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敏
河南中醫藥大學
家訪機制在高校貧困生認定中的作用研究
張玉敏
河南中醫藥大學
高校資助工作主要是為貧困大學生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而很多具體細致的貧困生資格認定工作需要家長、學校來共同完成,在現有的貧困生認定工作基礎上,不斷探索家訪機制,充分發揮家訪在高校貧困生認定中的作用。
家訪機制;高校貧困生認定;作用研究
家訪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不僅有利于了解貧困學生家庭的真實狀況,根據掌握的第一手資料改進工作方法,更有針對性的實現精準資助育人工作。而且可以加強溝通,強化學生及其家庭對國家資助的感恩意識,增強對學校的認同感,為學校做好品牌宣傳,擴大影響。在此基礎上,通過家訪為困難學生家庭帶去真實的關懷,不斷深化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可以通過為學生及其家庭送去關愛,建立學校家庭聯合育人的資助統一戰線,實現家訪機制在認定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學校家訪的構成人員為院系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學工辦主任和班級輔導員,都是處在學生工作一線的人員,由此可以增進學校對學生的了解。學校要實現對困難生認定工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就要求通過家訪機制的建立和完善、與困難學生家庭建立起有效的聯系和溝通,掌握學生最可靠的信息,發現學生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做出到“因材施教”、“以生為本”全面落實高校貧困生資助政策。同時也可以增強“精準扶貧”,高等中醫藥院校作為醫學技術于中醫專家的集聚地,可以充分利用中醫醫療技術和資源,強化醫療扶貧在高等中醫藥院校扶貧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發揮三所附屬醫院的醫療資源優勢,妥善解決貧困學生家庭因重大疾病導致的“因病致貧”問題。
在家訪過程中,作為家訪主要成員的輔導員老師向家長介紹學校的基本情況及資助工作安排,每階段的工作要點和要求,包括作息時間安排和每周課程安排等。同時,通過和學生家人的聊天溝通以及家庭基本經濟狀況的了解,可以從側面了解到困難學生的生活環境及人格特征的形成根源,判斷出學生家庭的真實貧困等級。在溝通過程中,引導學生及家長充分認識到國家助學政策的實際意義,以及學校完善的資助體系對貧困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關鍵作用,從而將物質資助與感恩勵志教育充分結合,實現高效育人的目標。
學校品牌是指學校通過定位、宣傳、管理、維護等一系列的戰略決策,來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進而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強勢增值。由此可以看出,宣傳是提升學校社會影響力的重要途徑,而家訪活動則是對學校進行宣傳的最有效形式,參與家訪的領導和輔導員老師通過與家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談話,學校形象得到了宣傳,教育方針、資助政策得到宣傳,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師以生為本、為人師表、大醫精誠、濟世救人的精神得到展示,塑造了良好的學校形象、教育及醫務工作者形象,大大提高了高等中醫藥院校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保證生源的充足,促進學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家訪工作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走訪了解,更是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大誠信教育宣傳力度,以資助誠信教育為主體,在家訪過程中開展誠信還貸宣傳等系列教育活動,促進學生提高誠信意識,培育誠信品質,構建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風尚,傳遞正能量。并通過家訪為困難學生帶去生活慰問品等實實在在的關懷,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實性,更加堅定理想信念,使學生在資助評審過程中深入了解誠信的內涵與意義,并在貧困生認定和各類資助項目的申報過程中,確保誠信填寫,不虛構、不夸大。同時家訪老師和家長通過對話得到交流、溝通。在互動的過程中,學校和家庭、老師和家長在思想上、認識上、行動上達到高度的統一,保證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沒有愛的教育是殘缺的”,家訪工作讓學生感受到溫暖,感受到關愛,特別是尊敬的老師不辭辛勞來到自己家里慰問,一種真情自然流出,并且可以幫助家庭解決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的實際問題和生活上存在的困難,學校和家庭連得更近了,老師和學生連得更緊了,在共情的氛圍里,困難生家長更容易接受家訪團隊所宣傳的高校困難生認定標準和政策,堅定家長和困難學生按時還款的信心。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通過加強與學生當地民政部門工作人員溝通等途徑,大力宣傳建檔立卡戶相關精準扶貧政策,獲得來自生源地真實準確的意見。
家訪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在貧困生的認定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是對貧困學生家庭真實狀況驗證,了解貧困生家庭成員的基本結構,建立學校與貧困生家長的有效溝通。另一方面通過家訪專家團隊,為貧困生家庭送去專業的醫療服務和日常生活用品,增進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感情,困難學生家庭帶去真實的關懷,增強對學校的認同感,為學校做好品牌宣傳,擴大影響,不斷深化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展望家訪機制在高校困難認定中的作用,在充分認清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比如可以充分發揮中醫藥大學的優勢,建立以附屬醫院臨床專家為主的家訪專家庫,優先選取三所附屬醫院的臨床專家加入家訪隊伍,為家訪提供送醫送藥服務。同時建立完善的家訪出行方式,規劃出科學合理的家訪路線,歸納總結建立家訪長效機制,不僅有利于推進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研究,更有利于探究促進資助工作公平、公正的對策,為高等中醫藥院校的困難生認定工作開拓新的局面。
[1]江山,姚碩.高校學習型、服務型學生黨支部的建設與探索[J].高教學刊,2016,(23):240-242.
[2]彭益全,吳彥寧,趙士海,鄭青松,包小萍.高校貧困生認定現狀與對策研究——基于經濟困難學生家訪調研的實證分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8):108-110.
[3]彭益全,黃蓉,宮佳,楊思思.高校貧困生認定及精準資助路徑探索與實踐[J].中國輕工教育,2016,(03):19-22.
[4]劉品希.高校輔導員貧困生資助育人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6,(06):53-54+73.
[5]吳慶,王道峰,王瓊,陳金石.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貧困生家訪工作探析——以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03):77-78.
[6]高莉莉.合肥市公辦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D].安徽大學,2016.
[7]佟明明.貧困生家訪——高職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新平臺[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5,(11):81-82.
[8]楊明.我國高校大學生資助體系優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
[9]張顥雪.貧困學生的家訪探析——以遼寧地質工程職業學院為例[J].科技展望,2015,(30):296.
[10]曾蓉.由貧困生認定過程中的投訴案例引發的思考——以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為例[J].科技經濟市場,2015,(08):201+35.
[11]金巖,楊越嵐.高校貧困生家訪實證研究分析——以河北師范大學2010級體育教育專業為例[J].改革與開放,2013,(17):61-62.
[12]宋從慶.論高校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家訪實例)[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3):42-43.
[13]楊繼紅,王平.家訪在高職院校問題學生轉化中的作用探究[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