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琳 (鞍山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114000)
幼兒游戲化音樂教學的組織及設計
金美琳 (鞍山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114000)
游戲化音樂教育的教學模式,對于傳統的幼兒音樂教育來說是一種新的發展,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學前教育改革的趨勢,教師應該做到正確把握形式創新、理念創新與方法創新的原則,探索并實踐抒情表現、情感同構、體驗感悟等多元化的教育教學模式。通過幼兒的音樂教育游戲化方法的實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幼兒;游戲化;音樂教育;組織;設計
在幼兒教學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對于幼兒游戲化音樂教學的組織及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幼兒音樂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盡可能讓課堂得到優化,其中游戲化音樂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幼兒音樂教學的質量,對于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也是一種很好的培養。本文立足實際,對幼兒游戲化音樂教學的組織及設計進行分析。
(一)在理念上創新
幼兒游戲化音樂教學就是改變原有的單一音樂教育模式,使教育模式向豐富、多元的方向進行轉變,讓幼兒在學習音樂的同時綜合素質也能夠得到發展。這種模式下,幼兒學習時要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對學習的內容積極參與并探索,讓幼兒在教學過程當中從原來的被動參與轉變為主動學習,以達成“以幼兒為主體”“審美教育”以及“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新理念。
(二)在形式上創新
確立了正確的創新教育理念之后,教學形式也要相應做到創新。教學形式的靈活性更大,教師能夠采取各種各樣的教學形式對幼兒進行教學,使其對音樂作品產生不一樣的感受。在歌唱的教學過程當中,要把幼兒從以往的被動接受的模式中解放出來,變成自發聯想音樂,鼓勵幼兒自己為課堂上學習的歌曲編排舞蹈動作;幼兒舞蹈教學課程當中也是一樣,要引導幼兒對舞蹈動作展開自己的想象,以此完成幼兒對舞蹈動作的自由創作;努力實現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在選擇教學形式的時候,要考慮幼兒的接受能力和他們的興趣,創新要做到大膽但切合實際。
(三)在方法上創新
在對幼兒游戲化音樂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時,創新的方法一定要將游戲性很好的體現出來。教師在音樂教學時,要讓創新出來的方法得到靈活的運用。例如,對故事情節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表演、教學過程中利用玩具和故事書等等,有了這些有效的手段,幼兒一定能夠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正確的進行自主學習。
在幼兒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這些全新的教學模式,一定能夠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體驗到音樂課堂的趣味,使教學質量與幼兒學習質量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讓幼兒得到切實體驗
讓幼兒得到切實的體驗,這種模式在實施之前就可以將幼兒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調動起來,而有了切實的體驗,幼兒對于學習內容再創作就有了一定的靈感,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就很容易進行表達。其中,將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是開展教學的關鍵,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創設一個吸引人的故事或者情境,在幼兒的興趣被激發之后,一定會有親身體驗情境的沖動,在教師引導幼兒完成體驗的過程之后,幼兒心中的靈感和想象力一定都有了質的飛躍,審美方面的體驗一定得到了不小的升華。
例如,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音樂教學活動時,教師一定要根據故事情節把情境創設出來,讓幼兒戴上不同動物的頭飾,帶領幼兒迅速進入到創設好的情境之中開始進行游戲,先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小蝌蚪找媽媽》的歌曲和動畫片,在看完動畫片之后,老師就可以根據幼兒的反饋情況提出相關問題:“大家可以告訴老師這個故事講的是什么嗎?”這時可以讓幼兒根據看過的動畫片中的故事進行自己的想象與討論,教師要鼓勵幼兒用語言和動作把自己理解到的故事表達出來,讓部分幼兒將自己的發現和感受表達并分享給所有的小朋友。在大家對課程的故事情節基本了解了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對課程內容再一次深刻體驗,并且在表演中可以有自己的發揮。在活動的最后,再次讓幼兒進行游戲并播放教學音樂,深化幼兒的體驗與感悟。
(二)使幼兒情感產生共鳴
想要在教學過程當中使幼兒的情感產生共鳴,就要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其獲得切實的體驗,從而在情感上能夠靠近教學內容并與之融合,在幼兒做到與教學內容產生情感融合之后,幼兒就可以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之下進行自己的創造。在引導幼兒情感產生共鳴的時候,教師的正確引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一定要重視幼兒情感與教學內容的融合,創設好的情境,讓幼兒的情感可以進行不同形式的表達。
(三)小組合作,提高幼兒學習質量
在幼兒游戲化音樂教學的過程當中,培養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首先教師要引導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親身體驗音樂不同形式的美感,并獲得自己特有的感受,形成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師可以讓幼兒分成不同的小組,對教學內容進行探究,在小組探討之后,幼兒會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的成員在交流和總結之后形成一種觀點,在全班整體交流意見時,每個小組持有一種觀點并指派一個人對自己小組所持的意見進行準確表達,教師再引導大家根據不同的觀點展開討論。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再引導各小組根據其他小組的表述對自己小組原有觀點所存在的不足進行調整和修改,最終實現整合,提高學習質量。
例如,在進行《小鳥捉蟲》音樂教學活動時,首先教師要創設出一個好的情境,向小朋友們交代清楚教學的內容,給每個學生帶上小鳥的頭飾,針對小鳥回家這一故事情節。教師播放不同節奏的音樂,讓幼兒感受每種音樂表達的是什么樣的感情并科學進行分組,每個小組的成員得出一種結論,再通過小組意見整體進行交流并由教師進行總結。這個過程既鍛煉了幼兒的能力,又提高了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想要有效優化幼兒游戲化音樂教學,幼兒教師除了要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之外,還要注意對幼兒進行一定程度的心理培養。幼兒的生活經驗不受太多社會影響,因此沒有定型,所以他們對音樂具有一定的天然創造性。例如在看到了一幅圖畫的時候,幼兒就可以根據其理解用音樂去進行表達,運用簡單的樂器進行即興演奏和即興表演。教師還要根據幼兒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去培養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開發幼兒大膽、獨立去探索音樂當中的奧秘,調動孩子們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鼓勵并喚起孩子們對于音樂學習的欲望與期待,以期實現最佳學習效果。
[1]王玥.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理論與實踐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8):273-275.
[2]郎敏.幼兒音樂教學游戲化淺析[J].當代音樂,2016(21):43-44.
[3]翁丹楓.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游戲化教學研究[J].亞太教育,2015(31):1.
[4]陸詠梅.幼兒游戲化音樂教育教學模式設計與實踐探究[J].好家長,2017(2):21.
[5]張莉.淺談游戲化音樂活動“四部曲”[J].讀書文摘,2015(16):190.
[6]高博.論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設計與表達[D].中央音樂學院,2016.
金美琳,鞍山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東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籍貫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