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娥
摘 要:新會計準則對財務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傳統財務管理中的部分理念得到改進與調整。通過強化對財務風險的控制、完善財務信息系統的管理以及明確財務管理工作目標等方式,從不同層面提出了財務管理工作對新政策環境的適應建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充分發揮其在社會生產中的作用與價值。
關鍵詞:會計準則 財務管理 管理目標 創新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9(b)-094-02
財務管理是社會生產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有效提高財務管理效率,需根據新的會計準則進行調整與改進,以充分適應新的政策環境,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
1 新會計準則下的財務管理模式
1.1 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
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更多地運用于中小型企業管理中,管理人員需要保證對企業財務的控制與掌握。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種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分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抓住市場機遇,發展速度較慢,這也是這一管理模式的特征之一。該管理模式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其具有高度的統一性,能夠更加便捷地對整個集團進行財務管理與控制。
1.2 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與集權式管理最大的不同,即財務決策權力的不同。這種管理模式由于出現決策權力的制衡,是許多企業管理層希望實現的管理模式。對于管理人員來說,采取這種管理模式能夠對分公司實現更加靈活、科學的管理,可以充分發揮分區管理人員的自主管理能力,進而保持企業的活力,促進管理人員的創新。
2 新會計準則對財務管理模式的影響
2.1 對財務管理理念的影響
在新的政策環境下,財務管理工作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價值利用的最大化,新的會計準則促使財務管理具有更強的實踐性,是我國發展中的財務管理理念的充分體現。同時,新政策對企業員工福利以及相關補貼等都作出了一定的調整與改進,在保證企業、相關部門以及員工不同主體利益的同時,實現對價值的合理分配,進而促進企業實現對資產與價值的充分利用。
2.2 對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
在會計管理理論中,企業財務控制的重要目標是促進利益最大化的實現,包括價值、資產以及利益相關者資產的最大化。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的管理理念與財務控制也在不斷完善與創新。此外,新的政策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制定需要考慮到企業的長遠發展以及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
2.3 對財務風險控制的影響
新的政策環境下,企業對財務風險的控制也發生了一定的調整與改進。新政策對資產減值相關事項作出了明確規定與要求,進而促使企業自身的權益以及相關部門等其他主體的利益得到保障,促使企業強化其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加強對財務風險的控制。另外,新政策的實施也是我國財務制度不斷國際化和現代化趨勢的體現,是我國財政制度逐步完善的體現。在企業具體的財務管理過程中,不論具體收益與損失的比例是否合理,都要求企業進行反復確認,這樣一來,極易造成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增加。
3 當前財務管理模式中的不足
3.1 部分傳統管理理念適應能力較弱
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除了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之外,管理理念與管理方式的選擇也十分關鍵。隨著企業發展階段的不同以及市場競爭的變化,許多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的市場競爭與政策環境。并且,由于政策環境的不同,企業對管理理念改進與調整的要求日益強烈,這不僅對企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推動我國財務管理理念不斷完善與創新的重要方式。
3.2 會計檔案管理有待完善
智能化管理與操作已經成為企業會計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要想促進財務管理效率的提升,首先需要對計算機操作等內容進行明確,以保證財務管理能夠迅速適應新的政策環境與市場發展。但在實際管理中,許多傳統企業仍然采用比較古老的管理辦法或記賬方式,這樣的管理方法不僅管理效率難以提升,相關數據和檔案的保存也具有一定的難度。一旦檔案發生遺失或被盜竊,極難迅速找回,最終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所以,為了適應新的政策環境與市場發展,企業的會計檔案管理應不斷進行完善與強化,以在適應新的政策環境的同時,提高企業財務管理與控制的水平,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的實現。
3.3 財務管理內容不夠完善
財務管理內容不夠完善主要包括管理內容完善度的不足以及對相關事項的控制力度不足兩個方面:一方面,在企業日常管理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即財務管理與控制。在傳統的會計準則環境下,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都存在一定的固有問題,由于企業內部相關制度內容的缺乏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影響,使得財務管理內容始終難以進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在企業日常發展過程中,內部管理的相關制度與體系等因素,都與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政策環境下,企業需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制度與管理內容進行調整,以充分發揮管理工作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
4 新會計準則下財務管理模式的調整策略
4.1 強調對財務風險的控制
要想促使財務管理工作在新的政策環境下充分發揮作用,強調對財務風險的控制十分重要。首先,需要對資產減值準備的提取和轉回等在股價上升時的損失明確??梢哉f,這是新政策的一個重要的創新,也是財務管理強化風險控制的重要途徑,這一工作是許多企業需要進行的調整之一。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只有強調對風險的控制,才能有效提高企業對財務風險的管理能力。并且,在新的政策環境下,企業發展方向與策略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通過對財務風險控制的加強,能夠促進會計準則與國際相關標準之間形成一個良好的溝通。也可以說,強調對風險的控制,也是對金融市場的進一步完善與補充,并推動了我國財務管理的逐步發展和創新??傊?,只有強調企業對財務風險的控制,才能促使管理人員不斷提高工作能力與效率,最終推進財務管理模式的不斷完善。
4.2 完善財務信息系統管理
與傳統會計制度相比,新準則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會計賬戶、報表結構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方面。因此,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與控制的過程中,例如在做減值時,能夠直接借助相關應用程序或已經比較完善的智能化功能進行代勞,進而節省人力資源成本,進而有效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企業在日常運行與管理中,采用信息系統管理方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財務控制的可靠性與科學性,即通過對財務工作的公開與透明,來實現管理效率與水平的提升。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在企業管理中發揮價值的同時,也是新的市場商機的體現。因此,相關的應用程序管理開發企業或科研人員,應不斷對管理系統進行完善和創新,以保證該系統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運用要求,充分發揮該系統在財務管理與控制中的作用,促使財務管理模式的多樣化發展。
4.3 明確財務管理工作目標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市場包容性的提高,我國大多數企業都處于迅速發展的階段,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制定的財務管理目標也以企業在該階段的發展目標為主要依據。要想有效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需明確在新的政策環境下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只有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促進管理理念的創新以及管理技術的開發,才能充分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新的政策環境下,企業的發展速度與要求也有所變化,所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當前的制度要求,制定適合企業現階段發展的工作目標,才是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充分發揮財務控制價值的重要方法。同時,這也意味著知識資產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企業明確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參考文獻
[1] 李秀勇.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探討[J].財會學習,2017(05).
[2] 王華美.淺析網絡環境下的會計管理模式創新[J].時代金融, 2017(03).
[3] 王智豪.論新時代會計管理的發展與創新[J].商場現代化,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