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摘要】寫作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體現與彰顯,良好的寫作表達能力是學生進行交流的一個重要途徑。然而,當下小學高年段的大部分學生卻十分懼怕英語寫作,對英語寫作的興趣日漸低下!如何走出小學生英語寫作的困境,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本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興趣為出發點,提出了一些自己的些許建議,供廣大一線教師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生 英語寫作 困境 策略
一、小學高年段英語寫作的現狀
小學英語寫作,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知識鞏固性的操練,如單詞拼寫,句子聽寫,句型轉換和造句等;二是思想表達性的寫作,如寫一張邀請卡,描述一幅畫或表達對一件事情的態度等。筆者認為小學階段的英語寫作側重于第二個層面的意思,是學生思想交流與情感表達的一種技能。
《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發展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具備良好的寫作表達能力是與人交往的一個重要方法與途徑。在《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明確了小學生在六年級畢業時,應該達到英語二級水平。其中,學生寫的能力具體表現為五個方面:能模仿范例寫句子;能寫出簡單的問候語;能根據要求為圖片、食物等寫出簡單的標題或描述;能基本爭取的使用大小寫字母和標點符號。
現階段,小學高年段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參差不齊。可以說大部分的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卻遭遇著諸多的問題與困難。英語寫作,對那些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似乎“深不可測,高不可攀”!
二、小學高段英語寫作中的困境
1.英語語言知識不扎實。寫作并非易事,它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熟練拼寫單詞的能力,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和正確遣詞造句的能力,這樣才能正確的表達思想、交流情感。由于詞匯量的匱乏與語法結構的混淆,阻礙了他們在寫作過程中的正確表達。一些學生在寫作活動中常常出現單詞拼寫的錯誤,讓閱讀者曲解了文本原意;一些學生則是出現語法錯誤,從而無法正確的、流暢的地寫出句子;還有一些學生雖然有著很好的構思,詞匯、句子基礎不扎實,沒有“厚積”,則談不上“薄發”。
2.漢式英語定向思維根深蒂固。在平時的英語課堂上,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存在著嚴重的漢語定向思維。在閱讀文章的時候,學生總是喜歡將文章中的每一個單詞的漢語意思翻譯出來,將這些漢語意思串成句,再將句子整合成段落文章,最后在翻譯成中文的基礎上去理解和把握文章大意。同樣的,這種漢式英語定向思維,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則表現為學生習慣用漢語思維編排句子的結構,寫出來的句子錯誤百出,不能正確地表達意思。例如,I play football in the park.在英語表達中我們常常將時間和地點狀語置后。但漢式英語定向思維,則會將這句話表達成,I in the park play football.顯然,這種表達方式不符合英語思維。因此,這種漢式英語思維方式極大的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散,不利于寫作過程中的創造。
3.寫作興趣日漸低下。當下英語課堂的寫作內容,往往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情感體驗,對于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自然無法觸動學生的心靈深處,學生也缺乏創作的靈感與熱情,導致了他們對寫作產生了抵觸的情緒。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偏于單一,常常是讓學生學習并熟讀優秀范文,然后在進行模仿與改進,這樣簡單甚至粗暴的教學方法,自然是抹殺了學生的創作熱情,學生無法將內心的真是想法表達出來,久而久之,學生漸漸失去了寫作的興趣。
三、走出英語寫作的困境的策略
如何激發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的興趣?在課堂上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1.夯實英語語言知識基礎。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是學生提高英語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從句子的結構以及單詞的運用兩方面,奠定學生的寫作基礎。
積累詞句是學生英語寫作水平提高的基礎。我們說的每個句子、每段話都是由一個個詞匯構成的。一個人要聽懂別人的意思,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都離不開一定詞匯量的積累。教師在幫助學生積累詞句的過程中可以提供一些記憶詞句的方法和策略,如引導他們把新學的詞匯按照顏色、動物植物等類別進行分組記憶。也可以根據高段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詞匯聯想活動、詞性轉換法來幫助學生巧記單詞,從而達到擴大詞匯量的目的。較為常見的方法如舊詞拓新詞,舊詞拓新意,合成詞的分析等。
其次,理解與掌握英語語法知識。英語作為我們的第二外語,缺少了像漢語那樣的語言學習環境,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感到困難。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不適合較早地對學生講解語法知識,但并不等于不要讓學生接觸句法結構,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可以讓學生在特定的語境中從感官層面上認識與掌握語言結構,例如,He cleaned the desk then.我們可以讓學生模仿擦桌子這一動作,然后讓學生感受模仿者剛才做的事情,體驗和理解過去式的含義,最終達到語用目的。
2.打破漢式定勢思維。漢式英語定勢思維嚴重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抹殺了學生的創作靈感。要打破這種定勢思維,就要讓學生多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培養英語思維能力。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全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四種能力,更要培養學生英語思維能力。還可以引導學生多閱讀英語課外書,收看相關電視節目,影像資料等,拓寬知識,豐富對西方文化的認識與了解,進行中西方文化的對比,形成中西方文化意識差,真正做到用英語的思維方式進行寫作思考。例如,在“My trip”為主題的寫作中,筆者先以自身的旅游經歷導入,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回想起自己的旅行經歷,讓他們積極參與討論,然后引導學生用本節課所學過的相關句型“I went to…/I visited…”直接進行表達。
3.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必須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激發起他們的興趣,增強他們寫作的欲望。貼合學生生活的、貼近學生成長經歷的、與他們息息相關的話題必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他們表達的欲望。如little animals,people I like,my favourite sport,my trip,這些和學生的生活、情感體驗密切相連的話題,自然能激發起學生寫作的欲望,也豐富了學生的進行寫作素材。同時,在英語課堂上,我們還應該采用多樣化的寫作形式。根據本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單一的寫作形式容易使小學生感到枯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的主題,讓學生通過做海報、明信片、文章配畫等方式,讓學生保持寫作的興趣與熱情,使學生在學習寫作的同時體驗到多樣化的寫作帶來的樂趣。
寫作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掌握的一項語言技能,而且是難度較高的一項技能。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英語寫作技能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當然,學生的英語寫作技能的培養,離不開廣大一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正確引導,更離不開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點點滴滴的積累,勤思考,多動筆。相信,學生在一定時期的積累之后,一定能在英語寫作上實現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張燕.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問題和對策[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6(10).
[2]陳琳等.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2.
[3]田黎.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問題與對策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4]趙靜琳.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寫作教學模式探究[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10).
[5]梁伊麗.高效課堂下的小學英語寫作教學[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