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山東省郯城縣第二中學
開展英語教學改革,構建本色高效課堂
王紅
山東省郯城縣第二中學
所謂本色課堂教學模式:就是追求課堂教學本來的性質和應有的價值,以生為本,讓學生在情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展示自我,追求真實、樸實、扎實的課堂,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
體現在:教學本色:1、教師理念的轉變:從“以知識為本”轉變為“以學生發展為本”。2、教師角色的轉變:由領導者轉變為合作者。3、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從“關注如何教”轉為“學生如何學”。學習本色:1、學生地位的轉變:由被動聽講轉變為主動參與。2、學生能力培養的轉變:從單一的知識學習轉為知識和能力綜合培養。3、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從“單兵作戰”轉變為“小組合作”。
在教學中,我們不斷學習、實踐、摸索,嘗試構建了本色課堂教學模式的操作流程:“六步教學法”。即:課前預習——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應用——總結評價。
(一)課前預習
這一環節在課前進行,教師課前布置好預習內容及任務,讓學生在自學的時候明確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和學習方向。
1、教師設計簡單的預習內容并提出要求。2、學生獨立預習。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畫或記錄下來。3、小組合作預習。小組長抽查預習情況,組內交流完成基本問題。4、向老師匯報已解決的和未解決的問題。5、教師對學生個人、小組課前準備進行評價,激勵。
(二)創設情境
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要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能體現知識本身的特點,突出本質,有價值。
1、創設情境,激活思維。教師創設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相適應的問題情境,可以是音像、圖畫、故事、游戲、操作、問題,造成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2、研究情境,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充分結合情境,引發學生思考,并對情境中的信息進行整理,而后指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時間:3分鐘左右。
(三)自主探究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是學生合作交流的基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給學生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把學生比較容易掌握的知識或概念性的知識,引導學生主動觀察、思考、操作或自學,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自主學習時構建起知識結構,使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自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時間:5分鐘左右。
(四)合作交流
本環節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由各組組長組織本組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然后展示交流,匯報、補充、質疑,鼓勵學生大膽闡述自己的看法。教師適時進行點撥、表揚或鼓勵。
1、合理分工。提出需要合作探究的問題后,小組長組織分工合作,各自思考,進行小組探究。
2、組內交流。小組成員交流各自的想法,認真傾聽,互相幫助,形成初步共識,解決問題。
合作探究時間:6-8分鐘
3、展示匯報,全班交流。全班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以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展示小組學習成果,將各小組在“合作探究”過程中的成果和質疑充分展示出來。其他小組補充解答并質疑,形成全班討論,把小組的認知轉化為全班的共同認知。
4、點撥提升適時評價。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參與,調控全局,注意在關鍵環節點撥提升。同時適時通過師評、生評、互評對小組學習和活動進行評價。
展示交流時間:10分鐘左右。
(五)拓展應用
在總結規律之后,1、出示與本節課相關的知識鏈接,激發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開拓視野。2、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設計一定數量的習題,對所學內容進行及時鞏固。習題的設計要注意基礎性、現實性、層次性。練習過程中教師要加強點撥和提升。并適當設計相關的深化內容讓學生獨立探究,解決實際問題,進行拓展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時間:10-12分鐘。
(六)總結評價
1、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課堂學習的內容和活動情況,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的回顧、歸納、總結、整理和反思,達到系統掌握知識的目的。2、結合學生的探究能力,對情感態度和學習活動進行評價。可以是教師評價、小組互評、學生互評或自評,讓學生在評價中發展提高。
時間:3分鐘左右。
通過調查數據和實驗前期數據對比,可以看出我們的課堂正在發生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正在凸顯,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提高,喜歡互助式的合作學習,學生的學習方式已經發生了轉變,綜合學習的能力逐漸增強。教師的觀念正在發生變化,教師角色和教學方式逐漸發生轉變。
經過研究,全體英語教師全身心地學習、合作、探討、研究、實踐,并不斷總結,我校課題實驗得到順利的推進,根據課題實施的實際情況和調查問卷分析,可以欣喜地看到,成績是顯著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本色課堂教學模式流程六步教學法經實驗基本形成,小組合作策略基本形成,多元評價體系初步建立。
(二)課堂充滿了生命活力。通過實驗,我們感到本色課堂教學模式,促進了師生角色的轉換,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也為我校教學改革帶來了活力和挑戰。課堂教學逐漸呈現出一種生動、活潑、開放、高效的理想本色課堂教學模式。
(三)教師的素質得到提高
1.教師經過鍛煉,教學觀念、角色、教學方式得到轉變,駕馭課堂的教學藝術水平也得到了可喜的進步。2、教師專業理論水平逐步提高,研究意識日益增強。一部分優秀教師脫穎而出,成為本色課堂教學模式高效課堂建設的生力軍和中堅力量。
(四)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通過本色課堂模式的構建,優化了教學過程,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活躍了學生思維,學生學會了學習,學會了合作,他們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開發與提高,我校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五)提升了學校辦學品位。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進一步明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和全面發展的質量觀,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關注每一位教師的成長,逐步實現我校一校一品“雙成”的品牌特色。
通過課題開展的實際情況和調查問卷分析,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教師的研究能力有待提高,教師們編寫本色課堂教學模式的教案質量不高。我們將繼續發揮集體備課的功效,通過實踐研究,不斷提高編寫質量。
2、構建的評價體系還比較粗糙,有待于在理論的支撐下,邊學習、邊改革、邊總結,進一步完善與優化評價模式。
3、針對課題研究中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繼續進行有效課例研究。如,本色課堂教學模式教案的設計與運用、小組的建設與提升、等等,最終找到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課堂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