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周夏子
【摘要】英語教師的職業認同水平提高是其職業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幫助其發揮自身真正能力的最有效的促進劑。然而在中國關于初中英語教師職業認同的研究與其他有關初中英語教師的研究相比并不豐富,也缺乏一定的理論深度。本文通過對國內外的已有文獻進行歸納分析,并對渝東北地區初中英語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得出觀點,希望有所貢獻。
【關鍵詞】英語 職業認同 教師
一、引言
多年以來,關于語言學習者的研究已經數不勝數,但與此同時關于教師發展的研究卻未被給予足夠的關注。根據K. E. Johnson的觀點來看,過去的四十年內教師教育可被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七十年代中期,對教師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學方法上。第二階段是八十年代中期,研究中心是教師的知識儲備和教學實習上。最后一個階段是九十年代中期,教師教育經歷了文化的巨變,研究者們對英語教師作為社會群體的一份子的身份給予了更多的關注,于是研究主要集中在了英語教師的內在自我方面。
二、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1.相關定義。
(1)對“身份認同”的理解。在理解“身份認同”一詞的道路上最大的阻礙便是為其下一個定義。研究者不僅得弄清楚自我與認同的聯系,情感在塑造身份認同上的作用,故事和話語在理解身份認同上的影響,還得弄明白反射在塑造身份認同上的作用,能動性與身份認同的聯系,推動或阻礙身份認同構造的語境因素等。除了教育之外,身份認同這一詞還被在括哲學,心理學,人類學等領域里進行了研究。身份認同的定義橫跨了各種不同的領域。Burns和Richards(2009)認為身份認同反映了個體在不同的環境下是如何看待他們自己以及他們是如何扮演他們的角色的。要給身份認同一個清晰的定義并不是件易事,但總的來說研究者們對身份認同的多面性和動態性都有著共同的認識。
(2)教師職業認同的定義。Sachs(2005)認為教師職業認同處于教師職業發展的關鍵部分。它給教師提供了框架,幫助他們思考“如何成為”“如何行動”“如何理解”他們在社會中的工作和地位。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職業認同并非固定不變或外部強加的,它會在各種體驗經歷感受中不斷適應改變。教師職業認同可從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學兩個角度來看待,在社會學方面,人們是在與他人的互動中發展他們的身份認同,而經過這種認知心理學類型的互動結果就是人們通過感知“我是誰”“我想成為什么”來表達他們的職業認同。從以上研究結果可以看出,教師的職業認同是一個會被外部因素,如學校,社會,以及內部因素,如教師自身,影響的一個持續性過程。
2.研究方法。
(1)研究問題。通過前面的研究,本次調查主要是放在了中學英語教師的職業認同的現狀及問題方面。本研究試圖探索以下問題:1)渝東北地區的中學英語教師的整體職業認同的水平如何?2)影響中學英語教師的職業認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如何提高中學英語教師的職業認同水平?
(2)研究目標和調查方式。本次研究的目標是50名來自渝東北地區4所中學的英語教師,全部來自城區里面的中學,沒有農村區域。本次研究采取的是問卷調查法,通過詢問研究目標一系列相關問題而得到第一手有關中學英語教師職業認同的材料。本次中學英語教師職業認同調查研究問卷建立在已有的國內外的研究文獻之上。
(3)數據分析。本次調查研究采取的隨機樣本方式,發放50份問卷,收回50份問卷,回收率100%。調查樣本中,女性數量為35名,男性數量為15名,女性數量是男性數量的兩倍以上。其中30歲以下的教師有16名,30至50歲的教師有28名,50歲以上的教師有10名。教齡5年以下的有10名,5至20年的有29名,20年以上的有11名。84%的教師是大學本科學歷,16%的教師是研究生學歷。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教師占了28%,而3000至4000元的教師則占了64%的比重,月收入超過4000元的教師為8%。在職位方面,過半的教師都只是教學英語,只有3名教師是領導職位。
經過對本次收集的數據進行細致分析后發現,調查樣本中的教師們的整體性職業認同水平比較一般,但職業行為傾向認同度與其他五個維度相比水平是最高的。這表明了在目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中學英語教師們還是很在意自身的職業發展并期望能發展得更好。教師們對作為中學英語教師的自身價值有一定認識,但程度不夠理想,而且樣本中的教師們對職業情感認同普遍不高。最后教師們的職業社會地位認同度也不夠高。教師的福利待遇和月收入與教師的職稱和職位會對教師的職業認同造成顯著影響,而且教師的福利待遇和月收入基本取決于其職位和職稱。如果教師覺得所從事的職業讓他們入不敷出,則大都會有轉職的打算。樣本中處于5至20年教齡的教師有著最高的職業認同水平,而年齡越大的教師職業認同水平也普遍越高。在本次調查數據分析中,女性比男性有著些微更高更積極的職業認同水平和態度,也更有自信。
三、結語
對現有的文獻進行歸納分析,以及對本次研究調查的數據分析后我們發現影響中學英語教師職業認同水平的因素主要有教齡,年齡,收入,職稱,職位,教師對自身職業水平的要求及對職業發展的期待等。而想要提高中學英語教師的職業認同水平,則需要從教師的福利薪資待遇,學校的職稱評定系統和教師培訓方面入手。
參考文獻:
[1]Burns,A.&Richards,J.C.The Cambridge Guide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