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友志
河南虞城縣人民醫院創傷外科 虞城 476300
PPH治療重度混合痔中應用傘狀縫合技術效果觀察
楊友志
河南虞城縣人民醫院創傷外科 虞城 476300
目的 探討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PPH)治療重度混合痔中應用傘狀縫合技術的價值。方法 將2014-03—2016-03間接受PPH治療的12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隨機分為3組,各40例。A組術中采用單荷包縫合技術,B組運用雙荷包縫合技術,C組采用傘狀縫合技術。比較3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3組手術效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組直腸黏膜切除寬度明顯大于A組、B組,黏膜切除完整度與均勻度明顯高于A組、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PPH術中運用傘狀縫合技術,能夠有效避免黏膜切除寬度不足、缺損嚴重等問題。
傘狀縫合技術;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釘合術;重度混合痔
混合痔是由內痔Ⅲ級與外痔相融合所致,重度階段可導致環狀脫出、水腫、出血等癥狀[1]。PPH是臨床治療混合痔的有效方法之一,其關鍵在于術中黏膜切除的完整性、寬度、密度及進針位置。單、雙荷包縫合法存在黏膜組織遺留、切除效果欠佳等缺點[2]。近年我院在40例PPH手術中采用傘狀縫合術,現對應用效果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03—2016-03間我院收治的重度混合痔患者120例,隨機分為3組,每組40例。A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25~58歲,平均39.4歲。Ⅲ期25例,Ⅵ期15例。B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6~60歲,平均38.7歲。Ⅲ期27例,Ⅵ期13例。C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27~59歲,平均40.3歲。Ⅲ期26例,Ⅵ期14例。3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3組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外科學組制定的《痔臨床診治指南(2006版)》中關于Ⅲ期~Ⅵ期痔的診斷標準[3]。其中Ⅲ期內痔患者伴有便血癥狀,站立過久或負重內痔脫出。Ⅵ期內痔脫出無法還納。外痔患者表現為肛門潮濕不適、時有瘙癢。排除:伴有肛瘺、肛裂、血栓外痔等其他肛門直腸疾病者;心肺功能嚴重障礙或血液系統疾病者。
1.3 方法 腰硬聯合麻醉,取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按照PPH操作規范實施手術。A組單荷包縫合:距齒狀線2.0 cm處由3點進針,順時針均勻縫合直腸黏膜下層一周,最大限度旋開吻合器,經擴張器深入荷包線上方,將縫合線收緊并結扎。持線器經吻合器側孔拉出縫線,牽引結扎線以便縫合后的黏膜進入吻合器,擊發吻合器完成切割吻合。將吻合器打開、拔出。B組雙荷包縫合:距齒狀線4 cm由3點進針,針沿黏膜下層做第1處荷包縫合,在其下方2 cm處,由9點進針做第2個荷包縫合,其余步驟同A組。C組傘狀縫合:距齒狀線2 cm由3點進針,順時針做直腸黏膜下層荷包縫合,針距0.3 cm,一周縫合約10~12針,使荷包呈傘狀。放置吻合器,將荷包線收緊,使直腸黏膜呈口唇狀凸起。擊發吻合器并保持60 s。將吻合器打開并取出。若吻合口有出血,行“8”字縫合止血。將明膠海綿等止血材料置入肛管,取出擴肛器,術畢。
1.4 評價指標 觀察直腸黏膜切除寬度、均勻度及完整度。術后隨訪3個月,評價治療效果。顯效:癥狀完全消失,創口完全愈合,無并發癥。有效:痔縮小>50 %,肛門有輕微不適,創口未完全愈合。無效:痔無變化,發生明顯并發癥。

2.1 3組手術效果比較 3組手術效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手術效果比較 [例(%)]
2.2 3組黏膜切除效果比較 A組、B組、C組黏膜切除寬度分別為(1.9±0.5)cm、(3.0±0.8)cm、(3.9±0.9)cm,C組黏膜切除寬度明顯大于A組、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2.286、4.728,P<0.05)。C組黏膜切除均勻度及完整度均明顯高于A組、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組黏膜切除效果比較 [n(%)]
傳統外剝內扎術治療重度混合痔需將部分肛管皮膚切除,因手術部位分布有豐富的感覺神經,加之手術創傷較大,故術后疼痛十分嚴重,成為束縛該手術發展的重要瓶頸[4]。近年來,根據“肛墊下移學說”理念[5],應用PPH治療重度混合痔,通過將痔上黏膜組織與內痔組織環形切除,阻斷痔區血供,從而促進痔體消失。有報道顯示[6],直腸黏膜下荷包的縫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黏膜環切寬度、完整性及肛墊提調效果。因此科學的荷包縫合方法對手術的成功具有關鍵作用。
荷包縫合的方式多種,大多存在某些不足。如單荷包縫合僅做1個打結點,牽拉荷包線時,荷苞環受力不均勻,易導致黏膜偏移至牽拉處,從而使切除不均勻。此外,單荷包縫合聯合對側牽引術時,其受力點也僅局限于直腸兩側,造成黏膜環切除后多呈亞玲狀。雙荷包縫合術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黏膜切除寬度,改善黏膜切除均勻度及完整度。但其操作較復雜,手術時間較長,兩次縫合無法確保受力點處于同一水平,牽拉縫合線時易造成黏膜受力不均[7]。傘狀縫合術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式縫合技術,其優勢歸因于傘狀縫合黏膜能夠確保將荷包線牽拉至傘狀,從而盡可能增加黏膜環切除寬度;還可通過控制牽拉力,達到調整黏膜環切寬度的效果;縫合時摒棄傳統縫合器,有助于擴大手術視野,便于操作;取痔核上方為縫合位置,有利于荷包受力均勻,進而提高黏膜切除的均勻度與完整度[8]。
本文3組手術效果無顯著差異,但C組黏膜切除寬度、均勻度、完整度等均明顯優于A組、B組。提示傘狀縫合術可有效避免傳統術中黏膜切除寬度不足、完整度較低等缺陷,從而改善治療效果。須注意:縫合時需嚴格把握進針深度,進針過深不僅阻力增大,還可損傷黏膜下層組織。進針過淺則易造成血腫或出血。結扎荷包線不宜過緊,否則可增加黏膜組織進入吻合器的難度。
[1] 李曉云,張汝一.PPH治療混合痔50例臨床療效觀察[J].貴州醫藥,2015,39(2):150-151.
[2] 沈建永,黃博,梁麗萍.PPH治療重度環狀混合痔97例[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4,20(1):94.
[3]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外科學組.痔臨床診治指南(2006版)[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6,9(5):461-463.
[4] 宋默,劉繼攀,王向麗,等.傘狀縫合技術在PPH術中的應用(附100報告)[J].醫學臨床研究,2016,33(6):1241-1243.
[5] 顧新華,譚紀伏,袁政,等.改良單荷包縫合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中的應用[J].四川醫學,2013,34(12):1898-1899.
[6] 周春華,任華,蔡維,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釘合術治療重度混合痔的并發癥分析[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4,13(12):964-966.[7] 程勇,王輝,張濤,等.PPH術聯合痔切除術治療重度環狀混合痔的療效[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36(4):640-642,652.
[8] 楊昌謀,黃甫達,覃安強,等.PPH術在重度混合痔中的應用[J].浙江臨床醫學,2016,18(5):905-906.
(收稿 2016-11-16)
R657.1+8
B
1077-8991(2017)04-0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