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敏
【摘要】本論文針對我校大專英語教材中母語文化嚴重缺失的問題,將益陽本土經典文化融入大專護生英語教學進行研究并實踐。根據研究實踐,總結益陽本土經典文化融入大專護生英語教學的途徑,并簡述其總體性效果。
【關鍵詞】益陽本土經典文化 大專護生 英語教學
一、引言
外語教學的實踐表明:文化教學對于語言教學目標的實現起著重大作用。但是在大專英語教材中文化的融入大多偏向外語文化,對于本民族母語文化很少涉及,造成母語文化缺失嚴重。早在1996年,李嵐清說:“我們的學生學了幾十年英語,但連‘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都答不出來。”這是因為“饅頭”、“豆漿”等詞匯的失語而答不出來。2000年,南京大學的從叢教授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文化失語”:我國英語教學的缺陷》的文章,提出了“中國文化失語癥”這一概念,指出我國許多英語學習者,甚至是英語精英雖然會說英語,但并不能用英語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母語文化。不僅如此,由于長期處在以外語文化的價值觀為導向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傾向于外語文化的優越性思考,從而容易喪失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甚至形成抨擊本民族文化的偏激思想。而事實上,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明給后世留下數不勝數的經典內容。許多優秀地方本土文化尤其應率先進入人們的視野。本土文化以其地域優越性更能引發人們的文化認同感和實地探索的興趣。
二、益陽本土經典文化簡介
益陽本土經典文化涵蓋益陽名勝古跡、名人軼事、名特產品、民間傳說等經典內容,如資江十景、魯肅堤、裴公亭、白鹿寺、龜臺山、五賢祠、箴言書院、文昌閣、王家大屋、蔚南女中、竹山灣、曾士峨烈士紀念碑、葉紫紀念臺等益陽名勝;宰相裴休、才女郭純真、海印禪師、文學家葉紫、周立波、檔案事業的開拓者曾三、駐外大使何鳳山、革命烈士黃勵、肖山令、劉光、文士禎等益陽名人;湘中鐵鍋、松花皮蛋、水竹涼席、紙傘、茯磚茶、金花腐乳等名特產品;以及白鹿街花、馬良湖、鐵鋪嶺、金銀山、金花湖、魁星樓、諸葛井、邊魚山、龍舟等民間傳說,無一不在文化質量上代表了優秀民族文化,并且獨具地域優越性,使學生容易產生文化認同感、熟知感和趣味性,從而更樂意以此為語言學習的材料,來從文化中感受其語言表達,從語言習得中領悟文化內涵。
三、益陽本土經典文化融入大專護生英語教學的途徑
1.將益陽本土經典文化融入英語教材。根據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大專護生不僅需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英語運用能力;而且需發展個性、思維能力、提高人文素養,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針對培養目標,每一章設有特定主題。章節內閱讀、聽說、語法和寫作等內容圍繞特定主題而展開。學生在每一部分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相關的單詞、短語、語法規則、聽說技能及寫作技能。由于教材首先強調的是知識技能的掌握,主題內容多以外語文化為基調,對母語文化涉及甚少。本研究在將益陽本土經典文化融入英語教材的過程中,首先對主題中所體現的外語文化和益陽本土經典文化具備充分的理解力和熟知度;其次深入探索單元主題與益陽本土經典文化的相通之處,實現益陽本土經典文化與外語文化的對接。如高職高專英語教材中通常會涉及友誼、名人、金錢、學習、娛樂等主題,益陽本土經典文化中都有相應的故事、名言、風俗等融入其中。再次在融入過程中注意詞匯、語法等知識點的滲入,把握融入的力度和深度,不能以犧牲重點知識的傳授為代價去追求課堂的趣味性,使教材內容既體現益陽本土經典文化,又達到英語知識技能的傳授。
2.將益陽本土經典文化融入課堂教學。在高職高專英語教材中,一般的教學環節為:導入——閱讀(詞匯、短語、語法)——練習——聽說——寫作。基于以上環節,本研究在確定好教材內容后,組織好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將益陽本土經典文化融入英語教學。融入力度較大之處一般出現在閱讀和聽說環節。在精讀過程中,本研究的研究人員根據主題通過自然引入、舉例、兩種文化對比等方式將益陽本土經典文化融入其中。
3.將益陽本土經典文化融入課外拓展。地域優越性為益陽本土經典文化融入課外拓展提供了實施的便利條件。本研究的研究人員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多進行參觀學習的課外拓展。如在講述《新世紀高職英語2(第三版)》第八單元“Antique(古董)”的過程中,研究人員介紹了位于學校附近的羊舞嶺村窯址,并帶領學生在益陽市博物館參觀了曾出土于羊舞嶺窯址的元明清瓷器古董,在參觀學習過程中,研究人員用所學相關詞匯和短語向學生介紹這些古董,學生進行口頭模仿,詞匯和短語進行了進一步地鞏固和靈活運用,教學效果顯著。
四、結語
總之,將益陽本土經典文化融入大專護生英語教學對于身處益陽本地的大專護生的教學而言,在課堂內外都體現了趣味性和有效性。當然,對于益陽本土文化融入英語教學融入點的挖掘,融入方式的深入研究,是本研究下一步將要研究的重點。對于大專護生而言,醫患關系緊張等社會問題的出現對于他(她)們今后的職業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正面的、經典文化對于大專護生本身價值觀和職業道德的塑造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語言教學中對于文化教學的要求有望會向高質、經典方向發展,將本土經典文化融入大專護生英語教學符合時代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從叢.“中國文化失語”:我國英語教學的缺陷[N].光明日報,2000.
[2]顧蒙蒙.中學外語教學中母語文化缺失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
*此文系市級課題“益陽本土經典文化融入大專護生英語教學的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16YS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