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毅
蓋州市第一高級中學
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作用淺析
劉曉毅
蓋州市第一高級中學
高中政治課程的開設是培養中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渠道,對中學生的價值取向、人格完善起到促進作用。在高中政治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時事教育的地位已經越來越重要,成為政治教師不可忽視的教學重點。讓時事政治教育融入高中政治學科的教學活動,正是響應教育改革之后的素質理念,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本文主要論述時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性,并探討了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
時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學;有效策略
在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生活中,政治理論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作為政治理論素材的時事政治,也被引入高中的政治教學中。時事政治作為最新的教學素材,一方面,作為21世紀的高中生,這有利于幫助他們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學習政治理論;另一方面,時事政治紀錄的是國家每天發生的政治事件,具有時效性,這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政治素養,使其形成更為正確的政治觀念。高中生的政治學習主要來自于課堂教學,因此將時事政治與高中政治教學結合是十分必要的。
1、增加學生對時事政治的關注興趣
時事政治為高中生理解和分析政治理論提供了便利的渠道,但是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學習知識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為了成績而學習,當然對于政治來說也不例外。只是在考試前老師給的復習資料進行機械的記憶,而最后的成績往往不盡如人意。這樣的學習方法對學生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響:第一,機械的記憶使學生不能真正理解時事政治的重要意義,造成了學習的無效性;第二,這種學習方法分割了政治基礎理論,導致學生并不能意識到時事政治是重要的政治理論素材。政治理論作為一種基本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實踐,因此,每個學生必須真正時事政治的理論價值,對于老師來說,要積極引導學生關注時事要聞,激發學生在時事政治方面的興趣;作為學生來講,應該細心觀察,周邊的生活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變化,自覺通過電視新聞、報紙、雜志等媒介關注時事政治,不斷積累,并將其應用于課堂。
2、增加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討論積極性
時事政治是發生在社會中真實的案例,關于時事政治的學習不應該只是機械的記憶,枯燥的背誦,學生應該以一種全新的思維去學習它,使其在腦海里變得生動起來,這樣,高中課堂中引入的時事政治的相關課程就能發揮預期的效用,切實增加學生對政治事件的敏感度和自己的分析,同時也能將政治知識真正的為我所用。本文認為,增強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談論及分析的方法多種多樣,在政治教學中,每天可以抽出一小段時間留給學生們,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將自己了解到的最新的時事政治進行分享,并就此事件發表自己的解讀和分析,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政治分析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對時事政治的共同學習。除此之外,可以開展課下時事政治辯論小組,規定必須用已經學到的政治知識對時事政治進行分析,以此來鞏固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同時把學到的知識用于實踐,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3、增強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在高中的政治理論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書本上的知識,還要注重學生政治分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將時事政治引入,并向學生示范如何進行時事政治的案例分析。在不同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列舉相關的政治事件來為學生進行講解。在講到民主監督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手段,搜集相關的資料,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目前我國反貪反腐已經取得的成效,讓學生深刻的認識到什么是“老虎蒼蠅一起打”。但同時我國的民主監督也顯露出一些弊端,例如個人信息的泄露,特別是公眾人物,他們的隱私一經公開,就會引得網民的一片熱議,這給個人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由此可見,網絡化民主監督帶來一定的便利和好處,但也給某些個人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因此,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合理運用自己的網絡民主監督權。在教授公民參與民主選舉時,教師可以結合身邊的選舉事件,幫助學生加深學過知識的印象。
4、時事政治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對政治課的愛好
傳統的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的簡單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在高中的政治教育中也不例外。老師是課堂的主體,單方面將自己所學到的東西和對于問題的看法教授給學生,而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并不會對老師的分析和看法提出質疑,認為老師就是標準答案。但是在時事政治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只是充當指揮者的角色,鼓勵學生去了解當前的時事要聞,并在學生自主分析的過程中進行相應的指導。由此觀之,無論是在課堂中學習時事政治,還是在課下學習時事政治,老師都發揮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但絕不是命令。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毋庸置疑,因此在時事政治的學習過程中必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人公的作用。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要仔細傾聽學生的問題,并相應作出細致的解答,不能忽視學生或是搪塞學生的問題。以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教學過程為例,來說明教師的正確做法。課堂上,同學提到了APEC,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對APEC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首先,介紹了亞太經合組織的性質、包含的成員國;其次,將亞太經合組織與其他經濟性組織進行對比,突出強調亞太經合的特點;再次,說明了亞太經合對于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這樣一來,學生對亞太經合的認識就會更加深刻,在頭腦中會形成更加立體化的經濟全球化的框架。
通過以上多方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將高中政治教育與時事政治相結合,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讓學生的政治眼光更加長遠,要想達到這種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時事政治的關注;第二,在課堂上,要激發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討論熱情,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三,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避免應試的教育方式,不能以自身為課堂主體,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1]周傳剛.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和效果分析[J].教育科學,2016
[2]孫謙.時事政治在高中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科普童話,2015
[3]林娜.時事政治在高中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