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信息技術得到了很大進步,民商法的作用也被日益凸顯出來。為了滿足社會發展帶來的新需求,我國相關部門也不斷對民商法進行合理地完善,添加了很多新的法律規章制度,在現實中也起到了很好成效。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讓民商法在內涵和原則上發生了很多轉變,也導致人們對民商法的研究越來越重視。本文總結了社會經濟發展為民商法帶來了哪些重大影響,并對民商法的變化與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 信息時代 社會經濟 民商法 變化 發展
作者簡介:宋姝凝,湖南師范大學法律專業,研究方向:法學。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417
目前,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已經對社會各個領域產生了影響,同時也掀起了改革浪潮,這種改革所帶來的變化不單單是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也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形勢,使人類以信息技術和信息科技為基礎,實現更高質量的轉變。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轉變,人類向著更高水平邁進,追求高質量生活,這對民商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滿足信息時代的需求,還要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現疏漏。
一、信息時代背景下對民商法價值體系帶來的變化和發展
在如今經濟全球化發展中,對于經濟發展速度的影響比較明顯,也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同時讓人類社會關系變得越來越復雜。因此,民商法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另外,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提升了勞動人民的生產力,為帶動社會和文明的進步起到了推動作用,令民商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以便有效解決新時代下人們面臨的社會矛盾,促進經濟發展。但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和進步中,衍生出很多新的問題,這些問題對民商法實施帶來很多影響 。
(一)對民商法價值影響
站在社會經濟學角度來說,它的發展為民商法價值產生重要影響,一個國家經濟的提升,離不開最初的生產和勞動,傳統民商法所規定的范圍,主要是確立人與社會的從屬地位,而在如今新的社會體制下,民商法經過不斷演變和發展,使其安全價值產生了很大變化,這種變化主要在信用支付以及信息安全上體現尤為明顯。在傳統交易方式中,多使用現金交易,信息安全對此種交易模式構不成任何影響。如果一旦在交易中出現問題,則當事人可以通過預期違約或者其它途徑來進行自身權益的合法維護,但在此交易過程中,信用度的影響并不大,因為在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對彼此有著一定了解,因此信用度可以忽略不計。
從上述問題中可以看出,在傳統民商法完善當中,并沒有將安全價值看得十分重要,然而在如今網絡環境中,想要實現溝通交流,首先必須要進行信息傳遞,使得信息的保護十分重要。在網絡技術發展過程中,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變化,為網絡也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使得民商法在完善中加入了很多對信息保護的條例,這也進一步說明了信息安全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
(二)對于民商法價值體系的調整和構建工作
對于民商法價值體系具體內容而言,主要包括了平等、自由公平以及安全等很多內容,但在民商法的制定中,最根本目的就是保證人民的自由。對于其它內容來講,一般不直接體現在目標意義上,但是在一定條件下,能讓它們的工具性價值得到良好體現。在傳統民商法中,不能將安全和效益二者共同體現出來,因為安全和效益在當時的價值體系中具有很強的矛盾基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這種矛盾才漸漸得到平衡,安全和效益漸漸實現了在價值體系中共存,并且平衡發展。
二、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對民商法基本原則的要求
在我國社會不斷發展和進步中,民商法的基本原則產生了很大變化,提高了自身的安全價值,在效益矯正過程中也得到了根本改善。
(一)意思自治原則的改變
民商法的基本原則體現在意思自治原則,與傳統民商法內容相比較,經過社會發展的不斷洗禮與磨練,民商法自治原則適用范圍得到了明顯擴大,內容上也較比之前更加充實,其目的就是為了更好適應社會發展,滿足新時代發展需要。特別是在如今高速發展的網絡環境中,針對經常發生的民商事行為,當事人通過利用民商法的基本原則,再與自己意愿相結合,來做出相對應的民事行為,通過這種方式,充分體現出了在經濟發展中,民商法的基本原則發生了重大轉變。另外,經濟發展除了對意思自治原則產生影響,對其他基本原則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意思自治原則在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
(二)促進了民商法中的平等原則(目前民商法還是說平等原則好一些)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促使下,讓民商法的平等原則也發生了重要改變。在信息時代里,民商法規定在每個交易過程中都應該將交易主體體現出來,并且保證在民商事行為中,每個交易主體要根據相應交易條件保持絕對中立,不能出現偏移現象,更不能出現維護違法行為,無論在交易平臺的選擇上,還是在相關交易技術選擇上,都要保持中立原則。對于此項平等中立原則來說,是以整個經濟發展大環境為導向,通過經濟全球化和技術全球化發展的相互作用,產生的一種相對綜合性原則,讓人民利益得到真正保障。在實際電子商務交易中,也能體現出上述原則,并在以下幾項內容中能得到充分說明:
第一,在技術方面實現平等,在這方面中的平等,主要體現在技術加密上,在電子商務交易中,必須使用同樣加密手段,做到一視同仁,從而消除了各種歧視問題。第二,在交易介質上實現平等。交易介質指的是交易前的溝通方式,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通訊方式的選擇,無論是應用有限傳輸,還是應用無線傳導,都應該得到平等對待。第三,在具體實施上實現平等,對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經濟發展來說,決不能單獨依靠電子商務相關法律來保證經濟的平穩發展,還要將其他民商法進行平等應用實施,確保經濟穩定運行。另外,在相關民商法實施過程中,針對國際電子商務和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要體現出與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不可出現任何偏袒行為。第四,在保護上實現平等,在電子商務的運營工作中,無論是商家還是消費者,都要實施平等保護措施,以便于出現糾紛時劃分責任,維護經濟正常運行發展 。
(三)安全原則的改變
針對安全原則來說,具有明確定義,它是將所有的民商事行為中的安全問題作為法律基礎的立法展現,在民商法中體現著對安全的各種要求和規范。隨著現實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安全原則也發生了重大改變,無論在根本含義的理解上,還是在規定范圍中都變得更為深刻和廣泛。對于民商法整體來說,安全原則絕對不是依靠目的去單純實施,而是在民商法實際制定過程中來體現出自身的基本原則。21世紀是一個經濟與信息同步發展的時代,要想實現經濟更快速發展就必須以信息安全為基礎才能有更好的實現效果,在網絡這個虛擬大環境之下,對安全問題的把控也顯得十分重要,這不得不引起人們高度關注。對于安全原則來說,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站在網絡角度來說,其物理設置的過程就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很容易導致信息泄露或者丟失。第二,由于網絡的發展,也帶動了病毒的發展和產生,在病毒的入侵和攻擊下,可以使存儲信息和正在傳播中的信息發生被更改的現象,針對這種問題,在民商法創新改革過程中,網絡物理安全問題顯得格外引人注意,在法律完善過程中應該對網絡管理加強設置,讓安全原則得到有效保證 。
(四)效益原則上的變化
人們都能理解,民商法的設立和實施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社會上每個人都得到公平和公正發展,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法律就是經濟發展的上層建筑,而最下層則是經濟基礎,這也說明法律能受到經濟基礎影響,這種影響就體現在不同階段不同統治階級的利益訴求上。對于中國來說,一直以社會主義為主要體制,勞動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因此,在任何法律制定和完善過程中,都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保證放在首位,這一點體現出了國家對人民權益的重視程度和權利重點保護。就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來看,經濟發展速度之迅速,超出往年許多倍,更加促使民商法從效益原則出發,將民商事活動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保證最大化,從而有效促進社會整體經濟發展建設,也充分體現出民商法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具有整體的效益觀念和價值觀念。
三、信息時代背景下民商法在調整范圍和具體制度上的演進
由于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逐漸促使民商法進行內容完善,以便更好地保證我國經濟平衡穩定的向前發展,也可以將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進行科學有效解決。在社會整體發展中,對民商法的影響不僅體現在價值體系和基本原則上,民商法的規定的范圍和具體制度也發生了一定變化。
(一)將民商法的權利范圍進一步擴大
對于整個民商法的法律體系來說,在社會生活內容和法律事實中體現都尤為明顯,因為在這二者中,有民商法實施的基礎條件,由于社會不停的發展和轉變,也帶動了民商法規定范圍的不斷擴張,這其中體現最為明顯的就是對信息庫使用權的規定。由于經濟化和信息化的不斷融合,信息也逐漸成為了民商事活動所涉及的主要內容,就從目前發展中來看,通過信息進行民商事活動占據很多民商事活動的主體,這也說明了,在為民商事活動完善法律規定過程中,不但要保證信息安全性,還要將權利范圍進行擴大,一直擴大到信息庫的開發和投資主體的民商事權利保障,這有助于保護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提高工作積極性,更好確保信息的專項權。另外,在對網絡用戶進行信息控制時,網絡安全問題主要隱藏在所控制的信息中間,所以說,在進行民商法完善時,要將民商法的權利范圍進一步擴大,不斷加強對網絡信息的全面保護,從而確保人們主體權益不受侵害,保護自身民商事行為 。最新通過的《民法總則》中也明確規定了公民的一般信息權,這將是民事權利范圍進一步擴大的開端。
(二)將民商法的調整對象進一步擴大
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民商法在原有基礎上,在調整對象上做了進一步擴大,主要是針對網絡發展而言的,通過調整對象的擴大,在網絡中更多新的信息關系,這些新的關系也被民商法列入調整范圍之內。對于整個網絡發展來說,其發展最大特點就是自身具有開放性,也正是因為這點,讓信息交流有了更廣泛空間。而在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完善過程中,信息也已經改變了以往的傳統形式,并在質量上有所提高,這也導致信息在現實生活中有了一定主體地位,自身價值也得到了很大提高,這也決定了民商法在新經濟形式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傳統民商法為基礎,通對經濟發展的全面總結,實現將民商法內容徹底完善,在此過程中,還要將信息的重視程度提升,便于民商法更好的調節社會整體發展關系。
四、總結
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促進了經濟的快速進步,為了滿足發展需求,人們將經濟和網絡有效結合在一起,雖然加速了經濟發展,也為人們帶來了新的沖突和矛盾,要想將這些矛盾合理解決,促進民商法的實施和完善是最有效途徑之一。然而,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傳統民商法已經不能有效解決新的問題,所以,對民商法改革和完善工作應該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以便于民商法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帶動我國經濟整體進步。
注釋:
劉彬.社會經濟發展中民商法的變化與發展.法制與社會.2016(31).271-272.
王盟.淺析社會經濟發展下民商法的變化與發展.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7).172-173.
惠強.社會經濟發展中民商法的變化與發展.吉林廣播大學學報.2014(11).
施建華.基于社會經濟發展下民商法的變化與發展分析.法制與社會.2016(12).16-17.
常磊.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民商法的變化與發展.河南法制報.2016-03-01(11).
王梓睿.經濟發展中民商法的變化與發展.法制博覽.2015(10).11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