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麗
摘 要:隨著“一帶一路”的全面推進,我國物流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物流行業中占絕大比例的中小物流企業也將步入快速發展時期。然而一直以來,中小企業融資難已經成為制約中小物流企業發展的瓶頸。本文通過分析中小物流企業在融資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融資難的原因,提出若干針對性的建議,有助于解決中小物流企業的融資問題。
關鍵詞:中小物流企業 融資 物流金融
中圖分類號:F8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9(b)-008-02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整體放緩,而伴隨著商品流通方式的改變和消費結構的調整,我國物流行業發展迅速,社會地位逐漸提升。據有關資料顯示,2016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到230萬億元,社會物流的總費用占GDP的15%,比2006年的59.6萬億元提高了將近3倍。以物流中的快遞為例,我國快遞業年均增速超過50%,2016年,快遞業務量完成313.5億件,同比增長51.7%;業務收入完成4005億元,同比增長44.6%,短短十年時間,我國快遞業就完成了對美國100年積累的超越。再加上一帶一路政策的全面開展,物流業將繼續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撐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國物流業仍屬于粗放性經營,長期以來存在許多問題,如管理體制不完善、技術落后、物流成本高等,這與我國的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相矛盾,而要進行產業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這就需要資金支持。
1 中小物流企業融資現狀
中小型物流企業是指員工數量在500人以下,銷售額在3千萬以下的物流企業。按照此類標準,我國大部分的物流企業都是中小型物流企業。目前,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有70萬家左右,創造了將近20%的國民生產總值。可見,中小物流企業在我國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然而,在高速發展過程中,作為物流行業的主力,中小物流企業資金短缺、融資難已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中小物流企業自身經營規模小,內部管理不規范,信用級別低,缺乏政策有利扶持,一般而言難以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貸款。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就融資渠道這方面,很少有物流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采用租賃、私募融資等方式,有近40%的物流企業的融資渠道呈現散亂,不穩定的特點,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企業不滿意現有的融資效果。目前,我國中小物流企業融資難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資金缺口大。中小物流企業由于其業務經營性質,即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因此,相比其他中小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更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開辦物流企業的原始投入,如用于運輸、儲存、裝卸物品的基礎設施、車輛、機器設備等。另一方面是日常營運的流動資金,如物流業務的墊付款、燃油費、維修費、過橋費、業務保證金、押金、人員工資等。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業務范圍將持續擴張,中小物流企業所面臨的資金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其次,融資成本高。我國中小物流企業的融資成本普遍較高。例如中小物流企業在向商業銀行貸款的過程中所受到的限制多,這無疑加重了企業的經濟負擔。銀行在進行放貸前,為了規避風險,會對中小企業進行嚴格的評估和信用審查,同時采取提高利率,壓縮貸款額度等方式降低風險。另外,中小物流企業也可以通過民間金融進行融資,然而民間借貸普遍存在“高利貸”問題。除此之外,中小物流企業也可以通過第三方擔保進行融資,但是由于企業自身經營問題,擔保公司往往會通過收取很高的費用,如擔保費、手續費、公證費等,這些都將成為中小物流企業的融資成本。
最后,貸款多為短期貸款。國內大部分中小物流企業由于經營時間短,控制經營風險的能力較差,銀行在向這些企業進行放貸后,呆賬、壞賬發生的概率也較大。因此,中小物流企業在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時,獲批的貸款期限一般較短,通常在一年以內,有的甚至不足半年。這種短貸長用,無法滿足企業的長期需求,無疑加重了中小物流企業的財務成本。
2 中小物流企業融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中小物流企業規模較小,信用度不高
中小物流企業普遍存在著經營期短,注冊資本不高,規模較小的問題。這就造成了大部分的中小物流企業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財務制度和管理制度不健全,信用等級偏低的現象。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現有物流企業700多萬家,但是絕大多數的信用評級為B級以下,其中有60%的處于3B級以下。由于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與中小物流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加大了企業的道德風險。為了有效規避風險,實現穩健經營,許多商業銀行存在“惜貸”現象,通常會把貸款發放給大型的物流企業,而中小物流企業難以獲得傳統金融機構的貸款。
2.2 缺乏多元化的融資渠道
相比大型的物流企業,中小物流企業缺乏多元化的融資渠道。雖然中小物流業難以及時從商業銀行獲得足額貸款,但是不可否認商業銀行仍是中小物流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相比在銀行的間接融資,中小物流企業在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比重更低。因為在資本市場,無論是主板、中小板還是創業板市場門檻都較高,只有像德邦物流、EMS等大型物流企業才具有上市融資的資格,中小物流企業并不滿足這些條件,所以很難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方式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2.3 抵押、擔保體系不健全
中小物流企業由于自身規模的限制,經濟實力并不突出,因此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了規避風險,往往需要相應的資產做抵押擔保。而中小物流企業由于自身的業務特點,其資產主要是用于運輸的車輛、倉儲、裝卸設備等,可用于抵押貸款的資產較少。在擔保貸款方面,我國很早就開展了有關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試點,然而目前專門針對中小物流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并不完善。一方面擔保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擔保程序審查比較嚴格,大部分中小物流企業無法滿足擔保機構的擔保條件;另一方面,由于中小物流企業信用等級較低,風險較大,再加上擔保需要承擔連帶責任,所以很難找到相關的機構或者個人為其提供擔保。在這種情況下,中小物流企業即便可以獲得貸款,貸款額度也會十分有限,同時融資成本也會較高。
2.4 缺乏政策扶持
近年來,“一帶一路”政策給物流行業提供了豐富的發展空間,物流相關部門和行業組織如發改委、商務部、交通運輸部等也都制定了促進現代物流行業發展的政策和規章。但是從扶持的對象來看,政策性貸款、資金補助等主要集中在規模比較大的物流企業,中小型物流企業則受益較少。例如就銀行貸款方面,即便國家鼓勵銀行向物流企業提供貸款支持,但是由于銀行的經營性質,往往會發放給大型物流企業低息貸款,中小型物流企業高息貸款甚至不能獲得貸款。在這種政策制度環境下,中小型物流企業所享受到的融資額是非常有限的。
3 完善中小物流企業的對策建議
3.1 加強中小物流企業信用建設
中小物流企業融資難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用等級低,因此加強企業的信用建設,提高企業的信用水平至關重要。首先,中小物流企業的經營決策者應該以長遠的眼光看待企業的信用問題,提高信用管理意識,加強風險管理水平,規范調整金融行為,杜絕形成不良的信用記錄;其次,健全財務制度,提升財務透明度,樹立良好的企業信用形象;最后,中小物流企業應該合理擴大自身規模,規范經營管理,不斷提高自身在行業競爭中的優勢,從而獲得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認可并獲得貸款。
3.2 拓展融資方式和融資渠道
與大型的物流企業相比,中小型物流企業從傳統的金融機構獲得資金的能力有限,中小型物流企業要想改變目前的融資現狀,就需要在原有的以商業銀行融資方式為主的基礎上不斷拓展融資方式和融資渠道。
3.2.1 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中小企業在傳統金融渠道融資難的現象。以服務于個人或中小企業的P2P平臺為例,截至2015年底,我國P2P平臺的交易規模達到9750億元左右,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不能從傳統金融渠道獲得資金的借款人的需求。因此,中小物流企業應該積極利用互聯網金融渠道,實現資金的有效融通。
3.2.2 資本市場
中小物流企業應該積極借助資本市場,通過發行股票或者債券進行籌資。
3.2.3 發展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作為金融創新的一項成果,是金融業與物流業的有機結合,可以為物流企業提供更加豐富的金融產品,開辟更加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有效地滿足中小物流企業的融資需求。
除此之外,積極開展并利用如融資租賃、應收賬款融資、民間金融、物流金融等融資方式進行融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
3.3 健全中小物流企業擔保體系
擔保融資可以有效解決中小物流企業融資難問題,因此中小物流企業應該健全企業擔保體系。一方面,各地政府可以統一制定針對物流企業的信用擔保制度,建立一個國有性質的政策性擔保機構,專門為中小企業包括中小物流企業提供擔保服務。另一方面,中小物流企業可以遵循自愿原則,自發建立互助擔保機構,為機構內的成員提供信譽保證和擔保服務。互助擔保機構內的成員都為中小物流企業,可以有效規避信息不對稱問題,通過互相監督,降低違約風險,從而提高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的信用度。
3.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應該加大對中小物流企業的支持力度,著力點在于營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生態環境。例如,雖然我國提出金融機構在進行風險預測的前提下,要放寬對中小物流企業的融資門檻,但是收效甚微,政策落實不到位。因此,政府應該借鑒國外經驗,通過制定并落實具有針對性的金融政策來鼓勵金融機構為中小物流企業融資放款。另外,政府可以加大財政政策力度,通過將融資的費用列入財務費用中從而減輕稅負,降低融資成本;或者直接給予一定量的財政補貼來間接解決中小物流企業的融資問題。
參考文獻
[1] 張紹合,柯可.基于P2P網貸平臺的倉單質押融資模式設計與創新[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7(03).
[2] 單濤,楊亮.一帶一路戰略對中小物流企業融資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5(05).
[3] 王旖旎.基于物流金融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創新途徑研究[D].長安大學,2015.
[4] 羅娟娟.淺析民營銀行對中小物流企業融資的影響[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1).
[5] 謝慶紅.論現代企業的物流戰略[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