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紹強+彭智華+曾志勇+周平華+邱海生
摘要:針對林場科技實踐及櫻花谷建設成效,總結了野生山櫻花移植經驗,論述了野生山櫻花移植與管護兩方面的技術措施,并從移植前準備、移植、栽培后管護等方面探索了野生山櫻花移植技術,經實踐,移植成活率可以達到95%以上。該技術具有操作可行、成本低、管理方便等優點,非常適合基層林場作業。
關鍵詞:野生山櫻花;移植技術;成活率;管護
中圖分類號:S685.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1020502
1 引言
山櫻花(Cerasus serrulata(Lindl.) G. Don ex London)又名櫻花,薔薇科櫻屬,落葉喬木,產于長江流域,東南部也有,朝鮮及日本也有野生,喜陽光,喜深厚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土壤,有一定的耐寒能力,根系較淺。山櫻花花色幽香艷麗,為早春重要的觀花樹種,常用于園林、景區觀賞,為著名觀賞花木。肇慶市國有葵垌林場螺殼山森林公園有天然野生成片的山櫻花,花開白色或粉紅色,在廣寧赤坑、懷集大鄧、清遠陽山等周邊地區海拔400~800 m廣泛分布。該品種在省內其它地方鮮有發現。螺殼山森林公園地處高山地帶,天然資源豐富,瑤仔坑素有櫻花谷之稱,谷中野生山櫻花均為數十年樹齡的老樹。
2 野生山櫻花樹木移植的意義
2.1 有效保護珍稀鄉土樹種山櫻花
野生山櫻花多為數十年樹齡的老樹,樹干粗壯,枝葉茂盛。近幾年來,隨著肇慶地區工業及林業的快速發展,葵垌及周邊地區都在大力發展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原始闊葉林數量急劇減少,當地野生山櫻花數量急劇減少;在林地開發過程中,提前將其移植到適合的地方,可以起到保護野生山櫻花種質資源的作用。
2.2 對美化環境及園林綠化起到積極的作用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和居住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對美化和保護環境更加注重。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城市園林的快速發展,對綠化樹種的品種及質量要求越來越高[1]。山櫻花花色幽香艷麗,又有多個花色品種(紅色、粉紅、白色),是非常好的園林綠化樹種,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進入葵垌收購當地野生珍貴珍稀樹種,通過移植栽培,既可以有效保護珍稀鄉土樹種,也為園林綠化、景區建設提供產品。
2.3 有利于提高螺殼山省級森林公園的景觀性
葵垌林場山櫻花多分布在螺殼山森林公園景區內,尤其以瑤仔坑最集中。自2009年建立櫻花谷后,在市、縣相關部門及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櫻花谷中的山櫻花得到了有效的保護。通過移植栽培不同品種的櫻花,使得櫻花谷成為螺殼山森林公園的精品景區之一,極大提高了其觀賞性和休閑性。
3 野生山櫻花樹木移植技術
3.1 移植前工具、材料準備
準備工具:鋤頭、畚箕、鐵鏟、手鋸、桶、勺、麻布袋或草繩、枝剪等。
準備材料:沙質黃泥土(含沙量約20%)、無防布植苗袋(直徑80cm)、生根劑(根太陽)、乳膠、綁帶、圓木條(做支架用)、記錄本(記錄移植時間、移植數量、胸徑、樹高)。
3.2 移植時間
野生山櫻花樹木移植應根據其生物學特性確定,山櫻花為落葉喬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底基本無葉,此時山櫻花進入生長休眠期,適合移植,但最佳移植時間在2月份[3]。
3.3 起挖野生山櫻花
3.3.1 斷根
野生山櫻花多分布在海拔高400~800 m的山沖及半山腰,多為石頭地,土壤比較松散,起挖時很難帶土球,加之山路陡峭,運輸難度大,起挖成本高,因此,挖出的樹大多是裸根樹頭。起挖需用鋤頭先從離樹頭外60 cm(根據胸徑大小確定) 左右開挖,見根后先將四周的側根至主根用鋸子鋸斷(保留根長為25 cm 左右),然后用鋤頭小心將樹頭周邊的土壤挖掉,在挖的過程中盡量保留一些須根及側根,斷根后小心將櫻花樹放倒。
3.3.2 截桿修枝
根據樹型或造型需要進行截桿,一般胸徑8~15 cm的保留樹干長2~2.5 m。將頂端用鋸子鋸掉并確保鋸口平整,然后將樹干周邊比較弱小枝條全部用枝剪齊樹干剪掉。部分造型好的可以保留側桿、連桿。鋸口涂抹乳膠或保護劑以減少水分蒸發及傷口感染。
3.3.3 裝卸車
裝車運輸爭取當天采掘當天運輸,裝車時應用粗繩分批綁好并小心裝上車,用麻布袋或薄包等材料墊好,以防止運輸過程中樹皮受損,裝卸車時應盡量做到輕拿輕放。
3.3.4 定植
先檢查樹頭有沒有腐根及裂根,如有用鋸子或枝剪去掉。定植時先將直徑為80 cm的無紡布植苗袋放置在種植點上,將處理好的山櫻花樹放置在無紡布植苗袋中間,平穩豎直。用勾兌好的生根劑溶液(按說明書要求勾兌)均勻的灑在山櫻花樹頭主根及側根上,然后將準備好的黃泥土填放于無紡布植苗袋中,填放一半時,將樹頭前后左右晃動,使樹頭與土壤充分接觸,然后淋透水,淋水的過程中用木棍攪拌黃泥漿插引水洞,引水下灌,確保根系底部澆透[2],繼續填土至離袋口5 cm處,淋水,確保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
3.3.5 支撐
定植后用圓木條做支撐固定,以防止樹木被大風大雨吹倒,作支撐時采用正三角形樁形式最有利于樹體穩定,支撐點以樹體高2/3左右處為好,并加墊保護層、以防傷皮。
3.3.6 包干
定植后用草繩或麻包對樹體主桿進行包扎,可以起到保濕及防凍作用。自樹頭底部至樹干中間,大約包扎整顆樹干的2/3左右。
4 管護
4.1 淋水施肥管理
淋水,定植后根據天氣情況進行淋水,在定植后3個月內,每天上午淋水一次,主要是對樹干淋水,對基部土壤表層簡單淋水,保持表層濕潤即可。如果土壤含水量過大,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抑制根系呼吸并造成根系腐爛現象。定植3個月后,其已發出新根,樹干長出新芽及枝條,需增加淋水次數,每天上午11點前淋水一次及下午4點后淋水一次,適當增加淋水量。
施肥,定植5個月后根據出芽發枝情況適當施薄肥水(復合肥兌水),次年需人工除草,春夏秋季各追施復合肥肥水一次。
4.2 病蟲害防治
山櫻花主要有流膠病和根瘤病,以及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等病蟲害[4]。對于流膠病,首先刮除膠污,再涂抹“護樹將軍”,其陽離子滲入樹體可破壞樹內果膠合成物質,抑制膠污產生,徹底根治櫻花流膠病。對于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等蟲害應以預防為主,在冬季和早春噴施“護樹將軍”,消滅越冬蟲卵。
5 移植生長情況
葵垌林場2010年成功申報了《珍稀鄉土樹種山櫻花保護與繁育》市級科技項目并通過結題驗收,2010~2011年保護性移植栽培了野生山櫻花1210株,成活了1100株,成活率達到90%以上,2012年啟動櫻花谷建設工程后,2014~2015年,該場在櫻花谷引種了粉紅或紅色野生山櫻花1300株,成活了1238株,成活率達到95%以上。
6 結論
(1)山櫻花是落葉喬木,早落葉,早開花,休眠期間有利于移植成活率,山櫻花移植時間選擇在當年12月至次年2月份,2月份最佳。
(2)注重移植栽培關鍵技術,加強后期管護;合理的斷根和截桿,傷口處理以及定植時的關鍵技術是移植成活的先決條件,后期的淋水、追肥及病蟲害防治起著重要的作用。
(3)該技術采取裸根移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移植的難度及成本,同時可以更好的保護該樹種的種質資源。
參考文獻:
[1] 張偉平.大樹移植成活技術[J].廣東林業科技,2008,24(2):117~120.
[2] 李澤珠,楊成甫.淺談野生樹木移植技術與管理[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2,35(4):41~43.
[3] 劉 斌.山櫻花的栽培管理技術及園林應用[J].現代園藝,2012(8):47~48
[4] 鄭智位.淺談福建山櫻花大苗移植及管護技術[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0,33(5):43~44.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effe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paper summarized the transplantationexperiences ofWild Cerasusserrulata (Lindl.) G. Don ex London. It also discussed the technical measures of its transplantation,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from the aspects of preparation, transplantation and cultivation. Through the practice, the graft survival rate can reach more than 95%. The technology has the advantages of feasible operation, low cost, easy management, etc., which is very suitable for primary forest operations.
Key words: wild Cerasusserrulata (Lindl.) G. Don ex London; transplantation technology; survival rat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