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菊萍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構建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型教學為途徑的教學模式已成為英語教學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活動是學生的天性,是學生個性發展的根基。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創設良好的生活化的語言情境和語用情境,為學生構建活動的舞臺。
我嘗試了以某一話題為內容,以活動課為主要形式的教學。下面結合以“家庭”為話題內容的教學案例進行分析:
一、教學目的
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會用英語描述自己的家庭。
二、教學過程分析
(課前準備:每個學生帶一張自己的家庭照片,此環節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是真實的生活化大情境)
1.猜一猜:教師拿一張自己家庭的照片,讓學生猜。例如:Who is this ? Can you guess? What is he?How old is he ?等問題,學生猜對后,給予高度評價。
猜測游戲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氣氛中復習鞏固一些相關詞匯、句型。在游戲中學生對教師的真實生活照片感興趣,注意力迅速地集中起來,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主動獲取知識,陶冶情操,發展能力。
2.問一問: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照片相互問一問。四人一組,三人問,一人答。通過相互問答,各自對小組成員的家庭有了初步的了解。
小組合作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在合作中運用了上述句型。這種由 “師生互動”逐漸過渡到“生生互動”,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使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精神。由于前面教師提問的鋪墊,學生的問答非?;钴S,形式多樣,起到了鞏固已學知識的目的。
3.看一看:看一段自己拍攝的錄像,關于介紹這個家庭的,了解介紹家庭的一般方法。如:My family is a small one.There are only three people in it.They are my husband、my daughter and I.My husdand is a driver.His name is Qiu Yakun. He is 29.He is a nice man .My daughter is 5.She is a little girl .Her name is Qiu Boya . She is a student. My name is Xue Juping.Im your English teacher,you know. Im 29,too.Ilove all the students.I love my family. We are living a happy life.
在教學中有目的地選用錄像,這就比教師用一本書、一張嘴進行教學要生動得多,真實得多。教學錄像是教師家庭生活,能做到圖、文、聲、色并茂,字幕與動畫巧妙地運用,使音形義有機結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語言的形式和內容。錄像教材顯現的情景和示范材料為學生創設了逼真的生活化語言環境,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教材理解,迅速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4.說一說:模仿錄像,以小組為單位,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家庭。
四人小組活動中,學生間互相幫助,學習主動靈活,基礎好的基礎差的一同進步,基礎差的有更多大膽練習的機會,集中了集體智慧的力量,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5.比一比:各小組推薦一名代表,用照片向全班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庭,看哪個小組說的最好,有創新意識,能吸引人。其中有一位學生最后說:I think Im a good student,do you think so?同學們都笑了,并且抱以熱烈的掌聲。
每個學生都有成就心理,都有比一比的愿望。任何帶有競賽性質的語言游戲都能使他們精神振奮.為了在比賽中獲勝,他們的注意力往往非常集中。
6.演一演:各小組組成一個組員的臨時家庭,:讓小組成員扮演家庭角色,分別自己介紹自己的“臨時身份”、姓名、年齡、工作等。學生們在表演的過程中興致盎然、情緒高漲。
此情境的設計結合中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為學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自我發展的空間,通過生活化情境的加入,學生能用所學單詞和句型介紹家人。在這過程中老師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特別在第一組表演結束時,同學們的掌聲,教師激勵的話語,更容易激起學生的表演欲。
7.寫一寫:讓學生用英語描寫一下朋友的家庭。
拿到“describe your friends family”這個任務時,學生都非常興奮,這就是“任務型教學”的魅力所在,學生看到這個模擬真實的情景,感到“學以致用”,要一試身手。學生基本上能運用目標語言及擴展語言,能熟練運用已學知識,而且完成短文做得相當好。
三、教學反思與小結
1.創設生活化探究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猜一猜到問一問,創設探究的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在探究心理的驅動下形成學習英語的動力,正是利用了學生好奇的天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把自己放在引導者、參與者、監督者和服務者的位置上,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學習,在參與中感受新知,感受語言的實用性與合作學習的愉快。
2.創設生活化問題情境,讓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看一看,說一說,創設生活化問題情境,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交給學生學習的任務,讓他們充分的活動,自由的表達。教師可以在學生參與的聽做、說唱、玩演、讀寫和視聽等多種活動中奠定他們的語言基礎,提供運用所學語言的機會,從而達到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使語言學習變成真正有意義的語言交流。
3.創設生活化活動情境,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語言。比一比 演一演,寫一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活化情境使師生之間或生生之間產生互動,給他們提供充分的活動和交流的機會,達到在新的情境中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