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菊
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第十四中學
重視思維轉化,另辟解題蹊徑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策略淺談
楊曉菊
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第十四中學
重視思維的培養與轉化,探究解題思路,形成解題方案,對學生初中物理的學習乃至人生的學習與發展都大有裨益。邏輯思、發散思維、形象思維的培養與轉化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初中物理問題的解題能力。
初中物理教學;學生解題能力;思維轉化
重視思維轉化,另辟解題蹊徑對學生初中物理的學習乃至人生的學習與發展都大有裨益。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格外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轉化對解題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1]。本文就培養并轉化邏輯思維,明晰解題思路、培養并轉化發散思維,增加解題思路、培養并轉化形象思維,提高解題效率三項初中生物理解題能力培養策略進行探究。
邏輯思維能力是解決問題的基本思維能力,初中物理問題固有的聯系要求學生進行思維的邏輯思考,進而才能明晰問題的解題思路,正確解題。在初中物理教學,教師應當在物理教學內容的概念理解思路、公式推導思路、實驗操作思路、習題解決思路等進行詳細闡釋,將物理內容具有的聯系性、順序性、嚴謹性進行明確,幫助學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學生的邏輯思維得以逐步形成,解題思路得以明晰。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牛頓第一定律》的課堂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正確理解并掌握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教師可以請學生協助自己完成斜面小車實驗[2]。在實驗中,斜面質地可用玻璃、棉布、毛巾進行區分,讓學生將相同小車放在不同的斜面,統計不同質地斜面小車的滑行距離,向學生發問“小車在不同質地斜面滑行距離為什么會不同?”,引導學生了解阻力是小車斜面滑行距離差異的關鍵,阻力越小,滑行距離越遠;小車不僅受到阻力的作用也受到重力的作用。隨后,教師進一步發問“沒有阻力,小車在斜面的狀態會怎么樣?”,向學生補充伽利略的實驗結論和笛卡兒的相關理論:“運動的物體,如果受到的阻力為零,它的速度將不會減慢,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薄耙磺形矬w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并進行相應的數據計算與推導,讓學生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在相關的問題中形成對應的解題思路[3]。
發散思維的培養能夠為問題的解決提供更為多樣的解題思路,發散思維,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去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對學生初中物理問題的解決十分有益。在初中物理教學,教師應當在問題的解決上多為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探討,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解題,從中培養觀察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發散性思維并將該思維轉化到以后的問題解決上。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物理相關計算題解決方式的引導上,對于“一個鐵球的體積為1.6dm3,質量為133kg,請問鐵球是實心還是空心?(鐵ρ=7.9*10kg/m)”計算題的計算方式引導,教師可以先提出“由已知的鐵球密度和質量計算出的體積值是否與給出的體積值相符,相符則表明實心,否則為空心?!?,鼓勵學生進行計算[4]。隨后鼓勵學生進行其他解題思路的思考,引導學生利用假設進行解題,提出“假設鐵球為實心,由已知體積與密度進行質量的計算,隨后與已知的質量進行對比?!苯忸}思路,鼓勵學生掌握。
形象思維通過體驗、感受將事物在腦中進行直觀、形象的展現,更利于對事物的理解。形象思維通過形象形成思維流程,在形象模型豐富的初中物理學習中十分必要,培養并轉化形象思維,解題效率將得到有效提高。在初中物理教學,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進行物理內容的形象展示,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并鼓勵學生運用形象思維進行解題。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級第十五章第3節《串聯和并聯》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進行串聯和并聯兩種電路圖的圖片或視頻展示。鼓勵學生畫出兩種電路圖并觀察其中的特點,將兩種電路進行明確區分。隨后,教師聯系實際向同學提問“教室的電路屬于串聯還是并連?”,教師請學生進行現場操作,發現共有兩個開關,一個開關摁下時,兩盞燈亮,表明開關與兩盞燈形成串聯電路;另一個開關摁下時,另外兩盞燈亮,表明開關與兩盞燈形成串聯電路;兩個開關形成并聯電路。通過感官與體驗幫助學生形成形象思維,利于學生將問題形象化,解題效率得以提高。
總之,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應當重視思維的培養與轉化,不同的思維能夠使學生的視野更加廣闊,解決問題的思路更加清晰、多樣。教師應當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為其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1]周敏.抓住思維特點,提升解題實效——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4):123-125.
[2]金良華.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3):102-103.
[3]管生.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7,(04):138-139.
[4]熊安新.讓學生的思維飛一會——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6,(2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