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金波
摘 要:新常態下,我國客觀經濟形勢下行,地方國有融資平臺公司在市場化轉型改制過程中仍面臨著諸多風險,這就需要企業創新風險管理方法,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更好地識別和規避風險,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企業持續穩定發展。
關鍵詞:投融資平臺 企業創新 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3(a)-108-02
1 平臺公司面臨的風險
1.1 政策調整帶來的風險
改革開放以來,“政企分開”這個名詞就已經被提出,但至今未達到預期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政企分開。但在我國現行體制下,政府部門對國有企業干預還是過多、過寬,地方國有投融資平臺公司的投融資決策往往帶有明顯的政策導向性,造成國有企業缺乏獨立自主的投資決策權,對公司自身的運營帶來或多或少的干擾。
1.2 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弱化帶來的風險
作為國民經濟占主體的公有制經濟,在新形勢下,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應不斷加強,但在實際工作中,國有企業往往更重視業務,忽略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弱化黨組織的建設,沒有充分認識到黨組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未制定“三重一大”制度,未按照公司章程規定履行集體決策程序,重大決策事項未經黨委會審議等現象。黨的領導地位缺失,增大了廉政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1.3 市場經營帶來的風險
企業通過對外投融資業務,提高了投資收益和資金使用效率,擴大了企業經營規模,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但同時也存在市場經營風險。一是缺乏可行性研究,盲目投資。企業的對外投資往往忽視事前調查的重要性,在對市場缺乏可行性研究、投資風險評估不足的情況下,盲目投資項目,造成企業不必要的損失。二是投資項目投資回報率低。企業對外投融資的項目數量雖然較多,但是平均投資規模較小,甚至存在“跟風”投資,投資回報率低,造成資金沉沒成本的增加。
1.4 風控體制落實不到位帶來的風險
(1)風控管理認識不到位。作為地方國有投融資平臺公司,肩負著大額國有資本運作的使命,使得企業經營風險的識別和防范尤為重要。企業資產管理的風險一旦發生,大量資產流失、造成不良資產的惡性循環,阻礙企業發展。從目前來看,大多企業的風險意識薄弱,風控體系建設不健全,未真正將風險管理融入到企業業務流程,未真正充分發揮好風險防控作用。(2)風控體制落實不到位。一是事前風險防范不到位,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時,投資方案分析研究不徹底,造成信息不對稱。二是事中風險控制不到位,重要事項決策過程不符合“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要求。三是事后跟蹤不到位,投資項目實施后未按照制度要求進行項目投后跟蹤管理。(3)員工風控能力不到位。風險回避、損失控制等風控手段屬于專業技術領域,風控人員必須具有相應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但是目前國內對風險管控方面的認證較少,因此企業風險管控人才隊伍建設難度較大,負責實施風控體系的可能是財務人員、審計監察人員等不具有專業風控素質的人員,風險防控水平較低。
2 平臺公司風險的原因分析
2.1 客觀經濟形勢下行壓力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錯綜復雜,下行壓力仍較大,投資回報率不樂觀,投資者為了規避風險,會采取較保守的投資措施。但地方政府為了挽回地方經濟頹勢,往往加大投資力度刺激經濟復蘇,投融資平臺公司作為政府投融資的平臺,會投資在一些政府需要的項目上,其自身的投資回報往往容易被忽視,從而產生新的經濟風險。
2.2 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的決策鏈條冗長
省國資委對國企進行精細化管理,以產權所有者為核心建立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雖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腐敗現象,但是過細過嚴的管理體系無形中給國企負責人“畫地為牢”,抑制了國企創新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造成了國有企業決策效率不高的現象。重大戰略決策需要層層上報審批,決策環節多,時間冗長,一些投資項目往往在上級部門審核這一關卡殼,錯失好的投資機會。
2.3 地方國有投融資平臺公司治理機制不健全
目前,大多國企已逐步建立起黨委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三會一層”,但實際決策操作層卻是以領導班子的形式來體現,領導班子擁有高效的決策力及執行力,既是國有股東的全權代表,又是國有股東所聘用的經理人員,由“領導班子成員”自己監督自己,沒有形成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制衡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導致領導干部行使權力不規范、“一言堂”現象的發生。
3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創新風險管理的探討
國有企業建立投資風險管理機制的基本前提就是政企分開,地方政府部門不能過多干預企業的經營決策,使企業真正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另外,在風險管理的框架下,企業要分析可能威脅到企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通過有效的風險管理,為企業未來的經營活動提供框架性的指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3.1 搶抓機遇,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地方國資委對地方國有投融資平臺公司管理較嚴格,這對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有著不可磨滅的積極作用,但是作為企業,也要考慮主觀能動性的問題,如何找尋動態平衡點,在國資委嚴格管理下,怎樣最大限度發揮企業的主觀能動性是需要研究的問題。
3.2 發揮合力,有效暢通公司治理機制
(1)健立法律顧問制度。企業必須設置法律事務機構或者請外聘企業法律事務機構代管,對規章制度、重要決策事項和重要合同、協議進行審查,為可能遇到的法律風險提供法律咨詢意見,為企業的依法決策、依法經營管理發揮積極作用。(2)強化監事會權力。一是要加強信息共享力度,及時向監事會提供客觀真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資產質量、經營效益的數據及信息,使監事會能夠積極發揮防范財務風險職能作用,形成防范、監測和化解風險的合力。二是有效暢通公司治理機制,監事會對企業用權狀況進行監督,包括對重大事項決策檢查,對企業董事、高管的履職和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完善企業內部權力監督,避免權力濫用、利益輸送的發生。(3)加大審計監察力度。堅持專項治理與效能監察、事后監督與過程監督相結合,針對經營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開展專項效能監察工作,對公司決策和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對經營管理的重大項目、重要活動和關鍵環節進行監督,保證權力規范運行。(4)加強項目后評價。對投資項目過程的合規性、決策的科學性和投資的有效性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總結出項目成敗的經驗教訓,從而加強指導未來項目的策劃與決策,切實提高投資效益,更新防控措施,實現常態化防控和動態化管理。
3.3 加強黨委全局擔當意識,貫徹落實“一崗雙責”
在企業經營管理各項工作和業務操作的各個環節中要充分發揮好黨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切實履行好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一是明確主體意識,增強擔當意識,把管事、管人和黨的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厘清主體責任分解清單,分類定責、因崗定責,落實主體責任目標管理。二是認真執行黨風廉政責任制,將責任目標、責任范圍、責任追究、考核標準都明確到人。三是建立完善廉政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一崗雙責”工作機制,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進一步強化企業全體干部反腐倡廉建設的政治責任意識。
3.4 多渠道、多方式健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
在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包括風險管理理念、風險管理文化、風險理財措施、風險管理的組織職能體系、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和內部控制系統。
4 結語
作為地方國有投融資公司,應提高認識,搶抓機遇,發揮政策優勢,合力布控防控,暢通治理機制,多渠道、多方式完善風控體系,探索更有創新精神、兼容并蓄的研究方法,形成事前審核、事中監督、事后跟蹤的全流程風險防控管理模式,切實肩負起投資融資平臺的使命,為新常態下的國企改革與創新注入新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賈晉平,張磊.大型國有企業風險管理體系現存的問題及創新型設計[J].經濟師,2008(6).
[2] 仲旭,常友.淺析我國地方投融資平臺的風險及其管理[J].理財視點,2011(10).
[3] 孫志梅,李秀蓮,王昕.國有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研究綜述[J].經濟研究導刊,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