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政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對雞蛋價格持續走低的思考
秦天政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雞蛋價格為何持續下降?
雞蛋是初級農產品,基本上屬于同質化產品,能影響其價格的因素大致就四類:供求關系、成本利潤、競爭關系、政府限價。但是就目前來看,政府沒有限制雞蛋價格的上限,以后估計也不會限制,所以不是政府限制的原因,相反,如果雞蛋價格在全國都降到離譜時,政府可能會出手限制最低價。
很明顯,雞蛋價格一直在下降,那一定是因為供給大于需求。一方面,雞蛋的供給在增加,這很好理解,因為養雞的規模一直在擴大,市場上提供的雞蛋當然越來越多;另一方面,雞蛋的需求很有可能在減少。為什么會減少?主要還是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在變化,兩個原因:一是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態環保、綠色產品,有錢了,吃東西挑,他覺得你的雞天天吃飼料,關在籠子里又不活動,自然聯想到雞蛋質量不好,所以少吃。從這個方面來講,雞蛋其實屬于一種“低檔品”了,收入越多吃的越少,把雞蛋錢拿去買別的東西,即便它還是正常品中的“必需品”,需求增加也比收入增加慢,加上供給在增加,還是供大于求;二是這兩年的禽流感風波,以及朋友圈的假雞蛋風波,導致人們對雞蛋有誤解和恐慌,不得不謹慎消費,減少購買量。綜合這兩條原因,雞蛋的需求可能在減少,即便沒減少,也沒有供給增加的快,所以供大于求是一定的事,價格下降也成了必然的。這是從全國范圍看,宏觀視角。
再從微觀視角來看,就看一個具體的企業——養雞場。傳統的小養雞場,其養殖成本基本是穩定的,設備、廠房多年不變,原材料成本波動較小,它導致的雞蛋價格也只會相應小幅波動,不會持續降低。但是,新型的大養殖場就不一樣了,技術進步促進成本降低,大型、超大型養殖場有實力不斷更新技術、降低成本,再加上其規模的擴張,“規模經濟”效應明顯,因而成本進一步降低。試想,利潤=價格-成本,如果保持利潤不變,成本降了價格當然要降,如果成本降得比價格還快,那么利潤實際上還會增加。所以,先進養殖場有了降成本的實力,就有了降低價格的動力。
緊接著要牽涉到競爭關系了:大型、新型的養殖戶和傳統的小養殖戶構成競爭關系,我的雞蛋價格勢必受到對方的影響。他們之間形成一種明顯的替代關系,但替代作用的發揮是長期、逐漸顯現的。當大型養殖場降低成本進而降低雞蛋售價時,批發商就會被吸引過去購買便宜的雞蛋,他不會在乎雞蛋來自哪里,只會看哪兒便宜,為什么?就是因為雞蛋基本上是“同質品”,說白了,哪的雞下的蛋都一樣!大場一降價,小場沒生意,要賣出去雞蛋就得跟著降價,這樣反反復復,長期下去替代作用就完全發揮出來了:雞蛋價格持續走低,直到小場養殖戶扛不住,然后大場接管市場。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應該是充當了一定的“壞人”角色,它不說要淘汰小場,但會直接補貼生態農場,幫它們降成本,從而形成“自然而然”的替代。這是屬于產業層面,算是中觀視角。
再回到供求關系,政府的計劃還是不錯的,等無數的小場被替代,那時養雞的規模就大幅縮小,從而雞蛋供給量又大量減少,最后導致價格回升,存活下來的企業,一是等到了漲價,市場恢復平靜,二是大部分都是環境友好型的企業,正合政府心意,何其美哉!
那么,個體養殖戶該如何應對呢?面臨困境究竟出路在哪?
多年前政府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戰略,環境保護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去年又表示要對污染出重拳,目前這“重拳”已經向養雞場打來了,理由很簡單:你污染環境;方式很粗暴:不改就關停!個體養殖戶已經到了危急關頭,究竟出路在哪兒,還須對癥下藥。
3.1 公車上書→眾人劃槳開大船面對雞蛋價格持續低迷以及政府強制關停的雙重威脅,當務之急就是聯合請愿、公車上書。一個人的聲音很快就會被淹沒,但眾人之音就是強音,要聯合起來向社會、政府發聲,這些聲音起碼要傳達兩方面內容:一是消除社會誤解,不能再坐等了,該出手時就出手,既然禽流感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嚴重,而且跟雞蛋質量也沒什么關系,那么為什么不去澄清?消除了社會誤解,需求自然有所回升;二是向管理部門表達自己的訴求,所謂有事好商量,雖然執行起來很強硬,但政策出來之前還是可以談判的,要及時、盡早反映自己的困境、訴求,尋求幫助,反映得越多、越詳細,爭取到的時間和機會就越多。這里行業協會要發揮重要作用,協會不僅是用來自律的,而且也要自救,如果成員都掛掉了,那還要協會做什么?
3.2 壯士斷腕→置之死地而后生當發展不起來的時候,起碼要能活著。《孫子兵法》有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說的是先把自己置于“死地”,自斷后路,然后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但這要有壯士斷腕般的氣魄。就目前的形勢來看,邏輯是這樣的:政府政策收緊,就是想讓大家對環境友好一點,那我干脆主動出手堅決變革,想辦法把污染問題處理掉,不管是自己研究新方法還是外部引入新技術,總之不解決問題誓不罷休。這個過程一定很痛苦,花費肯定也很大,所以要拿出“改則生不改則死”的勇氣,等真正變革成功,那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春天。而且,正因為解決污染頗費成本,所以在還能撐得住的時候要早做打算,早改早成。
3.3 業務收縮→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面對困境,企業的戰略方向非常重要,而企業戰略無非分三種:擴張戰略、穩定戰略、撤退戰略,不同情境應該采取不同的戰略,識時務者為俊杰。很明顯,當前的養雞市場前景非常不好,雞蛋賣不上價,傳統養殖戶長期處于虧損狀態,所以應該考慮采取撤退戰略。所謂撤退就是逐漸把養雞規模縮小,如果還有其他業務,就把資金多往其他業務上轉移,如果沒有其他業務,就守著更小規模的養雞事業,避免損失過多,在小規模的基礎上等待時機,蓄勢待發,這叫以退為進。那么為什么不干脆放棄?這里牽涉到固定成本,而且多是已經投入的成本,雞養著還能彌補這些成本,不養虧損更多;而且,如果你真心熱愛這個事業,想要完全放棄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若能等到時機來臨再行擴張,到時又可起死回生。
3.4 協同養殖→關閉一扇門打開一扇窗俗話說,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樣風險過于集中,眼下風險來了,不妨考慮怎么把風險進行分散,這其中最好的辦法就是協同養殖。“協同”的意思就是把不同的業務協調起來,讓它們發揮1+1>2的效果,例如養雞和養豬結合,類似的養殖模式可以使用同一套設備和程序,這樣共攤的成本就更低,從而利潤比單獨養來得更多。目前雞的形勢不好,但也許豬還可以,砍掉一部分養雞業務,新上一批養豬業務,也未必是豬,關鍵是要找準和雞的協同點,以及認準行情。實際上思路要更開闊,未必是共用設備才能協同,是否雞產生的廢物恰好是其他物種需要的東西?如果能找到,那么把這二者協同起來效果可能更好。總之,“雞”這扇門關閉了,也許是時候把“豬”那扇窗打開了。
3.5 壓縮成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雞蛋虧損不僅僅是價格的問題,前邊已經說到(單位)利潤=價格-成本,既然價格控制不了,我只能從自己的成本上下手,如果能想辦法壓縮成本,使之降到雞蛋價格以下,那豈不是又開始賺錢了。那么如何降低成本?恐怕要到“西天”求取真經,真經就在大型、新型養殖場那里,它們能夠把成本降低,從而壓低價格,我可以進行借鑒。豐田汽車開啟了繼福特流水線之后最偉大的生產模式,它的準時制生產就是從消除浪費、降低成本開始的,這說明只要愿意,成本總還是能降的。所以要仔細研究當前的養雞流程、規模、原料、庫存等,這里邊可能蘊藏著巨大的浪費,如果能把它找出來并加以改進,成本將降低不少,再加上引入新技術,提高養殖效率,最終還是有希望扭虧為盈的。
3.6 名牌創生→世人皆醉我獨醒毫無疑問,人們的消費觀念正在發生改變,現在移動互聯網已幾乎無處不在,物聯網、個性化定制被炒得沸沸揚揚,人們對消費品的挑剔愈演愈烈,這事有目共睹。雞蛋雖說基本上是“同質品”,但畢竟不完全是,“柴雞雞蛋”和“洋雞雞蛋”就是最好的例證:當大家都吃柴雞蛋的時候,覺得洋雞蛋好便宜,改買洋雞蛋吧;當洋雞蛋泛濫的時候,又覺得柴雞蛋好像更營養,送禮買柴雞蛋吧。所以,只要你與眾不同,就總有人愿意購買,現在到了物聯網時代,雞蛋能不能開創一種新模式,創立一種高端品牌,讓它更“洋”一點呢?答案一定是肯定的。而且,你愈高端、品牌愈響亮,賣的價位就愈高,人們不就想“挑”嘛,給他挑的機會!當你從大眾模式中分離出來,走向高端品牌時,重生的機會就來了,這叫差異化競爭戰略:世人還在傳統模式中陶醉,而我已從高端品牌中醒來。
3.7 生態農莊→長路漫漫任我闖高端雞蛋、生態農莊也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它能滿足人們的“生態”需求,草莓采摘園便是典型的例子。我親自摘草莓,竟然還得給你掏錢。借鑒草莓采摘園,還有人在山上放養雞鴨鵝、牛羊豬,一來賣產品,二來賣服務,養殖、旅游兩不誤,只要有人愿意買單,價格不是問題。試想我們小時候在野外撿到雞蛋時的興奮,那種記憶終生難忘,現在人們消費觀念變了,機會也就來了,為什么不把雞改成散養式,請顧客自己去撿雞蛋,開啟“尋寶”之旅呢,你替我收了雞蛋還得給我掏錢!此外,雞聯網、蛋聯網也不是不可能的,下蛋雞同時也可以是跑步雞,跑得越多客戶出的價錢越高;死雞蛋也可以變成活雞蛋,每一枚雞蛋都設上編碼,聯網記錄其身世信息,想必能開拓一片新的消費市場。這些雖然實現起來不容易,但長路漫漫,任我去闖,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3.8 危中有機,終將冬去春來!最后,所謂危機,危險里一定存在機會,危險來臨之際正是改革的好時候,因為這時候動力最足,等風平浪靜了會活得更好。前三種辦法其實采取的是防守策略,而后邊四種則漸轉進攻,但不管哪種方法都是為了贏得主動權,避免坐以待斃。誠然,以上所有對策都不是一時半晌可以完成的,但不行動永遠沒有結果,所謂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很多時候不是想明白了才有路,而是走著走著路自然就明白了,這就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就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就是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云開見月明!□
編輯部版權頁聲明:
本刊已許可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在中國知網及其系列數據庫產品中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行、信息網絡傳播本刊全文。該社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發表的行為即視為同意我社上述聲明。
《家禽科學》編輯部
S81-1
A
1673-1085(2017)07-0003-03
2017-06-15
秦天政,男,研究方向:組織變革,郵箱:6423077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