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文
摘要:以草甘膦、百草枯、草銨膦等3種除草劑在華安縣桉樹幼林除草中的應用試驗效果對比為例,分析了以上3種除草劑的不同濃度配比在桉樹幼林雜草雜灌防除方面的表現效果。
關鍵詞:除草劑;桉樹幼林;效果對比;草銨膦
中圖分類號:S7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1021203
1 引言
在桉樹的營林技術方法中,幼林撫育是一項極其重要的環節。在桉樹幼林快速生長時期,由于雜草的旺盛生長,及易造成桉樹幼樹被雜草、灌木遮蓋,從而使桉樹幼樹出現 樹干細長、枝葉稀少、葉面發黃等嚴重影響其正常生長的不良癥狀,甚至導致幼樹因長期遮光而死亡。采用除草劑進行幼林撫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與人工除草相比,除草劑不僅能達到良好的除草效果,還能實現對相關成本的有效控制。然而,化學除草雖然具有除草效果好、持續時間長、節省人力物力等優點,但其對于林木的負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眾多除草劑中找到最安全、有效、經濟的除草對比試驗,對于保證桉樹幼林的生長至關重要。
2 試驗地概況
華安縣位于福建省南部、漳州市西北部,總面積1315 km2。地貌以山地(中山和低山)丘陵(高丘和低丘)為主,占全縣總面積的95.5%。境內水力資源豐富,全縣水系總長324.5 km,年流水量74.46億m3。華安縣地屬南亞熱帶北緣,為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過渡地帶,氣候具有溫和多雨、四季常青、自西北向東南熱量分布遞增、雨量分布遞減、立體分布及災害性氣候頻繁等特點。夏無酷熱,冬無嚴寒,高山偶有降雪,雨量集中,干濕明顯,溫濕同季。年均氣溫20.6 ℃,極端最高氣溫37.2 ℃,極端最低氣溫-2.2 ℃,無霜期310 d,年日照時數1889.2 h,年降雨量1870 mm,年蒸發量為1563 mm,年均相對濕度80%。氣候溫暖濕潤,水熱資源豐富,為林木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林業用地土壤主要有磚紅壤性紅壤、紅壤、黃壤,屬閩貢南低山丘陵立地亞區類型。目前,縣內擁有桉樹林面積23萬畝。由于縣內桉樹林面積較大,營林工少,為進一步減少人工除草的費用,目前正積極探索以除草劑除草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
此次針對桉樹幼林除草劑的試驗地點選擇在華安縣沙建鎮下樟村,試驗對象選擇6年生桉樹幼林,林班000,小班6(1)面積213畝。樹種為DH32-29尾巨桉無性系品種,具有生長迅速、抗旱耐寒等特性。造林密度為1667株/hm2。
3 試驗材料與方法
3.1 試驗材料
除草劑:草甘膦、百草枯、草銨膦。
噴施工具:普通手搖背負式噴霧器。
測樹工具:鋼尺、花桿、測高器等。
其他試驗材料:水。
3.2 試驗設計與方法
選擇雜草均勻分布、幼林長勢均勻的林地作為試驗地,并將試驗地劃分為若干個4 m×5 m的固定標準地每種除草劑設置3個濃度(低濃度、標準濃度、高濃度),每個濃度在4個重復標準地進行施藥(表1)。
自噴藥之日起,以7、14、21、28d為周期觀察標準地雜草死亡的情況、種類及對桉樹安全性的影響,并計算出雜草的標準地平均死亡率和不同濃度藥劑除草死記率。
相關公式為:
標準地平均死記率%=∑調查樣點雜草死亡株數調查樣點雜草總株數×100)÷調查樣點數
某濃度藥劑除草死亡率%=∑標準平均死亡率%標準地數
4 結果與分析
4.1 不同濃度草甘膦桉樹幼林除草效果對比
本次試驗中,經過一個月的噴藥,由三種濃度的草甘膦除草效果可以看出,隨著藥劑濃度的增強除草的效果越好。7500 mL/hm2、15000 mL/hm2、30000 mL/hm2這3種濃度草甘膦藥劑達到雜草死亡率分別為40.9%、68.5%、78.0%。
3種濃度草甘膦藥劑達到的雜灌死亡率則為47.6%、71.4%、89.3%(表2)。
4.2 不同濃度百草枯桉樹幼林除草效果對比
本次試驗中,經過一個月的噴藥,由3種濃度的百草枯除草效果可以看出,隨著藥劑濃度的增強除草的效果越好。3375 mL/hm2、6750 mL/hm2、13500 mL/hm23種濃度百草枯藥劑達到雜草死亡率分別為59.9%、77.3%、91.4%。其中,濃度為13500 mL/hm2的百草枯除草劑在使用一個月后,可使雜草的死亡率達到82.9%,雜灌的死亡率更是達到了100%,由此可見該濃度為百草枯除草劑的最佳除草濃度(表3)。經過進一步的挖掘觀察發現,雖然百草枯實現在表面上較好的除草效果,但是大部分一年生和多年生的雜草、雜灌的根莖并未死亡,由此可以判斷當下一次雨季到來時,會迎來雜草的新一輪危害。
4.3 不同濃度草銨膦桉樹幼林除草效果對比
本次試驗中,經過一個月的噴藥,由三種濃度的草銨膦除草效果可以看出,隨著藥劑濃度的增強除草的效果越好。1875 mL/hm2、3750 mL/hm2、7500 mL/hm23種濃度草甘膦藥劑達到雜草死亡率分別為72.3%、94.4%、95.9%。其中,濃度為3750 mL/hm2和7500 mL/hm2的草銨膦除草劑在使用一個月后,都達到了94%以上的除草率。兩種濃度的除草劑都達到了100%的雜灌死亡率,雜草的死亡率也分別達到了88.9%、91.8%(表4)。由此可見這兩種濃度都能實現草銨膦除草劑的最佳除草效果。經過進一步的挖掘觀察發現,雖然草銨膦除草劑能使大部分的雜草根莖死亡腐爛,但埋藏深度較深的雜灌根莖并沒有腐爛,說明草銨膦除草劑應對雜灌的表現并不理想,造成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有3種:①由于試驗采用的是水劑噴施葉面的方法,所以無法使藥劑滲透到根莖部;②藥劑劑量未達到能夠殺死木質部發達的林木的濃度;③草銨膦并不適合防除雜灌。
4.4 三種除草劑最佳濃度對桉樹幼林除草效果比較
根據試驗結果分析可知,3種除草劑雖然在不同濃度時表現出的除草效果并不相同,但都表現出了除草效果隨著藥劑量的增加而不斷提升,直至到達防除效果的峰值才使雜草死亡率趨于平穩的特點。根據實際觀察可知,大部分的雜草、雜灌在噴藥四周左右就死亡腐爛,沒有死亡腐爛的雜草、雜灌也表現出了明顯的生長受到抑制的現象。
根據3種除草劑噴施一個月的表現來看,達到80%以上雜草死亡率的除草劑只有3種:草銨膦Ⅰ(95.9%)、草銨膦Ⅱ(94.4%)、百草枯Ⅰ(91.4%)(表5)。在此次試驗中,草甘膦的表現并不理想,3種濃度的草甘膦除草劑都沒有達到80%以上的除草率。說明該藥劑并不適用于桉樹幼林撫育中的除草需求。雖然有一個濃度的百草枯除草劑表現出了較好的除草效果,但是百草枯是觸殺型除草劑,試驗觀察也證實了雖然百草枯表面上實現了較好的除草率,但對于一年生和多年生雜草的根莖沒有起到明顯的殺死作用,第二個月后雜草又開始長出新芽,顯示出百草枯在除草方面缺乏持久性的缺點,這顯然不利于保持長期的除草效果,對于桉樹幼林撫育來說沒有形成良好的幫助作用。由此可以得出結論,3種除草劑在桉樹幼林撫育中除草持久性的排序為:草銨膦>草甘膦>百草枯。根據試驗分析可知,濃度為3750 mL/hm2的草銨膦除草劑達到了最佳的綜合除草效果。
4.5 三種除草劑除草速率對比
為探索草甘膦Ⅰ、草銨膦Ⅱ、百草枯Ⅰ三種除草劑的除草速率,進行了針對這3個濃度除草劑的對比試驗。根據對比發現,草甘膦和百草枯相比,草銨膦的除草速率較慢。在噴施第一周,百草枯除草劑噴施點的雜草就出現了變黃枯萎等現象,且達到了74.6%的除草率。噴施第二周,3種除草劑都開始出現藥效發揮的現象,尤其是百草枯幾乎達到了自身除草率的峰值,而草甘膦和草銨膦則表現出除草率持續上升的狀態。至噴施第三、四周,百草枯的表現幾乎沒有變化,說明了百草枯是在噴施第二周達到藥效發揮最佳時間。而草甘膦也表現出除草效果幾乎停止的情況,并將防除效果維持在78.0%的峰值,說明其藥效發揮的最佳時間是在噴施的第三周。從除草劑噴施的第三周開始,草銨膦藥劑噴施點開始出現雜草雜灌大面積死亡的情況,并達到了89.5%的除草率,至第四周,藥效持續發揮,使除草率達到了94.4%(表6)。經過后續的觀察 ,發現3種除草劑在第四周之后都沒有表現出防除效果的明顯變化,說明藥劑的作用基本達到了完全發揮。由此可以判斷出三種除草劑的除草速率排序為百草枯>草甘膦>草銨膦。
5 結論
根據此次針對三種除草劑對桉樹幼林效果對比的相關試驗可知,濃度為3750 mL/hm2的草銨膦除草劑達到了最佳的綜合除草效果,3種除草劑的除草速率為百草枯>草甘膦>草銨膦。結合以上試驗結果,在桉樹幼林的種植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地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除草劑方案。
參考文獻:
[1]李福黨.除草劑對桉樹伐樁處理及幼林去除雜草撫育的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4.
[2]李傳金,李福黨.草舒在桉樹幼林撫育中的應用技術[J].林業實用技術,2011(9):19~20.
[3]李福黨,楊中寧.兩種除草劑抑制桉樹伐根萌芽生長研究[J].林業實用技術,2013(3):36~38.
[4]韓佩海.除草劑在桉樹營林生長中的應用[J].中國林業產業,2016(5):196.
[5]李福黨.除草劑對桉樹伐樁處理及幼林去除雜草撫育的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