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全軍
摘 要:經濟波動與企業生存密切相關。在中短周期經濟波動中企業庫存和投資發生變化,在長周期經濟波動中眾多企業產生或消失。按照長周期波動規律,企業生存的方式有四種:領先性創新、模仿性創新、工藝性創新和假的創新,不同的創新適應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百年企業要渡過兩個經濟長波,始終站在技術前沿,持續創新是其成功的秘密。創新既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原因。
關鍵詞:經濟長波 企業生存 持續創新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3(a)-169-02
1 經濟波動與企業生命
經濟不是勻速發展的,而是以波動的形式發展,這是公認的理論。除了建筑業周期與企業是一種間接的關系,其他的周期與企業經營活動相關,長度為40個月的短周期被稱為庫存周期,長度大約是9年的中周期被稱為固定資產投資周期,長度大約為50年的經濟長周期被稱為基礎創新周期。
短周期經濟波動就是企業庫存、產量的波動,涉及到短期供需狀況,會影響企業利潤率和企業內部的部分部門,但并不影響企業的生存。中周期經濟波動涉及企業固定資產更新,影響企業工藝改進和產品升級,會使一些管理不善的企業陷入困境,但不會使企業大面積地消失。
中短經濟周期運行的背后是經濟長波。在每一個經濟長波中,當短周期、中周期與經濟長波共振下行時,往往發生一次以上的經濟危機。在危機中,企業虧損、破產是普遍的現象。表面上看,經濟危機是與某個短周期或中周期相關,實質是源于長周期波動的力量,只是把眼光放在中短周期,不能很好地理解企業生存規律。
很少企業能夠完整地渡過一個經濟長波的發展、繁榮、衰退、蕭條四個階段。經濟長期波動規律中包含著企業產生、發展、成熟、衰退的規律,通過研究經濟長波可以探索企業生存的基因。
2 企業在經濟長波中生存
按照經濟長期波動理論,企業產生與發展的原因有四種。
第一是企業領先性創新。熊彼特認為,在經濟蕭條期,新興企業嘗試使用新產品和服務開拓新的市場。這些企業使用在上一長波中出現的某些基礎技術,并使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業務流程,開發在過去不存在的產品或替代產品,以使原來不能實現的潛在需求變為現實的需求。開始,這些企業面臨著巨大不確定性、較高的成本。隨著關鍵技術的突破,產品被市場接受的同時出現巨大盈利的空間,相關的企業就可能主導未來幾十年經濟的發展。在20世紀70年代末,人們并沒有預測到由家用電腦引發的信息技術會對經濟產生革命性的影響,蘋果公司創業時面臨的是一個未知的市場,只能在不斷試錯中前進,最早研發的電腦極其簡陋,但五六年之后,研發出了圖形界面、彩色顯示、鼠標操作等,到80年代初期,展示出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引領了90年代的信息技術革命。
第二是企業模仿性創新。領先性創新企業開拓了市場之后,大量的企業進入。這些企業在模仿的基礎上創新地采用技術、流程和商業模式,與領先性創新企業競爭。與此同時,大量科學家也進入這一市場,打破許多瓶頸,生產成本快速下降,原來的高檔產品變成了普通產品進入普通家庭。模仿性創新企業的競爭使得行業利潤變得很薄,由于領先創新性企業的成本較高,并且這時的市場需求往往對價格有較高的敏感性,領先性創新企業會受到強有力的沖擊。領先創新性企業必須保持自己的創新性、提高客戶的忠誠度、建立進入壁壘、戰略聯盟和并購、阻止新企業進入。蘋果公司在經濟蕭條期發明了個人電腦,到1983年左右,IBM才進入這一市場。IBM公開了技術標準,聯合了大量的配套企業分工協作進行批量生產,降低成本,快速強占蘋果的市場,IBM的這種戰略,是在模仿蘋果公司的基礎上進行了商業模式創新。但是后來戴爾公司使用更新的商業模式,把成本壓得更低,最終使IBM失去了競爭優勢,蘋果公司也由于其創新并不能為客戶帶來顯著的利益,而在90年代中期衰退到破產的邊緣。
第三是工藝創新。隨著市場飽和,企業就必須進行工藝性創新。工藝創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產品的質量、易用性、形狀、重量等方面的創新,二是重新界定產品的概念,跨產業橫向發展。在20世紀90年代,喬布斯回歸蘋果公司后,挽救蘋果避免破產的途徑就是重大工藝創新,對臺式電腦的外形和體積進行差異化,創造了第一臺桌面終端PC機。進入新世紀,蘋果公司依靠工藝創新進入了消費電子市場,又依靠工藝創新進入通信領域,把電腦和手機合二為一,跨產業發展,引領了經濟長波潮流。
第四是假的創新。經濟長波發展到頂峰時期,會出現假的創新。壟斷企業為保住壟斷地位會進行一些創新,但這些創新并不能改變價值。當經濟面臨著衰退,領先性創新還沒有出現,模仿性創新和工藝性創新也已經沒有空間,壟斷企業公司會推介各種創新概念,有的甚至借用創新名義進入投機市場。
總之,經濟長波的發展規律告訴我們,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就是創新,企業依靠創新才能生存和發展。
3 百年企業和經濟長波
由于一個經濟長波只有50年的時間,企業生存百年至少要跨越兩個長波,經歷大的經濟繁榮和衰退。企業如何在不同的階段應對不同挑戰,是百年企業的生存秘訣。
在每一輪經濟長波的上升階段,都會廣泛應用新的基礎技術,改變或代替原來的產品。替代產品是百年企業面臨的最大威脅。百年企業必須站在科技前沿,吸收新的技術提升自己的產品和管理。IBM在上一個經濟長波中誕生并領導了大型計算機產業幾十年,但是在新的經濟長波中,被新興企業蘋果公司所取代,雖然在80年代進行了強有力的反擊,但是由于忽視了創新的重要性,最終在新世紀初被迫退出個人電腦市場。
在經濟成熟階段,百年企業面臨的主要威脅是多元化戰略的誘惑和金融市場的沖擊。由于主導產業的市場飽和,許多企業往往推行多元化戰略、橫向發展。但是,從經濟長波規律來看,這種戰略不可能使企業長久發展。原因是,未來的經濟發展是由下一輪主導產業拉動的,新的主導產業是由新的技術范式決定的,新的技術范式要在經濟蕭條時期形成。百年企業在經濟成熟期,應該著力于鞏固核心能力。通用汽車公司在20世紀70年代左右,把最賺錢的非主業務部門剝離出去以專注于核心業務。通用電氣公司在其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中,其創新能力始終站在行業前沿。
在經濟下行時期,百年企業的主要威脅源于投機市場和經濟危機的沖擊。在下行時期,企業庫存較多、市場消費較少、投資回報率低、投資機會少,資金往往進入了投機市場,引起資產價格暴漲,出現價格帶領利潤上行的現象,企業會受誘惑進入金融市場或增加產能,但是,資產價格最終會回歸,企業只能獲得短期的賬面利潤。在經濟下行時期,企業更應該關注自己工藝創新、市場創新和文化創新。
在經濟蕭條時期,百年企業的最大的威脅是創新的方向和速度。蕭條時期是孕育下一輪經濟長波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創新的概念多、戰爭和政治事件多、社會結構調整,既具有挑戰也具有機會。可口可樂百年來憑著強大的營銷能力,一直處于行業的領先地位,在20世紀上半葉,經濟長波到達底部,發生了世界戰爭,可口可樂不但沒有受到戰爭的威脅,而且隨著戰爭而壯大。它進行了業務模式創新,把士兵當作自己的主要客戶,戰爭到達哪里可口可樂就把業務做到哪里,當戰爭結束,它的業務已經遍布全球許多國家。
綜上所述,百年企業不是投機性企業,它始終不忘記自己的初衷、專注于自己的業務領域、處于市場領導地位,而要做到這些,必須始終站在技術前沿、持續地創新。從經濟長波規律來看,企業生存的基因是創新。
參考文獻
[1] 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M].陳小悅,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2] 加里·哈梅爾,哥印拜陀·克利修那·普拉哈拉德.競爭大未來——企業發展戰略[M].王振西,譯.北京:昆侖出版社,1998.
[3] 伊戈爾·安所夫.戰略管理[M].邵沖,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4] 約瑟夫·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對于利潤、資本、信貸、利息和經濟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5] 李江濤.新經濟形勢下的戰略管理[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