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錦淦 (韶關市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512000)
談談色彩畫教學中的幾點方法
蔡錦淦 (韶關市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512000)
色彩,在生活中是五顏六色景象,在寫生教學中則更多地關注其冷暖之關系,以色相,色性,色度,色調等概念去深化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分析和把握在寫生中常遇到的如固有色,光源色,環(huán)境色等相互作用的關系。不僅要用眼去看,用手去畫,還要用腦去思考,用心去體會,把眼中看到的色彩變?yōu)樽约寒嬛械纳剩矢鼜娬{感覺和靈性的培養(yǎng)。
色彩冷暖;虛實;明暗光線
事實上,現(xiàn)在的學校開的美術課主要是兩種方式,一種是美術鑒賞教學課,主要是通過對作品的感受、認知,幫助學生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世界觀、人生觀,在開發(fā)學生心智潛能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一種是美術特長生,也就是考美術院校的這部分學生,他們主要是接受美術專業(yè)技術學習。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教育教學觀念也在不斷更新,在這種追求升學率的熱潮下,普通高中特長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各地的學校尤其是二三類的這種普通高中,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較弱,所以就大力去發(fā)展美術特長班,因為美術院校錄取的文化分相對較低,學校升學率又高,美術特長生成為這些學校的升學率的“中流砥柱”。伴隨著這幾年大學也在不斷擴招,許多大學不斷開設美術相關專業(yè),但是,由于師資不夠,設備不充足。那么美術教學應該怎樣去實施呢?我認為應該尊重美術教學規(guī)律,注重美術的素質教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新性的能力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整體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感。同時,加強美術特長生的規(guī)律訓練,提高他們的美術專業(yè)能力,為美術高等院校輸送專業(yè)的人才隊伍,這也是美術發(fā)展的規(guī)律。
作為美術老師的職責,就是先要覆蓋面,也就是先普及美術課再去培養(yǎng)局部的人才的思路。針對美術課要求,美術課一般開設了素描、色彩、攝影、陶瓷、書法等課程,色彩就是其中的一門課程。
清晨,太陽的光芒毫不吝嗇地灑向大地,睜開眼睛,我們便能看到一個豐富而美麗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有靈動跳躍的線條,有千變萬化的形態(tài)與結構,有廣袤無垠的空間,還有那絢爛繽紛的色彩,色彩,它無處不在,與生活息息相關,人們習以為常。
那么色彩,是美術課教學的內容之一,色彩也是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它是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的審美修養(yǎng)、造型能力、語言表達以及創(chuàng)造意識的重要途徑。其教學內容和方法,一般包括:色彩學的基本理論、通過對自然物象的寫生訓練,臨摹優(yōu)秀作品等,重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認識色彩的能力以及利用光色變化原理表現(xiàn)客觀對象,從而掌握繪畫的表現(xiàn)技能,也是難點所在。現(xiàn)就我在色彩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色彩能力的幾點方法分析如下:
(一)根據(jù)學生實際,講清色彩原理
普通中學美術專業(yè)學生基本上是初學者,色彩知識欠缺,理解能力較差,這是教學中的最大障礙。可采用“演示”,“圖示”等方法,讓學生明白:“光是色彩產(chǎn)生的源理”,明確:“沒有光線就沒有色彩”的道理。可以進行實驗證明,把一個紅色的蘋果放進沒有光線的房間,蘋果就沒有色彩,更要讓學生明白色彩都是光反射的結果。光的特征是能傳播、能折射、能反射,明確這些“光”與“色”關系,就為進一步學習色彩奠定了基礎。
1.形象演示,讓學生能夠理解固有色、光源色和環(huán)境色的客觀存在。由于初學者往往忽視光的作用,對光源色和環(huán)境色的理解也不夠,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只注意表現(xiàn)固有色,結果畫成了單色素描。這就要有意識地進行演示教學,用比較方便的發(fā)光源(如手電筒),蒙上不同的透光色布,用易反光的物體作背景,將容易受周圍環(huán)境影響的物體放置在上面,使其反光面出現(xiàn)明顯的色相變化,讓學生實實在在地看到這些色彩的客觀存在,明確固有色、光源色和環(huán)境色是組成畫面色彩關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2.運用圖示,引導學生理解明暗調子中的色彩因素。素描畫是運用線條、明暗、快面塑造形體;色彩畫,卻是運用色彩塑造形象,表現(xiàn)空間。為了使學生理解色彩調子中的明暗關系,可以用照相機拍下要表現(xiàn)的物體黑白照片,然后對著照片臨摹。要求學生作畫時注意兩點:第一要固定光源和觀察位置。第二對觀察到的形象要放棄對其內在聯(lián)系的關注,只感知眼前明暗形狀的大小、深淺和位置關系等。如果做到這些,學生將能很快地掌握色彩明暗關系的基本技巧。也可將物體畫成平面圖圓形在圓周上分段標出明暗調子的部位,在圓的左上確定一個光源,物體受光情況可由光線到物體表面所成的角度不同來表示,要讓學生明確物體不同部位與光線所成的角度不同,它的色彩感覺也就不同,讓學生明白物體的光源色、固有色和環(huán)境色的相互關系。
(二)培養(yǎng)學生細致的觀察力,觀察是一種悟解能力,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
在平時的色彩教學中,學生對色彩判斷不準的主要原因是不會觀察,針對這一問題,要使學生注意以下幾點:1、整體理解。色彩課的重要目的是讓學生在有限而短暫的學習階段,全面而充分理解和掌握色彩規(guī)律和寫生色彩學的觀察方法,從而進一步全面的認識色彩,表現(xiàn)色彩。在色彩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碰到這樣的情況,學生站在自己的畫前對老師講:“我不知道該怎么畫?”實際上,學生的問題不是“該怎么畫”,而是一個該如何觀察認識的問題,也就是眼睛能否看出問題所在,通俗地講就是眼睛的觀察水平問題。從中也可以看出色彩基礎訓練,包括觀察方法(眼睛水平的高低)的問題和造型表現(xiàn)能力(手的技巧能力)的問題。在寫生中,不僅要用眼去看,用手去畫,還要用腦去思考,用心體會。把眼中看到的色彩變成自己畫中的色彩。色彩學習中的觀察方法的表現(xiàn)方法比喻為眼和手的關系,眼睛是觀察能力的體現(xiàn),手則是造型能力的表現(xiàn),總的來講,要眼高手底。色彩訓練既要刻苦訓練,還要善于思考,色彩課不僅是動手能力的表現(xiàn),更要學會動腦思考的問題,通過臨摹好的作品,結合寫生訓練,學習優(yōu)秀的繪畫技法和能力,只有理解到色彩的技巧才能對提高有著極大的幫助。2、整體比較。要用整體意識并建立整體觀念,全面地,相互聯(lián)系地,相互比較地進行觀察。比較出畫面的明暗關系、鮮灰關系、冷暖關系,以及主次關系、前后關系、大小關系、輕重關系、虛實關系等方面,始終注意它們之間的整體關系。要注意把眼睛從局部回到整體,再從整體回到局部,要始終把握好局部和整體的相互關系。3、整體表現(xiàn)。我們知道,一幅畫有許多物體組合而成,有高矮、大小、方圓、長短、粗細、硬軟等,它們不但造型不同,質地和感光的程度也不同,如果不進行比較把每一個局部都刻畫的一絲不茍,畫面就會雜亂無章,沒有主次,沒有空間,失去整體。
根據(jù)具體色彩訓練目標和教學計劃安排設置好內容訓練,在每個階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完成不同的教學目標,循序漸進,有易到難,有單個到組合,有局部到整體,按照教學計劃大綱實行色彩教學。
(一)明確色彩教學的任務,讓學生多感受色彩,少一點去強調形狀輪廓,太注重物象的外形,學生在起稿和構形中占了太多時間,學生太注重素描的關系而往往會忽視色彩的關系,那么就會束手束腳,不敢放開手腳大膽去體會色彩的感受,所以這一階段必須解決好色彩與造型關系。
(二)在訓練中教會學生“聯(lián)系與比較”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的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造潛力。通過聯(lián)系與比較的方法讓學生去探尋和發(fā)現(xiàn)事物的本質特征和色彩價值,從而更準確、更鮮明、更強烈地表現(xiàn)物體。實踐證明一個學生在色彩訓練中能夠掌握和運用這樣的方法,能夠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的思維能力,就可以在簡單的基礎訓練中體會到色彩的創(chuàng)造性,再結合不同的繪畫技法,完成色彩教學目標與任務。
(三)對學生色彩作業(yè)的評價方面。學生的訓練應該要有小作業(yè),這種訓練主要是鍛煉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更為重要。還要要長期的作業(yè),練習學生對色彩的整體認識和繪畫的綜合能力。在作業(yè)評價不宜用分數(shù)來劃分,而應該制定一個綜合的評價標準,比如造型能力方面、色彩關系方面、色彩技法方面、色彩表現(xiàn)能力等,做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通過以上幾個階段的教學學習,取得了以前完全不同的教學效果,學生對色彩的練習興趣大大提高,色彩畫面形式各異,數(shù)量很多的作業(yè)使得課堂也顯得豐富多彩,使越來越多的同學能從不愿意學習的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去關注色彩的內涵,關注色彩的情感,大膽去嘗試,積極練習,進步明顯。如陳波同學的作業(yè)造型飽滿有力,能夠營造色彩氛圍,具有鮮明的色彩感知能力,得到全班的一致好評。
回憶這些課程的時候,作為老師,能夠體會到一種輕松自主、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帶來的快樂,讓學生充分擺脫禁錮的思想,在學習色彩中能夠描繪去更為鮮活和富于情趣的色彩內容,能夠激發(fā)學生們進行練習思考的興趣,從而也體驗到一種創(chuàng)造的快樂。
[1]馮錦.色彩改變生活.北京 :中國財政經(jīng)濟出版社,2015.3.
[2]徐武斌.新世紀美術院校考前訓練叢書.色彩.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 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