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愛華 寧浩亮
中國人民銀行臨汾市中心支行
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面臨問題與建議
柏愛華 寧浩亮
中國人民銀行臨汾市中心支行
隨著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不斷完善和農業經濟的穩步發展,村鎮銀行在農村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國村鎮銀行機構數量初具規模,地域布局較為合理,經營管理日趨完善,服務創新漸具特色,逐步發展成為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新生力量。但作為新生事物,村鎮銀行在建立及可持續發展中還存在一些風險隱患亟待改進。
村鎮銀行 可持續發展 問題與建議
(一)公司結構情況。汾西縣太行村鎮銀行和億通村鎮銀行成立于2010年,其中:太行村鎮銀行成立于2010年5月(原名為汾河村鎮銀行,2014年更名為太行村鎮銀行),發起行為晉城銀行(原晉城市商業銀行),注冊資本為300萬元,全部由發起行注資,高管人員3人。億通村鎮銀行成立于2010年12月,發起行為晉中市商業銀行,注冊資本為730萬元,全部由發起行注資,高管人員4人。兩家村鎮銀行均健全了法人治理機構,設有董事會,營業部、業務部、綜合部。
(二)人員結構情況。截止2016年底,兩家村鎮銀行各有營業網點1個,員工有35人,其中:男性員工有18人,占員工總數的51%;女性員工17人,占員工總數的49%。員工最大年齡是54歲,最小年齡是23歲,平均年齡28歲。員工有銀行從業經歷的有8人,占員工總數的23%。本科學歷的有16人,占員工總數的46%;專科學歷的有14人,占員工總數的40%;科技保障人員2人。人員結構相對比較年輕化,且文化結構相對較高。
(三)業務開展情況。太行、億通兩家村鎮銀行自設立以來,緊密結合區域實際,明晰定位,以服務 “三農”為根本宗旨,重點為農戶、農業經濟組織、涉及個體工商戶和中小企業提供各類存款、貸款、結算等業務。先后推出了農業、公職人員、房產抵押和汽車消費等貸款業務,在每一種大類產品中都設計了不同的產品,如貸款中配置了聯保貸款,公職人員擔保貸款、擔保公司擔保貸款、種植貸款、養殖貸款;在公職人員貸款中配置了工資擔保貸款、房產抵押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在微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業貸款中設置了擔保公司擔保貸款和房產抵押貸款。
(一)社會公信力不足。一是村鎮銀行作為一種新型金融機構,社會公眾普遍認為村鎮銀行具有私人投資辦行的性質,因此對在村鎮銀行開展儲蓄存款業務異常謹慎。二是目前村鎮銀行網點主要集中在縣城區,而這一區域金融市場競爭激烈,村鎮銀行作為一種功能還不健全和資金實力較弱的微小銀行難以與大型城市商業銀行競爭。三是受存貸款利率管制的限制,特別是在吸收儲蓄存款方面,使得剛起步的村鎮銀行在沒有任何競爭力。
(二)配套政策不完善。一是金融服務政策不完善。目前兩家村鎮銀行在人民銀行統一協調接入大小額支付清算系統、但賬戶、聯網核查系統,只有汾河村鎮銀行開通,征信系統兩家村鎮銀行均未開通。而征信數據查詢涉及到貸款等基礎業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鎮銀行的工作效率。二是在稅收等扶持政策方面,村鎮銀行沒有享受與農村信用社相同的稅收優惠政策,地方政府也未對其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及相關行政性、事業性項目收費等稅費減免支持。
(三)資本金規模較小。兩家村鎮銀行屬于典型的中小金融機構,目前只有一個網點,從業人員少,資本規模小,注冊資本少。受資本約束的影響,貸款總量難以很快上升。單筆貸款金額小,難以滿足農村經營戶和當地經營較好的中小企業融資的需求。
(四)服務水平有待提高。村鎮銀行目前經營的還是傳統的存貸款業務,中間業務領域未取得實質性進展,雖然實行柜臺業務計算機操作,但ATM仍未設立;雖然村鎮銀行面向社會招聘了部分的大學生,但欠缺工作經驗,銀行業務生疏,特別是在業務營銷方面,打不開局面,工作效率較低,難以同其他銀行類機構相比。
(五)市場戰略定位模糊。由于村鎮銀行缺乏微小型金融企業發展經驗,對于經營管理微小型金融機構市場戰略認識不足,定位不清,技術培訓與業管營銷不能依據市場情況及時跟進,在客戶分析、市場拓展和管理體系等多方面的沒有形成專業管理體系,運營模式主要還是依靠復制大型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市場競爭能力較弱。
(一)完善配套政策。人民銀行主動根據本地區情況組織協調村鎮銀行接入征信數據系統,并盡可能給予費用優惠。加快制定針對村鎮銀行支農再貸款使用的具體管理辦法,增加村鎮銀行的資金來源。財稅部門要積極給予新設立的村鎮銀行合理免稅期限,地方政府應針對經濟條件較弱的村鎮銀行予以適應補貼或減免有關規費。
(二)加強監督管理。人民銀行、銀監部門應加強對村鎮銀行的督導檢查。一是督促村鎮銀行牢固樹立服務宗旨,樹立科學的經營理念,打造特色的服務品牌,提升形象。二是指導村鎮銀行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業務品種的創新,充分利用現有的存款準備金率、存貸比等寬松政策,確保資金使用最大化。三督促村鎮銀行繼續完善公司治理,加強內部控制,強化資本約束機制。
(三)優化經營環境。金融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要積極營造村鎮銀行間溝通交流的平臺。積極營造有利于村鎮銀行發展的良好市場環境。通過提供便捷的政務服務和減輕規費負擔等措施支持其發展。針對因地區重大自然災害等造成的村鎮銀行的非可控風險利用支持中小企業的專項資金進行一定風險補償,減輕村鎮銀行風險損失。在增強村鎮銀行信用能力和資金實力方面。
(四)加大宣傳力度。村鎮銀行應多渠道、全方位、深層次做好自身形象宣傳,使社會各階層廣泛了解和認可,逐步做到家喻戶曉。在開展農戶貸款的同時,更加廣泛的宣傳村鎮銀行支農惠農的業務種類和快捷的辦事效率,吸引廣大客戶來行辦理業務。通過增設新網點,進一步擴大本行知名度,加大對個體農戶信用等級的評定,以貸引存,以貸吸存,從而促使業務量增加。
(五)適當增資擴股。通過吸收當地經營情況好的中小企業和私營企業、具有一定資金實力的個人參股入股,多方籌集資本金,增強和壯大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能力,及時調整股東結構,完善內部管理機制,擴大股東管理參與面,促進業務開展與內部管理齊頭并進,推動村鎮銀行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