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英
(深圳市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廣東 深圳 518172)
理論與方法探索
軟式壘球在中小學校推廣的可行性分析
王獻英
(深圳市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廣東 深圳 518172)
本文從發展軟式壘球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德育素養、場地器材成本、推廣不利因素等方面分析該項目在中小學推廣的可行性,供相關人員參考。軟式壘球是一項集速度、力量、靈敏、智慧、合作等生理、心理綜合素質于一體的運動項目,易于提高青少年身心素質及德育素養。
軟式壘球;中小學;推廣;可行性
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如何盡快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探索、開拓適合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體育運動方式值得研究。軟式壘球,英文名稱為“TEEBALL",簡稱“T球”,是一種通過修改部分競技棒壘球規則和器材的條件、材質等設計出適合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的新興運動。軟式壘球比賽規則簡單、對場地條件要求低、可參與人數多,是一項集速度、力量、靈敏、智慧、合作等生理、心理綜合素質于一體的運動項目。具有極高的健身功能,并且因安全性、趣味性、休閑性、新奇性等特點,符合青少年喜模仿、求勝心切、易獲得成就感等個性特征,受到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的喜愛。
1.1 軟式壘球對青少年身體素質提高的價值
1.1.1 軟式壘球是一項集跑、跳、傳、投、擊、打于一體的綜合性運動項目,可以全面提高學生奔跑速度、反應能力,通過快速投擲、拉伸、旋轉、跑動、移動、折返、彈跳等多種技術組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爆發力、專項動作速度和速度素質。
1.1.2 軟式壘球項目對參與者靈敏素質有較高的要求,如投手的協調發力、投球后的攻轉防守等,都需要快速維持、調整身體來完成動作,這對提高學生的靈敏、身體平衡等能力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1.1.3 軟式壘球對參與者柔韌性有較高要求,如擊球員在擊打、跑壘過程中的撲滑壘動作,防守隊員各種高難度的接球后的重心恢復等動作對身體各關節、部位的柔韌性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1.1.4 軟式壘球對參與者耐力素質有較高要求。規則規定每場比賽采用5局3勝制,持續地跑動及攻守轉化,對促進學生血液循環、提高耐力素質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1.2 軟式壘球對青少年心理素質及興趣提升的價值
軟式壘球比賽需要在攻、防轉換間及時做出反應和決策,需要有持續高度的注意力、開放的視野和準確的判斷,經常練習能改善學生的感受器官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對幫助學生提高專注力、心理承受能力、堅持性、果斷性及調節自身緊張情緒等方面有顯著作用。軟式壘球比賽,通過游戲的形式呈現,參與人數多,難度不大,趣味性強,容易被學生接受并喜歡。通過比賽、游戲,能提高學生主動鍛煉的意識,從而達到強健體魄的目的。
1.3 軟式壘球對團隊精神與社交能力的價值
軟式壘球運動是一項團隊合作項目,在學習中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認識自己,尊重他人,通過團隊配合還能增強團隊合作、謙讓與形成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學生在比賽中需要充當擊球手、跑壘員、內場防守隊員和外場防守隊員等各種角色,需要各隊員間的相互溝通配合和信任才能完成比賽。在比賽中需堅守崗位,做好自己的位置職責,體現出個人對集體的奉獻精神,如在進攻時體現的是個人的能力對集體的貢獻,其中包括可以犧牲自己換取更大的勝利。這樣的活動更能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和相互配合的團隊協作精神,讓學生充分享受到個體融入集體的存在感、成就感與責任感。作為集體項目的軟式壘球運動無疑為同學間的正常交往提供了理想平臺,因此,在參與軟式壘球運動的過程中,學生的決策、協商、合作、執行力、領導與被領導的能力也都得到了培養。青少年處在這樣的一個團隊中,對提高團隊精神和社交能力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1.4 軟式壘球德育教育功能滲透的價值
“立德樹人,以生為本。”軟式壘球是一項具有教育功能的體育項目。比賽時,需要每個學生齊心協力,為了集體的利益,必要時犧牲個人,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這就使得學生必須學會個人服從組織,發揚放棄小我,成就大局的精神,是集體主義教育的良好范式。軟式壘球運動,十分注重道德教育的培養,比賽規則的一系列規定表明了軟式壘球這項運動對培養青少年道德品質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因此推廣這項運動,有助于培育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對“立德樹人”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5 軟式壘球場地、器材可推廣的價值成本
軟式壘球在學習和比賽中所采用的球棒、壘球和擊球座等器材都是由橡膠制作而成,質地柔軟,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因此不必擔心由于球速過快、揮棒過猛等因素傷害學生身體。它與籃球、足球等直接對抗的運動項目不同,在比賽中攻守雙方隊員沒有直接的身體沖撞,大大地降低了體育課堂的損傷發生率。加之,軟式壘球運動所用設備較為簡易,在幾塊籃球場地、排球場地上都可進行,為校園內廣泛開展提供了可能性。
2.1 群眾認知度有待提高
軟式壘球屬于引進項目,由于沒有歷史文化的傳承,顯得基礎薄弱,國人對該項目認知度低,難以迅速普及。體育管理層及體育工作者對軟式壘球運動產生的運動價值認知度明顯不足,致使地方學校對開展軟式壘球運動的前景缺乏信心。
2.2 專業人才匱乏,培養機制不完善
由于軟式壘球運動現階段在我國開展的局限性,所以在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面也受到嚴重的制約,現任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大多未系統地接受過軟式壘球的教育與培訓,因此在軟式壘球的師資上顯得尤為缺乏。加之,沒有相應的教材,使該項目的普及、發展受到很大影響。
2.3 配套比賽不夠規范
同傳統項目相比,軟式壘球的各級各類比賽不夠規范,影響了學校組隊的動機和積極性;學生自己擁有運動器材的幾乎沒有,難以在課外活動、大課間、假期等時間進行小型游戲或比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軟式壘球參與人數的增長,直接影響了該項目的普及和提高。
2.4 硬式項目軟式化的沖擊
為更好地為中小學生服務,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傳統的籃、排、足球及田徑項目大膽改革,陸續推出了軟式排球、3對3籃球、軟式足球、趣味少兒田徑等項目,這種硬式項目軟式化的變革,吸引了更多的青少年參與,也對軟式壘球的推廣和普及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中小學開展軟式壘球運動有優勢也有劣勢,有機會也有挑戰,綜合來看優勢居多,在中小學推廣和發展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因此,應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地方學校根據自身場地、師資條件,以特色項目、校本課程、校代表隊、大課間等多種形式逐漸發展;應加強對在職在崗體育教師的培養與培訓,讓他們盡快掌握軟式壘球的基本知識和教學方法,以輻射學生;有組織地向學生開放場地、器材和設備,同時協調好上課與課外活動之間的關系,讓更多的學生有時間、有專人輔導地參與活動;協調規范組織各級各類比賽,使得更多的學校積極參加比賽,讓這項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運動得到普及和推廣,為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快速提升開拓多元化的路徑。
[ 1 ] 王一丁,王曼.軟式壘球運動對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分析[ J ].科技信息,2012(26):12-15.
[ 2 ] 徐小云.高中軟式壘球課課練發展學生體能的策略研[ J ].青少年體育,2015(12):95.
[ 3 ] 郭炎林.慢速壘球運動在高校開展的可行性分析[ J ].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10(6):12-20.
G848
A
1674-151X(2017)10-11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1.057
投稿日期:2017-03-2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BLA110093)
王獻英(1966—),副教授。研究方向:學校體育、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