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6-0216-01
心理學把興趣定義為“個體對某人或某物的選擇性注意的傾向?!辈ㄌm拉西曼說“不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而企圖教授學生的教師,等于在打冷的鐵?!笨鬃右苍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惫沤裰型獾慕逃摇W者都強調“興趣”的重要性。正如第一位把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理論基礎的赫爾巴特認為,人有多方面興趣,教育就應該以此為基礎,教師應把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興趣作為自己的一項任務。
1 英語學習興趣低下的現狀
我們經??吹竭@樣一種現象:一年級新生入學,懷著滿腔的喜悅、滿腦子的新奇,牽著爸爸媽媽的手,歡歡喜喜地跨進學校的大門,但是不久,就有學生不愿意上學了。每當上美術課,體育課時,學生歡呼雀躍,如果他們上英語課也能這么激動多好啊。
2 英語學習興趣低下的原因
2.1 在傳統教育觀念下,學習英語具有功利性
學生在經過了“減負”之后,作業量減輕了,但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心理壓力卻絲毫沒有得到舒緩,學習帶上了很濃的功利性,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只是表現在對考試成績的追求上,產生了各種厭學情緒。
2.2 學習英語的空間封閉,方式單一
牛津英語教材中有許多精彩、有趣的對話、故事,但是由于教師沒能有效地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不善于挖掘教材中與孩子情感共鳴的因素,不善于把英語教學引向生活,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致全無。
2.3 師生關系不平等、和諧
新課程倡導新型的師生觀,教師不再是主角,而是“平等中的首席”。然而,多年以來的教學習慣使教師游離于專制與民主之間,造成“虛假”的平等,師生關系惡化,影響學生的興趣。
3 讓學生重拾英語學習的興趣
新課程理念下,如何讓學生重拾英語學習的興趣?結合課改實驗工作中的實踐經驗,筆者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認識。
3.1 善于把握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及學生成績的進步實現的主要心里基礎就是情感教育,那么找出情感教育中各因素對學生成績的提高多寡就顯得尤為重要。林格倫(Lindgeren)(章兼中,1991)通過調查得出:情感對學生學習的成功與失敗起著十分關鍵的因素,他把調查研究的結果列表如下:
從表中可知,導致學生失敗歸因中的“缺乏努力(意志)”、“缺乏興趣”這兩個情感教育的主要因素就包含了敗因的60%!如何感染、誘發、點撥并最終培養出積極肯定的情感是外語教學取得效率、學生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3.2 優化教學方法,讓課堂“活”起來
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直觀教學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利用電教設備教學,教師善于在教學中創設意境,學生引入情境中來學習英語,那么學生就會學得很開心。比如,在教動物詞匯的時候,筆者就利用電腦制作出包含有“dog、cat、monkey、elephant、zebra、tiger、bird、panda”等動物圖片和小動畫的課件,并配上相應的聲音效果,使得學生在視覺、聽覺上都得到實實在在的刺激,再學起詞匯來學生就不會覺得虛無飄渺了,然后再通過游戲“聽聲音,猜名稱”(老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一種動物所發出的聲音,讓學生根據聲音來判斷出動物名稱)對本節課所學詞匯進行復習鞏固,學生學得饒有趣味,掌握得也比較牢固。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覺得很新奇,很感興趣。
3.3 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在幾乎所有的公開課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這說明,教師已經有意識地把這種形式引入課堂。但是,仔細觀察,筆者發現多數討論緊緊停留在形式上。有一次聽公開課,老師一宣布小組討論,前排學生刷的回頭,滿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四人小組里,每個人都在張嘴,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么。幾分鐘后,老師一喊“stop”,學生立即停下來,站起來發言的學生一張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覺得應該如何如何”,學生關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樣”而不是“我們小組怎么樣”。小組里沒有分工,沒有人在做記錄,因而沒有真正的合作。很明顯,這樣一來合作學習最突出的價值就被抹殺了。
教師要意識到,不是幾個學生在一起,就一定能形成一個有效地團隊。一個個成功運行的小組并不需要所有組員都很“強”,全部由“最優秀”的人組成的不一定能最有效地在一起工作。小組中有的要善于收集信息,有的要善于組織,有的要善于表達。所以,課堂上的小組常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小組內要設立組長、記錄員和監督員等,由同學們輪流充當。各個成員明確分工,積極貢獻。我們可以通過下面表格來觀察同伴的參與率,達到相互督促的目的。
3.4 創建平等的課堂氣氛,建設合理的評價機制
合作教學中我們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由灌輸者轉變為指導者、參與者;轉變學生觀,不以分數看學生。課堂上的學生只有個性差異,沒有優劣高下。在合作中,凡是盡了最大努力的學生,都是為集體做了貢獻又同時獲得了成功的學生。在合作教學中我們不能以推出少數尖子生與“榜樣”學生為己任,我們追求的是“人人提高、生生進步”。在組織合作教學過程中,尖子生也好、中下等生也好,都要積極鼓勵他們說出小組討論的觀點;無論他們的觀點正確與否,都要對他們合作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精神報以了充分的肯定。
相信只要我們重視起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有了興趣,不用教師多講,學生也會主動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 皮連生.教育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
[2] 尹剛,陳靜波.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