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虹
【摘要】英語作業是教師對教學效果檢查的一種形式,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復習與鞏固。但目前課后作業的布置還存在許多不利學生發展的現象:對象不分,不同層次的學生做著完全相同的作業,有的“吃不飽”,有的“受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則在英語作業設計中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針對這些英語作業中出現的“高耗低效”現象,我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水平,讓好中差地學生個個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關鍵詞】英語教學 作業 分層
教師布置作業,應充分考慮每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的差異,為各類學生設計難易適度的練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及興趣,自由地選擇,從而使每個學生通過不同度、不同量的作業練習在原有的基礎上各有收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一、如何有效的布置作業
1.作業設計,量力而施,因人而異。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英語基礎及對英語的愛好興趣存在較大差異,布置作業時完全統一,必然會加重學困生的課業負擔,因此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的因素,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作業要求。根據教學目標將作業設計成A(學優生)、B(中等 生)、C(學困生)三個層次,而且每個層次的學生所做作業量不同,難以程度更不同。
2.作業設計要有針對性,缺啥補啥。布置作業時要注意按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即使是學優生也不是所有方面都好,學困生也不是一無是處,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根據學生某些方面的缺陷來設置作業,以求補救,相對來說比較有效。如對于寫作水平差的學生,多看一些英漢互譯的小人書等短作文;還有英文書寫描紅,每天有目的有計劃的練習,只要持之以恒,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見效的;對閱讀能力差的學生,布置一些閱讀訓練,可從英漢對照版本開始,隨著詞匯量的擴大,閱讀技巧和方法的積累,閱讀能力會逐步提高的。
3.作業布置分層分工,進行創造性學習。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語教學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強調以人為本。因此,作業布置應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有充分的選擇權和自主權,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誰擅長哪方面就展示哪方面,讓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同時大家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二、如何對作業的分層評價
1.分層評價,要有針對性。對學有困難、自卑感強的c層學生,采用表揚式評價,使他們看到希望,只要他們的作業認真做了,只要作業有了進步,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老師都不能忽略。要讓他們得到肯定:對成績一般的B層學生,采用激勵評價,并大膽指出其不足,指明其努力的方向讓他們進步的更快;對成績好的A層學生,采用競爭式評價。對的評價要更具體,更清晰,更明確,同時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與標準,使他們更加努力,以求讓他們發展得更快更高更強。
2.分層評價,鼓勵為主。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作業中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表揚,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因此,要在評語上下功夫,批語既要體現問題的所在,又要體現教師的贊許和期望。如教師對c層學生可以做出這類評價“你做得很好。”“你不比別人差。”“你也許忘了復習,否則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對B層的學生可這樣評價“你最近進步的很快,希望你繼續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你與XXX差距越來越小了。”而對A層的學生則可以這樣評價。
3.分層評價,用心溝通。作業分層評價是師生間心靈溝通的過程,對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很有意義。作業分層評價,不僅有利于學生養成改錯的好習慣,還會讓每個層次的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作業本上不僅有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有時也會有學生的反饋,告訴老師他的煩惱和希望、建議,這對增進師生情感、幫助老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課后練習中分層作業帶來的效果
1.激發了學生對英語作業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我們學校地處農村,由于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和先前的基礎不足,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高,但作業改革后,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起學生對作業的興趣和積極性,轉變了大部分對作業不感興趣的學生,促使他們在作業的自主性、主動性方面有了明顯的進步。
2.提高了學生英語作業的完成率與正確率。以前,我布置的作業比較注重作業量,一直認為通過“多抄多背”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布置抄寫單詞時,要求每個單詞抄寫一行即4遍,結果第二天交上來的作業字跡潦草,默寫成績也不盡人意。在完成語法知識鞏固的習題時,有的學生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往往不動腦筋,敷衍了事,作業基本上沒有準確率可言。
3.增強了學困生的英語學習自信心。每個學生在學習上都有自尊心,每當他們遭受到學習和作業上的挫折及失敗時,總覺得在同學面前不好意思,特別是學困生,他們感到抬不起頭,甚至有自卑感。而今,這些學困生在新形式作業的作用下,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逐漸恢復了自信,自尊心也不斷增強了。
總之,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英語作業的內容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它的優化設計,可以豐富課余生活,發展獨特個性。只要我們不斷的優化課后作業,讓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展,讓每一個學生多一點空間去探索,多一點時間去思考,多一點機會去體驗,多一點自由去呼吸,一定能讓學生的知識在作業中鞏固,一定使每一個學生的英語素養在優化的英語作業中得到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麗萍.滲透新課程理念,改變英語作業模式[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