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良
摘要:指出了紅松是我國東北地區的主要用材林樹種之一,同時其種子也有食用和營養價值。闡述了紅松嫁接方式方法,探討了嫁接苗苗木的管理、撫育及病蟲害防治等技術,以期為紅松嫁接技術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紅松;嫁接;管理
中圖分類號:S7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1021102
1 苗木的培育
1.1 苗土和苗木準備
在苗床作垅前,將底肥與土壤均勻攪拌,然后施入20 kg二胺,將垅底設置寬度為60 cm。幼苗選用3年的生苗,起苗后進行移植,減少假植時間。在移栽后每天對苗木澆水一次,達到潤根程度即可,水量不可過大。
1.2 移植方法方式
移植時間要在土壤解凍后的早春時間進行,同時讓根部始終保持濕潤,做好選苗、起苗、移植和分級的準備。將3年生苗木分為兩個等級,1級苗木規格為高15 cm左右,地徑0.45 cm左右,根系長18 cm左右。2級苗木規格為高10 cm左右,地徑0.35 cm左右,根系長18 cm左右。采用大壟雙行移栽,苗木行距10 cm×15 cm,密度為2.2萬株/畝。移栽時候要注意做到不露根、不窩根、踏得實,并且保證灌水量。
2 穗條采集與貯藏
2.1 穗條采集
采條要選優良樹及種子園的無性系分株。采條在3月初進行,此時的樹液還沒有流動。植株采集部位應該選在樹冠上部的外圍枝條,因為這部分的枝條健壯,小枝較長,做接穗比較適宜。在優樹上一般采條每株采15~20個枝數量,如果每個枝條上有2個輪生枝的優樹,可以增加采摘數量, 穗條數量保持在80~100個。
2.2 穗條貯藏
穗條的運輸過程和貯藏條件能直接影響紅松嫁接成活率和嫁接后苗的生長狀況。如果采條地與貯藏地之間相距較遠的話,在運輸時要把采集的穗條裝入放入少量濕鋸末的塑料口袋,將口袋扎緊后裝箱運輸。
運達貯藏地時用冰窖保存。貯藏窖的規格保持在長寬2.5 m,深2 m,將枝條放入前加冰,冰層厚度保持在50cm左右,放入冰后將枝條綁成捆,立于冰層上,蓋上蓋。在嫁接前幾天,將地窖的蓋子打開,保持通風,讓枝條恢復活力。
3 苗木嫁接技術
3.1 芽接嫁接技術
接穗處理:穗條粗度選擇要與砧木主枝頂端粗度相同,在頂端芽下2 cm處進行剪除,將所有針葉用刀片剪掉,在側芽留一個頂芽,并且從芽的基部用刀將枝條切成雙面的楔形形狀。
砧木處理:在砧木頂端的芽開始平頭切下,從砧木的中間劈開,切口長于接穗處的切口。
結合與綁扎:把切好的嫁接條插入砧木的切口,插入時讓兩邊對齊,使嫁接條完全插入砧木切口,然后用塑料繩從切口下約1 cm處開始進行捆扎,保證綁捆的密封性。
3.2 貼接嫁接技術
接穗處理:在接近穗頂芽區域,保留10束左右的針葉,剩下的針葉全部除掉。除針葉時要沿著針葉生長的方向清除,否則可能導致枝條表皮的脫落。然后用刀片從針葉部位下1 cm處傾斜切除,切口的角度要與接穗枝條上端保持約60°的傾角,切入的深度為接穗枝條直徑的一半,然后扭轉刀片方向沿枝條髓心縱向開切。
砧木處理:除去砧木嫁接部位全部針葉,在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沿著表面削去一塊樹皮,讓砧木處的切口長于接穗處切口。
4 嫁接苗的后期管理
4.1 樹體管理
4.1.1 捆綁塑抖條解除
接穗與砧木嫁接部位多是塑料條捆綁的,在接穗成活后,要適時對對接部位進行解綁,有利于促進嫁接苗生長。因為嫁接當年的枝條切口會出現不牢固、折斷、劈裂等狀況,造成成活率下降,適時的解綁有利于苗的成活。如果是在苗圃地進行嫁接的,在嫁接當年則不適宜解開塑料條,在定植后來年再將塑料條解開。如果采用現地嫁接的苗木,要在嫁接后的次年5月解綁枝條為宜,而對那些當年嫁接切口愈合良好的接穗,也可在次年7月解綁枝條。
4.1.2 樹體修剪
樹體的修剪對嫁接苗的成活率的提升和苗木的生長影響顯著。苗木嫁接后的5~7年內需要每年對其進行修剪管理,每年在2~3月對嫁接苗進行全面修剪,除去砧木側枝頂端,來確保嫁接的枝條的主枝地位。因為嫁接苗在定植幾年中,如果出現砧木側枝生長量高于接穗苗的生長量,就會成為主枝。 所以在定植后要不斷的修剪砧木側枝,降低其枝條生長量,控制枝條營養運輸。當嫁接苗逐漸成為一株完整的植株時,就可以停止修剪工作。在嫁接過程中為了保持嫁接苗的數量,對于枝條上的空穴位置要及時補植。對于已經死亡的嫁接枝條,要及時除去砧木上的綁捆繩,切不可盲目的在嫁接枝條死亡后切除砧木主枝,之后盡量在砧木主枝條的主稍上嫁接,以提高成活。
4.2 林地管理
4.2.1 幼林撫育
在每年6~7月份之間要進行一次林地割草撫育,除去地面上的過高雜草和灌木,完畢的草茬高度不能超過8 cm。對于林地的撫育方式,可以根據林分狀況和施工單位的資金條件,可采取完全撫育和帶狀撫育等方法。
4.2.2 除草松土
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土壤的肥水狀況,保持嫁接苗的生長,同時方便經營管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采用帶狀支穴方法對土壤進行除草松土。
4.3 病蟲害防治
在東北的紅松幼樹上,松大蚜是幼苗的主要蟲害,可在每年的6~7月采用噴藥殺蟲的方法。其中噴施800~1000倍液的40%氧化樂果乳油的效果最佳。對于紅松落針病幼苗可在每年的5~6月,噴施300~500倍液的代森鋅或代森銨溶液的防治效果最佳。
4.4 林木管護
對于紅松嫁接苗,在栽植后期要有專門人員進行管護。管護的主要任務是,防止人畜進入而造成對母樹的危害。有條件的地方可設置林區防火道,降低火災發生的危害,同時在林地周圍設置圍欄。
參考文獻:
[1]遼寧省林業廳.遼寧紅松果材兼用林育苗技術規程試[R].沈陽:遼寧省林業廳,2004.
[2]丁依萍.提高紅松嫁接效果的技術措施[J].林業科技,1993:4.
[3]舒鳳梅.應用嫁接法建立紅松堅果園技術研究[J].林業實用技術,2004(4).
[4]徐廣仁.紅松高枝嫁接技術[J].遼寧林業,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