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然 (菏澤學院美術系 274000)
感性工學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張卓然 (菏澤學院美術系 274000)
現如今,以人為本理念深入人心,產品設計以小巧、便捷為主要趨勢,以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產品生產批量化影響下,人們物質需求獲得了極大的滿足,并在經濟的支持下開始轉變需求,對情感訴求給予了更多關注。而感性工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實踐應用中,強調產品感覺與體驗,以此來實現個性化、差異化設計目標。文章從感性工學內涵入手,結合具體實例探討基于感性工學的產品設計方法,旨在讓社會認識感性工學,為其未來推廣提供支持。
感性工學;產品設計;方法
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產品生命周期日漸縮短,消費者需求也隨之發生變化,對產品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產品設計理念和方法已經不適用。而感性工學能夠對人們對產品感性需求進行系統挖掘,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產品設計,增強產品附加值,從而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所謂感性,是主體對外界刺激而做出的多種反應,由人的認知、五官感覺構成,但感性作用于人消費行為時,在理性判斷基礎之上,對人們消費判斷具有重要影響。感性工學,是指以消費者感性為研究核心,對消費者感受等進行專門性分析,提取出消費者關注的情感要素,將其融入到產品設計活動中,使其能夠為產品設計提供支持,并在新產品研發中得以體現,最終實現產品銷售目標。
感性工學最早起源于日本。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日本學者對有關理論與技術進行深入研究,經過多年發展,感性工學在汽車設計、電子產品及體育用品都能夠多個領域均得到了應用。歐美、新加坡等多家也紛紛參與技術研究行列中。國內感性工學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如臺北科大、成功大學等,致力于感性工學的應用,以此來優化產品設計流程,提高產品設計有效性。感性工學在大陸研究起步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且在實踐中的應用相對較為薄弱,有待進一步拓展和研究。
通常而言,感性工學研究由幾個步驟構成,收集目標客戶對產品的感性需求,進行實驗分析,確定產品設計要素,然后采用計算機技術構建感性工學模型,融入潮流元素予以調整,更新數據庫,最終完成產品設計目標。
產品設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開始于產品問題調查。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感性認識存在差別。故要在具體設計前,充分了解市場情況,明確產品定位。
掌握基本情況后,從廣告、手冊及文獻等方面收集感性詞匯入手,制定評價表。通常來說,收集到的感性詞匯數量較多,會增加后期研究難度。故要盡可能從中提取具有代表性、典型的感性詞匯,并將其確定為最終感性評價詞匯,納入到產品設計中。
整合有關資料,并在專家指導下對產品要素進行充分挖掘,從中選取出最具代表性的要素,或者利用帕累托圖進行分析,從中選擇出設計要素,確定產品造型。
在此階段,應選取典型的評價對象實物、照片讓人們對其進行評價,鼓勵他們表達自己對產品的感受,收集反饋信息。實踐中可利用李克尺度法,針對某一感性詞匯在五到九階評價尺度中進行主觀選擇。其中尺度七為不同意,而尺度四為同意或者沒意見。通過這種方式來判斷感性詞匯選擇是否合理,為后續產品設計提供支持。
在轉換為工學尺度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神經網絡算法等方法,提高轉換有效性。其中數量化理論Ⅰ類較為常用。該方法,能夠研究基準變量與組間之間的關系,構建具體的模型。針對模型分析后,能夠明確哪一造型要素影響消費者感性需求,并對各要素權重進行排列,為產品設計提供依據。
為了確保計算和分析正確,企業還應通過問卷調查途徑進行結果檢驗,根據結果判定模型是否科學、合理。
為了提高文章研究實用性,本文選取護眼燈作為研究對象。在收集感性信息后,最終確定了四個感性詞匯,即優美、宜人、穩定、實用。通過對專家訪談,最終針對護眼燈功能及產品特點等確定了產品造型,即燈座、支架、燈罩及開關。針對不同的環節,對應的設計要素也有所差別。如針對燈座來說,初步設計了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種;而對于支架,設計了可彎曲、可折疊兩種,按照不同的設計方式初步構建產品外形。
根據上述基本情況,選擇30個具有代表性護眼燈照片用于調查問卷。隨后,隨機抽取100名人員參與調查,分別源于學生、教師、專業人員及用戶,讓他們根據產品的感性詞匯進行評分。整理問卷后,利用數量化理論Ⅰ類進行具體分析。針對“優美”感性詞匯來看,多數認為橢圓形燈罩更加優美,而長方形燈罩不優美。偏向相關系數越大,對感性詞匯的貢獻越大。為了對預測函數進行檢驗,可以選取新樣品重新對感性詞匯進行檢測,檢驗結果顯示顯著性>0.05,沒有顯著性差別,故證明上述操作合理。
感性工學理論下,消費者感性訴求成為企業產品設計務必要考慮的要素之一。因此我國企業在發展中,要關注產品設計原創性,強調情感因素的應用,避免山寨和抄襲,使得產品能夠突破阻礙,以獨特的形象出現在人們視線范圍內,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還要加強要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重視優秀人才的引進,深化對感性工學的理論研究,并應用到實踐中,提升企業設計水平。
根據上文所述,感性工學的提出是順應以人為本原則的具體表現,強調人對于物的感性認知,并將其轉化為具體的要素用于產品設計中。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對產品的需求由物質拓展到需求,產品設計不僅要滿足實用性需求,還要強調其他方面的需求,以此來喚醒人們感性認知。因此在設計中,企業可以積極引入感性工學,廣泛收集人們需求,并提取出感性工學要素,并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輔助感性工學系統建設,深入研究和探究,優化產品開發設計,不斷提高設計有效性,從而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1]李華剛.基于感性工學的產品設計方法[J].人民論壇,2015(33):181-182.
[2]蔣穎姿,陳炳發.基于感性工學方法的產品設計分析[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15(05):200-203+208.
[3]劉楚玉,王海林,陳榮,陳蔚榮.基于感性工學的產品設計與評價方法[J].包裝工程,2012(10):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