀節目開辦之初,收視率持高不下,但隨著戶外真人秀節目數量的不斷增多,觀眾出現了審美疲勞。為了促進真人秀節目的發展,打破瓶頸勢在必行。本文將具體探討戶外真人秀節目的內涵、發展瓶頸和發展策略,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戶外真人秀節目;瓶頸期;發展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市場經濟持續繁榮,電視綜藝節目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為了滿足觀眾多元化的需求,電視綜藝節目開發了戶外真人秀節目,開拓了觀眾的視野,得到了觀眾的普遍喜愛。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戶外真人秀節目正面臨著嚴峻的發展問題,真人秀節目的熱潮逐漸減退,真人秀節目的收視率逐漸下降。為了重塑戶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巔峰,必須對節目的發展瓶頸進行分析,應用有效的發展策略。
1.起源
戶外真人秀最開始是由美國創辦的。美國在本世紀初開辦了一檔戶外生存類節目,叫做《幸存者》,而這檔節目也成為了第一個戶外真人秀節目。在真人秀誕生之前,電視新聞制作者們從未想過真人秀節目會如此成功。《幸存者》作為一檔戶外生存類節目,具有極強的挑戰性,十六名參賽者到達荒島,最終沒有被投票出局且生存狀況良好的參賽者可以獲得一百萬美元獎金1。這種節目形式刷新了觀眾的視野,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從《幸存者》開始,大量的戶外真人秀節目應運而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電視新聞節目的結構布局。
2.類型
國內外的戶外真人秀節目數不勝數,對戶外真人秀節目進行劃分,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第一種是野外生存類型,如美國的《幸存者》等;第二種是婚姻戀愛類型,如我國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等;第三種是職場類型,如美國的《學徒》等;第四種是角色調換類型,如我國浙江衛視的《我們上學啦》等;第五種是親子類型,如韓國的《爸爸去哪兒》等;第六種是人際考察類型,如我國湖南衛視的《花樣姐姐》等;第七種是美食類型,如浙江衛視的《十二道峰味》等等。
3.發展
在本世紀初,我國的戶外真人秀節目非常少,棚內綜藝節目已顯疲態,隨著我國與他國文化交往的日益密切,戶外真人秀這種形式傳入我國,各個衛視競相模仿,創造了多檔戶外真人秀節目。我國的第一個戶外真人秀節目是廣東衛視的《生存大挑戰》,這檔節目借鑒了美國的《幸存者》,但是在內容設置、項目流程上存在不足之處2。在《生存大挑戰》的影響下,其他衛視開始興辦真人秀節目,帶給了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
1.同質化問題嚴重
首先,當前我國的戶外真人秀節目,存在同質化問題嚴重的現象。對我國的電視綜藝節目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我國電視節目陷入了一個怪圈:當一種新穎的電視節目出現,其他電視臺會在短時間內制作內容相似的節目,吸引觀眾的注意,而當節目開辦一段時間之后,收視率會逐漸下降,觀眾的熱度也會逐漸降低。我國電視臺在編排制作戶外真人秀節目的過程中,同質化特征非常突出。以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為例,在《超級女聲》大熱之后,《加油好男兒》、《大地飛歌》、《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等節目層出不窮,但就內容來看,這些節目都是以歌唱選秀為主。
2.節目定位不明確
其次,當前我國的戶外真人秀節目,存在節目定位不明確的問題。想要增加一檔電視節目的受眾,必須確定目標觀眾人群,對觀眾進行精準定位。一些電視臺在開辦節目的過程中,既想吸引年輕觀眾的注意,又想獲得中年觀眾的支持,這種心態是不正確的。以音樂節目為例,一些電視臺在音樂選秀節目中,既應用了明星唱歌,又應用了素人唱歌,導致節目定位模糊,節目質量難以提升3。
3.本土化觀念缺乏
再次,當前我國的戶外真人秀節目,存在本土化觀念缺乏的問題。我國許多電視節目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在引進國外真人秀節目的過程中,一些電視臺遺忘了本土價值觀念,導致節目收視率不斷下降,甚至讓觀眾產生了厭煩感。以東方衛視的《我們十五個》為例,這檔節目是從荷蘭引進的,以生存體驗作為節目主要內容,但是由于本土色彩不明顯,在創意、剪輯等方面存在缺陷,其獲得的社會關注非常少。
1.豐富節目內容
首先,想要促進我國戶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應該豐富節目內容。我國的真人秀節目存在嚴重的同質化弊端,為了促進真人秀節目的可持續發展,必須結合我國社會實際,豐富真人秀節目的內容。以浙江衛視的《奔跑吧兄弟》為例,《奔跑吧》最新一季在不久前播出,取得了超高人氣。《奔跑吧》以明星日常活動為主線,包括表演、分組比賽、撕名牌等游戲環節,內容非常新穎。《奔跑吧》播出之后,受到了觀眾的普遍喜愛,收視率持高不下。以此為借鑒,我國的真人秀節目應該繼續加大創新力度,尋找豐富題材。
2.創新節目形式
其次,想要促進我國戶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應該創新節目形式。就目前來看,我國戶外真人秀節目的形式存在僵化弊病,為了引導節目發展,應該大力創新真人秀節目的敘述方式。我國觀眾和國外觀眾不同,在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下,我國觀眾更加注重真人秀節目的故事性、連貫性和現實意義。這就要求各大電視臺在創辦真人秀節目時,要體現社會生活,帶給觀眾心靈感悟。
3.突出本土觀念
再次,想要促進我國戶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應該突出本土觀念。在引進任何一種文化內容時,如果遺忘了本土文化,就會失去發展的根基。為了實現真人秀節目的繁榮,必須強化本土意識。以湖南衛視的《花兒與少年》為例,近幾年明星平民化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常態,在這一理念的引導下,明星在沒有經紀人、不準帶助理、每天生活費有限的限制下,在人生地不熟,甚至語言都根本不通的國度,完成一段異域的背包奇妙之旅,體現了本土色彩,收獲了觀眾的認可和喜愛。以此為鑒,我國其他真人秀節目在開展之前,也應該調研當今中國社會發展實際,突出本土觀念。
綜上所述,為了重塑戶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巔峰,必須對節目的發展瓶頸進行分析,應用有效的發展策略。
注釋:
1.李夢潔.新媒體戶外真人秀節目發展淺析[J].品牌(下半月),2014(10):44+46.
2.李唯卉.戶外真人秀蓬勃發展背景下室內真人秀的發展出路探索[J].視聽縱橫,2016(1):55-56.
3.朱曉彧,龐雯.戶外真人秀節目中地域形象的符號化呈現[J].當代傳播,2016(0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