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虹英
【摘要】初中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語言學科,在中學教學著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剛從小學階段過渡過來的中學生,在具體的英語學習方法上缺少技巧和經驗,這時便需要初中英語教師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以防中學生在學習英語中因方法不當而逐漸喪失學習英語的信心。文章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初中英語學法指導的策略進行了淺析,希望可以對初中生學習英語有所啟迪。
【關鍵詞】初中英語 學法指導 策略
一、前言
初中生在由小學過渡到中學后,盡管大部分學生已經開始適應中學緊張有序的生活,但是對于一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時,其方法技巧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改進,面對日益加快的課程進度,這一部分中學生便潛意識中開始質疑自己,覺得跟不上進度,逐漸變得力不從心,成績也隨之下降,長此以往,不僅會打消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綜合成績中出現偏科現象,而且也會對以后的職場就業產生不利的影響。由此可見,初中英語的學法指導對于激發中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英語的綜合素養至關重要,這便需要初中英語教學者在具體的教學中不僅要注重英語知識的傳授,更要強調英語學習方法的重要性,然而對于一些資歷尚淺的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或因為自身經驗的不足,或因為對英語學法指導的忽視,在教學中只是一味的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而不注重對學生學習英語方法的指導,而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還是按照小學時代的學習方式進行死記硬背,從而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進入死循環。
二、初中英語學法指導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行之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往往會在中學生的學習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需要的不只是知識的擴充,更需要的是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這樣不僅可以使其可以更加合理的分配學習時間,在有效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英語知識,而且也會有助于其將節省下來的時間預習新知識、閱讀英語課外讀物,培養其高雅的英語文學情操。英語學習效率的提高不僅可以讓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在短時間內使自己的英語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也可以消除其對學習英語的畏懼心理,使其切身體會到英語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樣高不可攀,隨之也會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
2.有助于中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英語作為中學階段一門至關重要的學科,由于缺少語言環境加之較復雜的英語語法,使其成為許多中學生學習中的攔路虎,也是導致學生總成績難以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英語成績的提升成為廣大中學師生和家長共同關注的一個問題。許多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不是不想學好,也不是不努力學習英語,而是由于小學階段的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到了中學階段,面對一下子增多的英語課程和紛繁復雜的知識點更一時無從下手。這時英語老師要及時的針對不同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幫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計劃,并在其具體的學習過程中給予相關的意見指導,這樣不僅有利于中學生逐漸擺脫過去對于英語學習的盲目狀態,而且長期堅持也有利于其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當中學生一旦養成了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習慣時,今后便會自發的投入到中學英語的學習中去,不僅有利于其英語成績的提升,而且也會激發其學習英語的興趣。
3.有助于激發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科學健全的英語學法指導,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必備條件,會使得中學生在英語教師有計劃有步驟的指導下,掌握英語知識,提高其英語交流能力,開拓其學習英語的思維,慢慢的對英語學習產生內在興趣,并有助于其養成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這樣既減輕了因英語老師對學生課下監督的壓力,緩解了部分師生之間的緊張關系,也是英語的學習日漸成為學生生活中陶冶情操不可缺少的部分。
4.有助于提升中學生英語的綜合素養。新課改的形式下,教育部對初中英語教學的期望不僅僅局限在考試成績的提高,更強調對中學生綜合英語素養的培養。基于此,英語老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在教授學生英語知識的同時針對其不同學生的英語學習接受能力給予其適當的英語學法指導,這會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摸索出學習英語的竅門,在充分吸收英語課堂上的知識后,可以抽出更多的時間培養自己英語的綜合素養,陶冶自身的英語情操。
三、初中英語學法指導的策略
正如古語所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隨著年齡和智力的增長,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逐漸增強,英語老師要適時轉換以老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方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逐漸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使得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會舉一反三,因此激發學習英語的潛力,提高學習英語的效率。
1.聯系生活,聯想記憶。初中英語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對英語單詞的熟練掌握是學好英語的首要任務,英語老師要善于抓住中學生好奇心強、探索欲強的特點,在講解單詞要巧妙的將現實生活中的熱點話題聯系起來,激發其開拓性思維。例如在講解bicycle這一英語單詞時,英語老師在講解完bicycle這一單詞的音標、發音以及相關的中文意思后,要引導學生聯想在其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其他的交通工具的英語詞匯,在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后老師再把自己備課時準備的相關的英語詞匯進行補充,以此來擴充學生的知識面,然后再鼓勵學生用所學的單詞聯系身邊事物進行造句,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于所學單詞的記憶,也開拓了其英語思維,同時也提高了其英語口語水平。
2.對比記憶法。語言之間具有相互融通性,英語老師在教授英語知識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對比,通過相互之間的比較,總結出一定的學習規律,發現知識之間的相似和不同,這樣不僅會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也有利于培養中學生的甄別能力。比如對于一些英語詞根相同和英語詞義相近的詞匯要適時對其進行對比,使得學生在對其對比的同時既濾清了其脈絡又強化了記憶,同時避免其在考試中因記混而做錯題目。
3.逆向思考法。學好英語必須要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雙管齊下,英語老師在講解題目時,不僅要使學生明白為什么選這個選項,更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不選其他的選項,即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避免學生養成只靠感覺做題而沒有牢固扎實的英語知識作為支撐。比如一道題目的正確答案為A,英語老師在講解完為什么選擇A后,要向學生發出疑問,即為什么不選其他三個選項?那個選項與正確答案最相近、最容易混淆?如果選其他三個選項的任何一個選項的話有哪里不妥?等等,通過逆向思維讓學生對一道題目進行徹底的了解,對知識點進行全方位的掌握,同時也使得學生逃離了“填鴨式”教學模式的苦海。
4.歸納總結法。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要定期進行歸納總結,英語也不例外,初中階段的學生面對日益增多的課程內容,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歸納總結能力,英語老師在平時的英語課堂上要適時的教授學生一些歸納總結的技巧,定期給學生布置一些歸納總結的作業,以加深其對學過的知識的印象,在自己腦海里形成堅不可摧的語言系統。一方面英語老師要對學生的歸納總結作業進行有效的輔助監督,及時對學生在自我總結歸納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修正,查漏補缺;另一方面,老師也要積極引導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歸納總結的方法,并鼓勵學生要善于分享自己的總結歸納的心得,這樣既能促進其整體英語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其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團隊意識。
四、結語
中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僅要按照老師的課程進度認真做好課前預習、專心上課,課后做好充分的復習,而且對于英語老師傳授的關于學習英語學法的指導要悉心甄別,篩選出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與此同時,英語老師在傳授學生學習英語學法之前要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質進行分層次指導,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英語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李震.中國人是怎樣學好英語的.以當代頂級英語教授自述學習經驗為據[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