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云數據”這一詞語逐漸被人們所熟知。而在如何管理和整合圖書館資源這個問題上,越來越多的人將關注重點放在了云數據技術的管理模式上。圖書館資源的信息化管理,不僅方便人們對圖書、音像等資源的檢索和獲取,而且也使得更多的人力、物力從傳統圖書館管理的手工操作模式中解放出來。文章闡述了圖書館資源信息化管理的模式及進程,以云數據技術的特性為探針,對圖書館資源信息化管理進行深入分析,將云數據與圖書館資源的信息化管理進行有效對接,并提出多途徑的圖書館資源信息化管理模式,這對圖書館資源信息化管理的革新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
【關 鍵 詞】云數據;圖書館資源;信息化;模式升級
【作者單位】邢士民,東北林業大學圖書館。
通過深入研究圖書館的早期管理系統,可以發現其明顯存在效率低、手工操作比例大、信息更新慢等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獲取相關的信息。而這些弊端,都在現代計算機管理系統出現后有所改善。目前所應用的計算機管理模式從發明至今也有近三十年,它不僅解決了圖書館資源煩瑣分散的問題,還大大強化了圖書館的信息錄入系統和信息保存系統。在這個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新的圖書館資源管理模式不僅具有很多優勢,還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信息時代向前發展。如今,計算機網絡、多媒體都在飛速發展,傳統的信息傳遞早已不能滿足現代人的需求,與此同時,云端這一信息平臺受到了人們的喜愛,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云端存貯和分享信息[1-3]。隨著時代的發展,云數據高效管理圖書館資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技術潛能,利用新途徑傳播信息等優勢受到了圖書館管理人員的關注。
一、圖書館資源的信息化管理
1.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
隨著計算機和信息管理系統的發展和進步,原有的圖書館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將不可避免引發一場改革。隨著時代的需求,圖書館資源管理模式不單單應用在本領域,也會應用在很多其他領域。就拿網上的數據庫來說,它的建立就離不開圖書館資源管理模式,并且對于后臺信息的錄入、文獻資料的傳播、如何進行數據的相關處理等方面都用到了這種模式。計算機主體操作系統是圖書館資源管理系統的核心所在,只有熟練掌握操作系統,才能夠有效地儲存和傳遞資源。
2.當下圖書館信息化進程
追溯到五十年前,那時候的圖書館資源管理模式主要指的是如何進行有效藏書和文獻管理。而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單一的紙質書籍已經不能滿足圖書館的需求,書籍的傳播方式和內容也逐漸拓寬。隨后的二十年,傳統的圖書館資源中出現了一股新生力量——音像技術,并且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音像等資料加入了圖書館資料庫,這時候的圖書館管理模式處于向信息化管理轉變的初期。再往后的十年里,人們越來越普遍地使用互聯網技術進行辦公,隨之而來的就是本文探討的圖書館資源管理模式的變化,新型圖書館資源管理模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4]。這打破了人們對傳統圖書館資源的單一定義和利用模式,豐富了圖書館資源的內涵。隨著圖書館信息化管理建設的進一步推進,圖書館資源的概念也進一步豐富。圖書館管理將在云數據背景下,進行更深的系統化整合,圖書館資源信息化已經涌入云時代的發展浪潮。
3.圖書館信息化面臨的挑戰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圖書館信息化程度提高的同時,存在一個主要的弊端——沒有最大限度地發掘并利用圖書館資源。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圖書館資源的流失和浪費,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比如有些用戶反映不能查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通過深入探討問題出現的原因,可以發現影響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發展有很多因素。第一,很多圖書館由于用戶人數較少,便將圖書館的發展向數字化方向靠攏,從而導致了越來越少的人進行閱讀。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員的關注重點的偏移,他們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放在如何使管理系統更加信息化上,忽視了員工整體素質對整個圖書館的影響。如直接跳過任職前必要的專業培訓,導致員工在專業知識以及工作能力上都有所欠缺,不能做到與時俱進,仍然用傳統守舊的眼光看待問題,不能跟上圖書館資源管理系統的信息化改革進程。第二,圖書館和其管理模式之間的聯系較少,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人們需要更加快速有效地獲取資源。但是由于它們的聯系過少,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資源的虛假飽和,人們在獲取信息時,不知道如何在眾多種類的圖書資源中進行選擇,從而阻礙了圖書館資源管理系統的信息化發展。第三,圖書館的資源具有一定的自我性,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圖書館信息過于單一,而且這些信息之間沒有實現資源的相關結合。如果用戶在大型數據庫中進行選擇,就會發現資源庫中重復的信息過多,而且圖書館信息的查詢途徑比較匱乏,給用戶帶來很大的麻煩。就目前的分析結果來看,工作人員主要通過科學設置圖書位置來管理圖書。現在應用較多的是掃描、拍照等方法,但這已經不能滿足這個大數據時代的需求。這類問題主要體現在時效性突出的資源管理上,由于停滯時間較長,圖書館資源管理模式的信息化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從而導致用戶不能在短時間內獲取有用的信息。第四,圖書館資源管理系統的安全性有待提高。很多管理人員將關注重點放在如何組織相關資料和將其進行打包加工上,但是就目前的形勢來看,這些已經不能滿足大數據時代的需求了[5-6]。在大數據時代的推動下,資源和網絡的連接使圖書館內部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說,我們的當務之急是要對圖書館管理模式進行信息化改革,在原來的管理基礎上,結合云數據的優點進行改變,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更好地服務大眾。
二、云數據的資源信息化管理技術
云數據(Cloud data)通過計算機的二維算法,將關聯數據和信息看作一系列簡單的二維表。“云數據”能夠將現有的圖書館資源信息化成果通過有效鏈接字符串的形式提交到一個虛擬計算環境下的數據庫(云數據庫)中,從而對分散的圖書館資源進行數據集中和共享[7]。不論用戶身處何地,都可以通過簡化了的SQL版本,對已上傳至云數據庫的圖書館資源信息進行訪問、提取等操作。
1.云數據對傳統數據庫的沖擊
用戶的需求是每一個數據庫成立的基石。與傳統數據庫相比,云數據存在明顯的優勢,它不僅可以高效地傳播數據,還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延伸,并按照儲存的信息量來進行收費。與此同時,云數據庫還能夠對上傳至云端的數據進行存儲和整合,將多個數據庫在虛擬的云環境中整合成為一個有機的數據庫管理綜合系統。這些都是傳統數據庫無法完成的。
2.云數據與圖書館資源
通過深入研究傳統圖書館的資源管理模式,可以發現其知識主要是通過紙質書籍進行傳播的。全國各地的圖書館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都有針對性地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建立新型資源管理制度。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原來的信息管理制度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云數據這種信息模式脫穎而出[8]。這種技術不僅能夠快速有效地更新資料庫和各種網站資源,而且能夠創造出新穎的方法和模式,從而有效地管理實體圖書館。綜上所述,新型圖書館管理模式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云數據技術將為圖書館資源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三、云數據的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模式架構
無論多么先進的管理模式,也需要實際的隊伍來實踐和操作。對圖書館實體管理模式進行改革,不只是意味著數字化和信息化設備的更新換代,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整個圖書館管理制度的發展和進步。在提高圖書館管理建設的重要基礎上,加大對圖書館管理人員在新型管理理念和技術的培訓,是實現新式云數據圖書館資源信息化管理的首要條件。
1.圖書館實體管理模式的搭建
如今,圖書館在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圖書館的管理理念十分落后,管理人員能力有限,管理方法煩瑣、陳舊,效率低等,這些問題都很大程度地制約了圖書館資源信息化的高速發展。要想改變圖書館的管理模式,提高圖書館實體管理效率,實現圖書館資源信息化,就要做到以下三點。第一,圖書館的管理人員要有更專業的管理技能和更高的專業修養。因此,要對員工進行相關培訓,加強他們的道德素養,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培訓應該著重更正管理團隊中的管理理念,破除長久以來養成的閉塞拖沓的管理觀念,建立符合時代的理念。第二,要落實管理制度信息化政策,實實在在地把高新技術全面應用到圖書的分類、整理、描述、搜索、儲存等各個方面,并且對圖書館管理人員進行全方位的技能培訓,使其熟知新型管理模式運行的各個環節,切實提高圖書館管理隊伍的執行力。第三,要保證新舊制度同時發展,不能只將精力放在圖書館管理制度的信息化建設中。應加強梳理和調整原有制度中的人員和構架,因為新型數字化的管理模式是對原有的圖書館資源進行信息化管理。同時,為了滿足時代的需求,我們應該為這種新型管理模式爭取更多的發展機會。
2.門戶網站與云數據嫁接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獲得自己需要的資源的渠道從之前單純依賴圖書館、書店等紙質書籍的形式逐漸發展成文、影、音相結合的多媒體形式。如今,大眾對電子信息資源的需求量和使用量正在飛速提升,這就要求廣大用戶改變以往從圖書館獲取圖書資源的習慣,進而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知識獲取渠道。最近以云數據為代表的新型資源共享模式被廣泛運用到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通過使用這種模式,人們能夠將自己需要的資源上傳到云庫,然后將自己的數據庫進行加密。在成功上傳之后,無論走到哪里,人們都可以憑借自己的賬號和密碼在任何一臺數據終端上查閱并下載自己需要的資源,這種模式為資源的共享和使用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在新技術時代,我們偉大的學者就圖書館本身的特征,建立了相關的網站,并且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9-10]。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我們可以深入探討圖書館資源共享模式本質,并對其進行革新,使其更加系統地將圖書館資源進行展示,全方面地對資源進行解讀,更好地服務大眾。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云技術,對圖書館門戶網站中的軟件和鏈接進行篩選和排查,將其他圖書館的館藏鏈接或者私人鏈接的信息排除,確保圖書館資源共享的時效性。
3.新型信息渠道的開辟
通過深入研究傳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可以發現這些圖書館將工作重點放在了如何采取和安排信息上。所以說,傳統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往往決定了這個圖書館的地位,這就使得很多圖書館的知識儲備程度和時效功能大為不同。用戶在查閱資料時并不知曉該圖書館資料庫的豐富程度和時效性,在進行查詢時往往會遇到所需資料未上傳等情況。員工的這種做法不僅嚴重拉長工作時間,而且使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使圖書館中的大量信息資源失去時效性,進一步降低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更新與傳播速度。而新型的數據采集方法的好處就在于它能夠依托強大的搜索引擎,在各種多媒體網站和社交平臺上收集有用的信息,利用云技術將其與圖書館的數據庫相結合,使圖書館管理隊伍在第一時間將網絡上的有利信息進行提取、收集和進行相關分類[11]。把原本應該由圖書館管理人員做的一部分工作,通過網絡提取的形式,將能夠抓取到的有用信息以超鏈接或者圖文的形式上傳到圖書館的數據庫,這樣就能夠減少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真正實現資源共享,有力地保障圖書館資源的實效價值。
4.以法律制度保障信息資源安全
我們不能僅僅將關注重點放在如何利用新型技術來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效率上,更應該關注信息數據完全暴露在網絡當中的狀況: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安全系統成為信息化管理中最薄弱的部分。因此,我們不僅要注重圖書館資源信息整理的高效性,也要注重資源庫的安全性,要對上傳的信息進行加密,保障資源信息的安全性[12]。特別要注意一些實時的國內外重要的或者非常敏感的信息,防止某些不法分子將這些信息竊取變賣。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完善有關的法律法規,使我們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和進步,盡可能降低圖書館資源的危險性。
四、結語
圖書館作為國家的重要符號之一,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圖書館的管理水平決定著圖書館中資源信息的利用效率和社會價值,圖書館資源庫中的豐富程度直接反映了該國的科學文化水平和綜合國力。因此,我們應大力推動云技術管理圖書館資源庫的新型管理模式,加強對圖書館管理人才的培養,不斷優化和發展目前有的信息庫。與此同時,我們應該將關注點放在信息的安全性上,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系統,這不僅是當下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也是將來工作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周利,劉青華,國內外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發展狀況研究[J]. 情報科學,2012 (04):434-437.
[2]閆海新. 國產圖書館信息管理系統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 圖書館學刊,2009 (03):41-42.
[3]魏曉萍,楊思洛,劉波濤. 云計算在區域信息資源共享中的應用探究[J]. 圖書館學研究,2011(06):26-30.
[4]馮永財. 圖書館云計算的應用研究與實踐構想[J].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07):37-39.
[5]杜杏葉,李亞峰,李賀等. 我國圖書館聯盟管理與運行機制現狀調查研究[J]. 圖書情報工作,2014(09):67-69.
[6]李遵容. 圖書館資源信息化建設探討[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03):106-108.
[7]王余銀. 淺析如何進行基層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創新改革[J]. 2014(7):223-223.
[8]吳建中. 新常態,新指標,新方向:2012中國圖書館年會主旨報告[J]. 圖書館雜志,2012,31(12):2-6.
[9]陳慧稚. 美國小鎮試水“無書圖書館”[N]. 文匯報,2014(3).
[10]鐘聲. 電子書閱讀器在美國圖書館中的典型應用及思考[J]. 圖書館學研究,2012(4):98-101.
[11]白海燕. 數字圖書館項目質量管理研究——以超星數字圖書館為例優先出版[J]. 出版廣角,2017(6).
[12]邢士民. 云數據圖書館資源信息化的管理變革[J].山西檔案,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