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靖
摘要:指出了作為素質教育的新型載體,實踐學校的校園植物種植設計對于其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結合筆者實踐經驗,分析了實踐校園植物的種植設計中常見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能夠為其他地區的實踐學校植物綠化管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實踐學校;種植設計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S7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1003102
1 引言
與傳統學校一樣,實踐學校也是育人的環境,是培養學生健康體魄、豐富個性的空間[1]。溫州市學生實踐學校在溫州乃至浙江省范圍,是一所植物資源最為豐富、最具優勢的一所實踐學校,因此對它的校園植物進行研究探索,一方面對于開展學生綜合實踐教育,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著重要意義,另一方面也為其他地區實踐學校植物綠化管理提供借鑒。
2 實踐學校概述
2.1 傳統學校
傳統學校,是一種古老的、廣泛存在的社會組織,始于人類知識及其傳播的專門化要求,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是現代社會中最常見、最普遍的組織形式[2]。
2.2 實踐學校
實踐學校是適應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探索創新活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場所。傳統學校的課堂只是學生接受常規教育的一個方面,而實踐學校是學生的第二課堂,能夠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肩負著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使命。實踐學校主要是圍繞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開展生存體驗、素質拓展、科學實踐、專題教育4大領域的實踐活動。
3 校園植物種植設計常見問題及措施
3.1 栽植養護觀念不合理
當前溫州市各實踐學校普遍存在只重視校舍等基礎設施建設,對于綠化重視度不高,導致校園植物成活率低、成活效果差、植物景觀不良,造成的原因除了園林設計的因素外,綠化施工過程中對植物栽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是其最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重栽植輕養護,俗話說“三分栽植、七分養護”,這就說明了養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栽植不當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實際上在綠化種植過程中,往往追求效率,對栽植與養護的關系缺乏正確認識,對樹木的“三分”栽植存在不重視,從而導致景觀不理想。
不僅要認識到三分的栽植重要性,因為栽植是園林綠化重要的前提條件。如果對栽植的時間、樹種的選擇、種植土等必要條件不重視,那么會導致植物的成活率低或者成活效果差。如該校的溫室周邊綠化,當初基建的時候填入了大量的礦渣,種植土覆蓋不夠,導致后期植物生長不良,樹勢減弱,甚至死亡。后期更新苗木時候,每次都要深挖,將礦渣石塊挖出再回填種植土后進行種植。當然也要認識到七分養護關鍵性,植物合理栽植成活后,能否健康生長,能否盡早的體現出它原有的自然美的景觀效果,這就需要取決于養護管理水平了。除此之外,還可通過制訂校園綠化管理制度達到管理的目的,把綠化管理責任落實到人,做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種植物都有人管理。通過對學校綠化工作的檢查和監督,建立校園指數綠化工作的長效管理機制。
3.2 有毒性植物的應用
在園林綠化中,由于有毒植物的枝、葉、花、果等一般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因此這些有毒植物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在校園的植物種植設計中,既要做到植物景觀效益的科學搭配,也要注意有毒植物的合理應用,讓師生在景色優美的環境中學習和工作,不會因為有毒植物產生心里恐懼或因有毒物質造成傷害。
由于來校參加實踐活動的學生多是未成年人,他們對植物認識較少,不能很好的辨識植物和保護自己,因此在校園的主干道、小游園、教學場地等地方,要充分考慮其安全,為每種植物增添植物標牌,讓學生學習和認識植物相關知識,特別是標注有毒植物的毒性知識,以免學生發生誤食中毒。一般校園中常見的有毒植物,如植物全株有毒的夾竹桃,全株含有強心甙類的致命性的毒素,一旦造成誤食中毒,會產生惡心、嘔吐、心率不齊,嚴重的會失去知覺或死亡;紅背桂,全株帶毒,會分泌促癌物質,合歡、女貞、紫藤的果實,蘇鐵的種子也是有毒的,如果誤食會引起惡心嘔吐,嚴重會死亡;酢漿草也是有毒植物,食用過多也會中毒,影響健康。
因此,在校園綠化種植設計中應考慮多用無毒或微毒的觀賞植物,少用或不用大毒植物。在配置的地點,特別是花、果鮮艷的有毒植物應盡量種植在讓人尤其是未成年人難以接觸的地方,不要種在顯眼的道路、建筑周圍。加強宣傳教育工作,開展植物識別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對常見中毒植物有所了解,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3.3 地被植物的種植
凡能覆蓋地面的植物均稱為地被植物,除草本植物外,木本植物中的矮小叢木、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木均可能用作園林地被植物[3]。目前大多數實踐學校對地被植物的應用不夠重視,種植單一,大多數是以草坪代替。草坪是現代園林造景的常見景觀,由于其種植方便、生長迅速、綠化效果快等特點,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如果在校園中只顧眼前的快速效益,大面積使用草坪景觀,會造成較大的問題。因為草坪的養護專業化程度高,養護成本大,生命周期短,而且綠化形式單一,不及灌木、喬木的綠化效果,時間越長,綠化效果越差。
溫州市學生實踐學校目前常用的地被植物有13種,學校在種植地被植物時,充分考慮了其具有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的特點,可以在全光、半陰、干旱、潮濕多種不同的環境條件生長,還可彌補上層喬木的緩慢生長,形成良好的整體景觀效果,不管是短期還是長期都可收到較好觀賞效果。如萱草、吉祥草、絡石、麥冬等均是優良的地被植物,抗性強,不易遭受病蟲害危害,可在校園綠化中大力推廣(表1)。
5 結語
當今社會對多樣化人才的需求,使得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隨著學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實踐學校的作用將會越來越重要,因而如何建設優秀的校園環境將實踐學校辦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過:“校園應當安排得美觀,成為一個快意的場所,對學生富有吸引力的地方”。可見,營造一個美麗而溫馨的校園環境,對師生的生活、學習、工作、自身修養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校園植物景觀對學生的影響也許不是馬上就能見效的,而且學生的生活經歷不夠豐富、文化素養還有待提高,學生間個性差異也比較大,對植物文化性景觀的理解也會千差萬別,但是植物景觀的內在意義與文學藝術、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有密切的聯系,這就需要我們要創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重視校園的植物種植設計及管理,讓老師和學生能夠置身于美麗的校園中,在潛移默化中去認識、感悟、思考和體驗。
參考文獻:
[1] 沈建軍.海寧一中校區園林綠化建設[J].浙江林業科技,2004,24(5):38~40.
[2]勞凱聲.教育學[M].天津:南開大學教育出版社.2001:66.
[3]胡長龍.園林規劃設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