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銳 (星海音樂學院 510000)
素質教育背景下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張 銳 (星海音樂學院 510000)
舞蹈教學,對學生綜合審美能力培養非常重要,是學生培養審美能力的重要課程之一。在我國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舞蹈教學已經非常普遍,但同時又帶來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如何豐富舞蹈教學模式、提升舞蹈教學質量、培育舞蹈受教興趣已經成為舞蹈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立足于素質教育的背景,剖析現代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從理論視角為舞蹈教學改革提出指導性意見。
舞蹈;素質教育;審美能力;教學策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人們注重孩子特長的培養,童年全方位發展的訴求為舞蹈教學開辟了廣闊市場,在舞蹈教學的關注覆蓋度不斷增強的環境下,對其培育質量和實效提高的思考也日益重要。
(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信心不足
舞蹈訓練側重于體能培育,其具有訓練幅度大、體能消耗強等特點。在舞蹈訓練推行的過程中部分同學因舞蹈基礎薄弱、自發興趣度不夠,容易產生舞蹈教學“入門難”的問題。再加上訓練辛苦等原因使得部分學生表現出對舞蹈學習的心理及生理雙層面抗拒,自我認知的否定引發課后的懈怠訓練,日復一日,惡性循環,對舞蹈教學的接納度日益消淡。針對這種情況,舞蹈教學者要站在客觀的角度分析教學過程中的問題環節,理解并且疏導學生的不良情緒,通過為學生樹立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幫助他們重拾信心,讓學生從接觸舞蹈就信心滿滿,目標明確,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熱情。
(二)教師教學方式單一
盡管人們的思想理念在進步,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傳統的說教與灌輸模式仍占據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引導式啟發式的教學較少,學生參與創造性的藝術活動的機會也較少。另外,沒有充分運用現代的教學設備和資源,只有填鴨式的模仿,而少了欣賞,沒有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作用。
(一)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
針對學習興趣不高,信心不足的情況,可采取因材施教和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予以改善。
要充分考慮受教客體的差異性并且秉持“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在著手進行教育之前,授課者要與授課學生的家長進行深入有效的溝通、從第三方途徑了解受教者的舞蹈基礎、個人興趣點等,根據不同基礎水平的學生特點制定特色化的教學方案。對于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要督促其通過反復練習來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對于基礎相對好的學生,要注重對其知識的提高和鞏固,多給予創造的空間。在進行特色化分層教育的過程中,傳授者要做到心中有數、行為無差異,不公開展示對部分學生的傾向性照顧,保證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免受打擊。
舞蹈學習相對于其他教學更注重實操性與實踐性,主張學生的親身體驗與自我感悟。有些學生因為基礎薄弱、性格內向不敢去做舞蹈動作,難以展現自己的真正實力。因此,舞蹈教學老師要為學生創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可以通過播放舒緩音樂或者為學生創造自由的小組交流機會,老師要善于發揮人格魅力,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二)改變傳統教學方式
一是應當采用理論與實踐教學結合的方式。舞蹈能夠通過優美的肢體語言,讓學生去感悟生活,提升藝術審美能力。第一,讓學生積極參加多形式的文藝演出。文藝演出作為一種表演活動,充分做到課堂與實踐相結合,其發揮著短期的督促和階段性成果展示的作用。舞蹈教育學校和教師要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演出活動,創造條件安排大型節日演出, 讓學生切身走上舞臺、感受舞臺,為他們以后更積極自信地學習創造有利的先導條件。第二,要積極頻繁地與其他優秀學校和老師進行交流,導入專業的教學力量,多聘請校外舞蹈教學專家和骨干教師來校開展專業指導。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給學生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更能豐富學生的舞蹈演繹風格,開闊學生的視野。第三,鼓勵學生在藝術實踐中進行自主創新。 創新是藝術的靈魂,如果學生學到的只是理論知識和規范動作,是很難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的。沒有創新,舞蹈也就失去了應有之意。讓學生蔣所學的舞蹈基本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自主實現藝術創新。
二是充分發揮多媒體的生動性和跨地域的優勢。傳統舞蹈教學多通過教師來講解和示范進行傳授。學好舞蹈要感悟藝術的真諦,單純通過語言描述很難對其做出深入有效的說明。利用多媒體豐富舞蹈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舞蹈教學的質量。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得任課教師可以對視頻中人物的動作特點、要求和注意事項等加以講解,節省時間、提升課堂效率,并且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并掌握舞蹈動作。同時,可以多媒體拍攝錄制學生或者是教師的舞蹈動作,通過多媒體循環播放。學生可以通過視頻動作的觀察,從客觀的角度來觀察自己舞蹈動作,從而發現自己與其他受教者相比的優缺點、從而有效開展自我糾正和改進。多媒體在提供教學便利性的同時,其也是一把雙刃劍,舞蹈教學中如果過分依賴多媒體導致課堂中師生缺乏互動。所以,多媒體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舞蹈教學的主體仍是學生和老師,師生之間的互動仍是教學主模塊。
綜上,舞蹈教學兼具舞蹈與藝術的雙重價值,是提升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舞蹈教學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要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主著力點,通過改變傳統教學方式進而豐富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1]李曉琴.淺析中學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成才之路,2014(35).
[2]陳晶.對舞蹈教學中利用情境教學法的探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1).
[3]李韻葳.舞蹈教學中美感的培養和提高策略研究[J].時代教育,2017(07).
張銳(1978.08- ),男,廣東梅州人;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碩士研究生;現任職于星海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舞蹈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