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圣舒,陳新立
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院校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互動
黃圣舒,陳新立
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院校必須加強文化方面的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只有建設了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才能真正的教書育人,才能構建文明的高職高專院校,才能保持安定的校園環境。而在高職高專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中最重要的就是黨建工作,黨建工作的作用十分強大,它能夠聯系群眾,能夠幫助學校把各項工作都落到實處,而且做好學校的黨建工作還能促進學校各方面的工作順利進行,還能促進和其他高校之間的聯系。本文主要就是探討了高職高專院校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互動,進一步提高學校濃厚的文化氣氛。
高職高專;校園文化;黨建工作
2012年黨的十八大順利召開,在黨的十八大的會議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指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建設是離不開文化建設的,而且,只有把文化建設做好,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才能更進一步[1]。高職高專院校是現在我國大力發展的高校,鼓勵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高職高專院校,因此高職高專已經成為了重要的培養技術人才的院校。所以,在高職高專院校中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擁有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此同時,高校也要重視學校的黨建工作,黨建工作做得好,才能讓大學生擁有很高的政治覺悟,才能促使大學生成為國家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從根本上來看,高校中的校園文化建設和黨建工作是相同的,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二者的形式和內容是相似的,而且存在著必然的聯系。要想做好黨建工作不僅僅只是需要學校的號召,還要結合高職高專院校的實際情況和周邊的經濟狀況,然后開展相應的活動,然后提升自身的文化氛圍。
近些年來,我國各大高職高專院校認識到了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視學校的文化建設,學校的各項活動都圍繞著文化建設展開,甚至有學校專門開展活動周或者活動月。就拿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作為例子來說明,該學校為了創建濃厚的文化氛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該學校花費較大的資金為校園添置了整套的文化基礎設施以供本校學生使用;在學校開課期間選取某個時間段來舉辦校園的文化性的活動,鼓勵全校各專業的學生都積極參加,助力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不定期的舉行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和“周末大舞臺”“青年講壇”“陶行知研究會”等校園文化項目;;在各專業的主題班會上要求對學生進行教育活動重視對學生的素質教育等等。該學校以供開設了26個社團,參加學校社團活動的學生達到千人以上,很少有學生一個社團也不參加,可見該學校的文化建設正在一點一點的進步[2]。另外,該學校還特別重視對教師的文化教育,要求各級教師參與定期的文化教育培訓,為學生做一個良好的帶頭作用。
高職高專院校的黨建工作十分重要,通常來說,黨建工作聯系了群眾能夠和黨的關系,使高校能夠貫徹落實黨的重要思想。一般來說,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是各個高職高專院校都必須應該做的事情,這也是每個高校的責任和任務。作為培養技術人才的高等院校,加強黨建工作建設,為國家培養合格的技術人才是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高職院校黨建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積極創新和完善高職院校黨組織建設,努力發揮黨組織在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長期下來,學生的自我文化修養得到很大的提高,該學校的文化建設也越來越好,文化氛圍越來越濃厚。
校園文化建設和黨建文化,二者在內容形式等方面是相同的,二者之間是互相關聯的,也就是說,要想做好學校的黨建工作,前提就是先做好學校的文化建設,反之也是如此[3]。
第一,高職高專院校的黨建工作為學校的文化建設提供思想政治基礎,只有切實踐行黨建工作的思想基礎,才能促進學校各項工作順利的進行,學校的各項事業的建設都離不開正確的政治思想的指導。高職高專院校的黨建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工作,自黨的十八大順利召開之后,有關文化建設的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建設真正的校園文化。
第二,在進行學校的黨建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性原則,必須嚴格遵循社會主義政治思想的指導。當前我國的社會形勢比較復雜,各種思想都流于社會表面,因此,更要堅持社會主義指導思想,提高識別能力,明辨是非,高度重視旗幟的作用和理論的力量[4]。
第三,良好的校園的文化建設我學校的黨建工作提供了助力。高職高專院校的黨建工作要建立在一個良好的全局之上,只有這樣,才能開展黨建工作的新局面[5]。校園擁有濃厚的文化氛圍,學生才能夠更加積極的學習政治思想,學生才有積極的入黨思想,才能涌現出更多的積極分子。黨建工作做得好,學生就能夠樹立更好的個人和集體價值觀。
本文主要探討了高職高專院校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互動,進一步提高學校濃厚的文化氣氛。綜上所述,要建設更好的培養國家需要的人才的高職高專院校,就要積極的進行學校的文化建設和黨建工作,而這二者之間又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就要加強文化建設和黨建工作之間的互動,使二者相互借鑒,相互進步,只有這樣,才能在高職院校營造文化氛圍濃厚的校園氣息。
[1]張強,張永春.應用型本科院校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融合機制研究[J].船舶職業教育,2016,4(3):74-76.
[2]樂鳳.高校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效融合的路徑研究[J].文教資料,2016(28):92-93.
[3]宋筱雋.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高校黨建創新與校園文化建設互動協調發展的途徑探索[J].亞太教育,2016(11):50-50.
[4]王建國.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融合發展途徑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6(24).
[5]王鵬.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融合發展途徑研究[J].教育,2016(11):00054-0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