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徐翔
京津冀快遞一體化
文/本刊記者 徐翔

自古以來,中國的首都在哪,哪里的經濟肯定繁榮,商賈云集,交通四通八達,現在也不例外。
北京,除了交通網絡的高度發達,快遞,這個興起于電商發展的行業,也在以北京為中心點的京津冀城市圈持續發展,逐漸形成京津冀一體化的快遞市場格局。京津冀快遞包郵、2020年主要城市快遞當日達、打造中國北方快遞業發展核心區,這些細致而具體的目標,正在日益變成現實。毋庸置疑,快遞業在京津冀地區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在2014年提出來,是當前中國三大國家戰略之一(其他兩個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為一個整體協同發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為基本出發點,調整優化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系統,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推進產業升級轉移,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快市場一體化進程,打造現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其中北京、天津、雄安新區為核心功能區。
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國家把京津冀協同發展列為國家戰略,目的就是要打造中國的增長點,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旨在利用交通先行的優勢,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顯然,交通一體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礎。而快遞這種與當代都市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能夠在京津冀地區提供更為高水平的服務體驗,正是檢驗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甚至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否流暢順利的一個很直接的觀感。
“比方說你住在天津的郊區,然后你在京東或者天貓上買臺電視,這臺電視能否快速地從倉儲中心到達你的小區,然后有專業人員及時安裝,這里面涉及到很多協同以及快速反應,做好這些并不容易。”熟悉京津冀快遞圈的業內資深人士張國慶向《中國儲運》記者表示,在這樣的一個案例中,如果整個鏈條非常流暢,那么可以說京津冀快遞市場已經高度完善了,但是從目前狀況來說,這個市場還有很多的功課要做。
張國慶表示,京津冀地區尚未形成完善高效的快遞服務體系,特別是部分農村地區的快遞服務能力較為薄弱,企業的科技和信息化整體水平不高,快遞業與農業、制造業聯動發展比較滯后。而且京津冀三省市快遞業存在明顯發展落差,中心城市與地市城市間、城鄉間快遞服務水平差距較大。京津冀快遞業統籌規劃不足,基礎設施和信息平臺尚未實現有效銜接,協同服務能力亟待加強,協同發展的政策體系仍不完善,互利共贏和溝通協調機制尚未完全建立。
顯然,政府有關部門對于京津冀快遞市場存在的問題也有著深刻的認識,2017年3月30日,國家郵政局在北京發布《京津冀地區快遞服務發展“十三五”規劃》。在這份《規劃》中,對京津冀地區快遞業的定位布局有著詳細的說明以及即將著手的四大工程。
按照這份規劃,京津冀地區將按照“統籌協調、功能互補、有序疏解、區域聯動”的思路,以“一核心、兩區域、四樞紐、五節點、多園區”為架構,打造中國北方快遞業發展核心區,形成特色鮮明的區域快遞協同發展新格局。
一核心。北京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根據北京城市功能定位,逐步疏解區域性快遞集散分撥功能,加強快遞業安全監管、科技應用、綠色發展、產業聯動等方面能力建設,發揮對津冀的示范帶動作用,致力于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首都現代快遞業,打造快遞服務首善之區。
兩區域。充分發揮天津和河北“護城河”作用,保障首都寄遞渠道安全。津冀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溢出,積極尋求錯位發展、融合發展。天津致力于打造快遞專業類國際航空物流中心、跨境快遞基地和先進制造業與快遞業聯動示范區。河北致力于建設全國現代商貿快遞物流重要基地。
四樞紐。依托首都機場、天津濱海機場、河北石家莊正定機場,加快建設快遞航空貨運樞紐,提升快遞航空運輸集散能力。把握北京新機場建設機遇,高標準統籌規劃快遞基礎設施,將北京新機場逐步建成國際快遞航空貨運樞紐。著力打造快遞航空貨運增長極。
五節點。依托物流節點城市,結合發展需求,確定北京、天津、廊坊為全國一級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布局城市,確定石家莊、保定為全國二級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布局城市,打造京津冀“黃金三角”快遞集聚帶,構建覆蓋區域、聯通全球的“網絡化、一體化、多層次”快遞服務體系。
多園區。加快建設北京天竺快遞核心區、規劃建設北京新機場快遞物流園區。加快建設天津空港航空快遞物流園、東疆港跨境快遞物流園、武清電商快遞物流園。以廊坊、石家莊、保定為重要節點,規劃建設產業集聚、經營集約、功能集成的多點位特色快遞物流園區。
該《規劃》中還表示,京津冀三地將共同完成加強快遞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快遞普惠服務水平、推動快遞服務轉型升級、加強快遞渠道安全監管、促進交通快遞融合發展、加快科技綠色創新步伐、推進快遞誠信體系建設、支持快遞“走出去”八項主要任務。
據了解,2015年,京津冀快遞業務收入完成281.3億元,業務量完成22.2億件。快遞服務營業網點超過1萬個,鄉鎮快遞服務網點覆蓋率提升至90%以上。其中北京市快遞業務收入、業務量占京津冀地區比重分別為64.5%、63.7%;天津市快遞業務收入、業務量占京津冀地區比重分別為15.5%、11.6%;河北省快遞業務收入、業務量占京津冀地區比重分別為20.0%、24.7%。
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不斷完善,這個數字顯然還會不斷攀升,而且會得到更加合理地分布。按照國家對于“十三五”期間京津冀快遞服務發展預期,預計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快遞業收入將達到850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5%左右,快遞業務量達到80億件,年均增速保持在29%左右。快遞服務網絡實現農村全覆蓋,區域內快遞服務達到“同城化”水平,基本實現主要城市當日達、次日達,并初步建立連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快遞服務網絡。我們應該對這些數字和預期保持樂觀,既然京津冀都實現了快遞包郵了,這些目標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