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輝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藝術系 525000)
高師鋼琴即興伴奏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黎明輝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藝術系 525000)
對于高師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鋼琴課是其必修課之一,而鋼琴即興伴奏無論是對于之后的中小學教學、各項排練、課外活動或者是藝術實踐等活動,其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可見,鋼琴即興伴奏是高師音樂專業學生一項必備的技能。但是,由于鋼琴即興伴奏對于彈奏技巧、手法等要求較高,高師鋼琴教育的課程設置、教學方式等存在問題,使得鋼琴即興伴奏的效果不盡如人意,本文則進行了探討。
高師;鋼琴即興伴奏;教育
項目批準(或立項)部門: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項目類型(級別):廣東石油化工學院2017年度校級“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項目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系列中協同育人平臺階段性成果,項目名稱:廣油--行知中學鋼琴伴奏實踐教學基地,立項文號:廣油教(2017)19號
鋼琴即興伴奏融合了樂理知識、演奏技巧、和聲經驗以及對歌曲整體把握的素養和基礎,是一種全方位、多層次的技術理論融為一體的綜合素養能力。在中小學生音樂教學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越來越受到素質教育的關注和重視。然而,在高師音樂教育中,鋼琴即興伴奏教育仍舊存在一些問題。
鋼琴伴奏實踐能力是對高等師范畢業生的基本要求,在對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具有十分關鍵的基礎性作用。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環節,鋼琴基礎課與即興伴奏課之間存在明顯的脫節現象。兩門課程的不連貫,造成了走出校門、走上教師崗位的學生們在鋼琴即興伴奏方面表現吃力。事實上,鋼琴基礎演奏課程應當與即興伴奏課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要使鋼琴即興伴奏成為學生實際掌握的技能,而不是“紙上談兵”。重點要放在準確把握鋼琴彈奏和即興伴奏之間的音準、旋律的連貫性等,這對學生在學習兩門課程時的連貫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大多數高師院校對于綜合訓練普遍缺乏足夠的重視,花費在綜合能力培養和提升方面的時間精力也十分有限。這就造成了學生學到了具體技能,也知曉了理論知識,卻不能高效、完整的熟練運用到實際演奏中,當然也就很難有高水平的即興伴奏能力。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學生對于伴奏音型的認知不夠準確、應用不夠靈活。對于不同體裁風格的歌曲所適用的伴奏類型不能夠快速分辨并將應當運用的類型準確、熟練的演奏出來是達不到鋼琴即興伴奏要求的關鍵。因此,應當重視學生在綜合素質能力上的培養和提升,增加綜合訓練的頻率。
具備良好的鋼琴演奏水平是鋼琴即興伴奏能夠流暢表達的關鍵前提。在調查了眾多鋼琴即興演奏失敗的案例后,筆者認為,學生鋼琴演奏基礎不達標是達不到即興伴奏標準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基礎打牢,才能在堅實的基礎上提升技能和水平。但是,相當一部分學生的演奏能力和技巧還存在很大問題,這為他們后期的鋼琴即興伴奏水平的提高產生很大障礙。筆者認為,快速的進行移調練習是鋼琴即興伴奏中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因此,學生應在學習中打牢鋼琴演奏的基礎,避免因基本技能的缺失和不足制約后期教育的開展。
鋼琴即興伴奏融合了樂理知識、演奏技巧、和聲經驗以及對歌曲整體把握的素養和基礎,是一種全方位、多層次的技術理論融為一體的綜合素養能力。在中小學生音樂教學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越來越受到素質教育的關注和重視。在前文中筆者已經提到,鋼琴基礎課程和后期即興伴奏課程的不連貫是造成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不達標的重要原因。因此,這對這一問題,學校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改革教學計劃,將即興伴奏課融合在鋼琴基礎課中,為后期專門開設即興伴奏課做好鋪墊。在鋼琴基礎課上,加入伴奏課程的部分教學,使學生具備鋼琴伴奏的意識,并使得每一個學生在一、二年級就對鋼琴即興伴奏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這樣就避免了后期開設即興伴奏課時學生的脫節現象。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內容應該是伴奏創編、鋼琴彈奏、自彈自唱和實際伴奏,從彈奏姿勢和手型入手,依次進行良好的彈奏方法,較好的五指練習,音階、琶音、和弦、裝飾音、震音、八度、踏板的合理使用,綜合構成伴奏技巧的基礎訓練,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以往學生學習鋼琴正譜就只講技巧,將伴奏擱置在一邊,使得學生在學習基本技巧時缺乏對伴奏的認知,頭腦中也無法形成伴奏的概念。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鋼琴基礎課教學中,通過讓學生進行聽辨練習曲的方式,提高他們對和聲語匯中正三和弦的認知和辨識能力,在多次聽辨練習中感受和聲效果。聽辨訓練后還要進行樂譜中的和聲與旋律關系的分析練習,在分析中感受和聲的運用方式。課后,還要注重完整的練習曲的練習,使學生將課堂上的引導性練習充分消化,熟練運用到實際中。
第二,也要及時借鑒別人的簡易伴奏,在他人的作品中汲取經驗,并分析每一首簡易伴奏的不足,提出改進的方式。通過充分進行類似訓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演奏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能過分講究技巧和方法。重在不斷的練習和領悟。學生能否熟練地演奏鍵盤上24個大小調的音階、琶音及和弦連接,是最基本的基礎和前提。除此之外,快速移調的練習是即興伴奏的重要技能,也是是否掌握了即興演奏能力的衡量標準之一。在這里,筆者建議在平時練習中,可以讓學生把一首歌曲在不同的調上彈奏,感受不同大小調對同一首樂曲的區別。這樣練習的目的,是為了在后期能夠快速配合演唱者的不同聲調,找準合適的大小調進行即興伴奏,以達到表演的最佳效果。避免演唱者不能適應伴奏者的伴奏聲調時,伴奏者束手無策的尷尬境地。這時,伴奏者可以根據演唱者的實際情況,及時更換使用的大小調,進行配合。這種移調彈奏能力是即興伴奏中一項難度較大的技巧,需要長期訓練才能達到收放自如的境地。有意義的演奏不能夠局限于對歌曲的配彈,還應注重鍵盤和聲的運用。這就要求在鋼琴的教育教學中,將和聲伴奏型訓練融入在24個大小調的位置講解中。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對除鋼琴以外的伴奏樂器的訓練。其他樂器更能使學生領會伴奏教學的真諦,對即興伴奏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鋼琴即興伴奏融合了樂理知識、演奏技巧、和聲經驗以及對歌曲整體把握的素養和基礎,是一種全方位、多層次的技術理論融為一體的綜合素養能力。即興伴奏與鋼琴基礎教學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是進行教育教學計劃和大綱改革的重要一步。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優化鋼琴即興伴奏教學模式,不僅對鋼琴基礎教學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對即興伴奏教學本身更是一個重要的飛躍。
[1]曹曉芳.高師音樂教育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J].藝術教育,2009(2).
[2]魏廷格.有關“即興伴奏”問題的商榷[J].鋼琴藝術,2013(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