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強
【摘要】教育作為國之大計,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在教育領域中,實現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是教育領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當今教育領域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因此,探究學校教育技術裝備高位均衡發展有著重要積極作用。本文主要以廣州市番禺區為例,探究該地區學校教育技術裝備的有關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學校教育技術裝備 廣州市番禺區 高位均衡發展
【中圖分類號】G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035-02
引言
教育作為國家大計,是國際中各國家重點關注的問題,可以說教育直接對社會、國家未來發展有著直接影響。因此,為了能夠強化廣州市番禺區教育裝備管理工作,提高我區教育裝備質量水平。根據上級領導要求,2016年11月展開了“入基層,進校園”的專題活動,探究區域內學校教育裝備實施、應用現狀。在活動時期,我們從中發現了一些教育技術裝備問題,影響了我區教育的技術裝備發展。基于此,我們必須要針對現有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實現我區學校教育技術裝備高位均衡發展,推動我區教育發展進程。
一、廣州市番禺區教育現狀
廣州市番禺區歷屆黨委、政府在大力發展當地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在大力發展當地的教育工作,落實“科教興區、人才強區”的教育發展戰略,著重推動教育均衡化、優質化發展,通過加強教育質量為我區未來教育發展提供保障。近些年,我國區教育質量一直處于廣州市前茅。以目前我區教育發展情況來看,我區共有中小學199所,其中高中學校17所(3所職業高中)、初中學校48所、小學學校134所;公辦學校159所、民辦學校37所;特教1所、體校1所,代管學校2所。在校學生總計20萬余人,還有繼續增加的態勢。由此可見,我國區教育發展已經到了新高度,但依舊存在教育技術裝備分配不均衡等問題亟待解決。
二、廣州市番禺區學校教育教育技術裝備面臨的問題
在近些年我區教育工作中,我區中小學教育裝備配置與現代化建設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教育質量也有顯著提升。但是其中也有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例如技術裝備配置不均衡等問題。為了能夠保障我區教育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加強我區教育裝備高位均衡發展,進而不斷提高我區教育質量。因此,我們必須要解決技術裝備均衡配置問題,其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缺乏認識,發展失衡
新課改對中小學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實踐性教學活動,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創造能力作為教育目標。其中,實驗課程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閱讀課程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二者對提高我國教育素質、教育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調研中可以發現以下現象:很多學校領導與教育人員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對教育技術裝備建設中缺乏正確認識,特別是在實驗教學活動、圖書館相關工作的認知,存在著校領導的不重視問題,學校中的圖書館、實驗室通常被其他教學活動所替代;也有一些任課教師為了方便于教學,缺乏圖書館、教學儀器長久利用,無法發揮教育技術裝備的積極作用。
(二)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長遠規劃
很多校領導過于注重學校短期發展,對技術裝備建設長期發展缺乏長遠的認識,在新裝備建設中比較喜歡跟風,例如創客實驗室,我區有8成以上的學校都有創新創客實驗室,對于創客實驗室了解、有合理建設規劃的學校卻少之又少。很多學校為了提高社會效益,不落后于其它學校,盲目的跟風,一是無法發揮新設備、新場合的積極作用;二是導致資源浪費嚴重,對教育領域發展有著不利影響。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長遠規劃是導致裝備建設失衡的重要因素,導致前期投資多,后期投入不足等情況。
(三)師資配置不均,教師隊伍建設薄弱
在我區當今教育領域中,很多學校并未很好的配置好教育技術課程專任教師及相關管理人員。存在專業人員少、老齡化、缺乏技術人員等狀況,使得教育技術裝備建設缺乏有效指導。有些學校兼職人員由于缺乏相關的技術與知識,在操作中存在不規范現象,如果事態嚴重會造成安全事故。教師由于不適應現代化教育模式,在現代化教育中的教育水平很難提高,也有很多學校存在功能性浪費現象。在教育技術裝備建設當中,新教育技術在教育應用中的成功案例屈指可數。
二、學校教育技術裝備高位均衡發展策略
(一)提高校領導認識,加強領導工作
教育技術裝備建設是保障教育改革、推動教育現代化進程的物質保障,也是保障我區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支撐。教育指導中心以及各學校領導必須要認識到技術裝備建設的重要性,轉變傳統觀念,加強領導工作,將教育技術裝備建設規劃到學校發展戰略與考核中,認識到學校內部發展的問題。因此,教育裝備中心與校有關工作人員必須要充分挖掘技術裝備建設中的不足,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策略,進而推動我區技術裝備建設步伐,提高我區教育領域中新技術的應用范圍,進而推動學校技術裝備高位均衡發展,實現我區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同時,我們必需要更新現有教育發展理念,有什么樣的理念就會有怎樣的決策行為。在學校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裝備部門必須要順應時代發展需求,不能墨守成規,單憑用了幾年的標準配套技術裝備,必須要根據教育實時需求進行合理設備配套,既要保障教育功能,也要勤儉節約,將現有的人力、物力、財力用在教育建設中,這樣才是能夠實現教育技術裝備為素質教育服務的宗旨。
(二)加強指導工作,創設學校與裝備部門的溝通渠道
裝備中心應保障我區教育技術裝備建設工作長足發展,抓好每所學校的技術裝備每項工作。并不定期展開技術裝備建設工作會議,聽取教育中心對教育技術裝備建設中的建議,制定建設目標,落實目標任務。進而解決教育裝備建設管理體制問題,明確在教育技術裝備的重要性與地位,以及相關部門的工作目標與職責。17年初,區教育裝備中心在經過調研之后,對我區教育技術裝備建設工作提出了規范性意見,對物品采購、經費、管理制度、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并且加強了技術裝備建設工作的管理與監察工作。指導我區各個中小學校能夠根據《廣東省中小學教育裝備標準》的目標與要求實施、配備教育技術裝備。保障技術裝備建設的均衡性,避免裝備資源集中于某些學校,而忽略了其它學校,讓我區每所學校都能夠獲得裝備建設指導工作,推動我區學校全面發展。
學校需求是否明確,技術裝備是否能夠滿足教育需求問題,這都需要有暢通的溝通渠道。因此,為了能夠解決技術裝備的科學性、合理性,我們必需要做好裝備高位均衡發展的方案:第一,與校園文化相結合,根據學校的建設標準、建設指導意見、建設配置需求,對學校技術裝備進行整體構思;第二,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對專用開展功能性設計;第三,根據每個教師的特色功能,明確學校專用教師的配置要求,包括區域劃分、平面設計、裝備數量、裝備種類等要求。
(三)加強資金投入力度,建立資源保障機制
教育部門要落實國家、省、市對教育技術裝備建設的政策與文件標準,不斷完善“財政為主、學校為輔”的經費保障制度。在進行教育經費預算過程中,區、鎮街都要設有專項教育技術裝備建設經費,并根據學校實際運營情況與技術裝備建設情況投入裝備建設資金,保障教育技術裝備高位均衡發展。對于學校來說,學校需要將一部分公共經費用于圖書館、實驗室、電教室等相關設備購置,并在公共費用中抽取一部分用于現代化教育建設,例如設備維護、購置教育軟件等,充分發揮新教育技術裝備的積極性,提高教育質量。并抓好隊伍建設工作,有效讓教育技術設備管理延伸到基層中。首先,構建決策隊伍,該隊伍決定了我區學校裝備計劃與方向,他們既是裝備的管理者,又是裝備的責任人;其次,完善教師隊伍,作為教育領域的一線教師,教師對裝備質量好壞、裝備發展趨勢是最有發言權的,教育裝備需要教師隊伍進行評價;最后,技術裝備企業隊伍,加強與具備一定專業水平和一定生產規模企業之間的聯系,為學校教育技術裝備提供相應服務,并加強技術裝備采購的規范性、公開性、公正性,構建合理的競爭機制,從而加強對企業的行為規范。
(四)加強專業培訓工作,提高專業素養
建立一支完善的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滿足現代化教育的發展需求。各個學校都應該根據相關要求配置、完善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人員,構建一支高素質、高專業、高能力管理隊伍。將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人員培訓工作規劃到教師培訓中。在開展教師、圖書館管理員培訓工作中,必須要有層次、有步驟的展開培訓工作,進而不斷提高技術裝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必須要保障培訓工作的全面性,包括思想教育、技術教育、方法教育等培訓工作,培訓工作必須要有計劃、有目標、有實效的進行。此外,為了能夠提高技術裝備管理質量,有關部門必須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明確基本待遇與獎罰內容,為管理人員提供聘任、評優、升職、職稱評定的機會,進而激發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管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結束語
學校教育技術裝備是實現現代化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提高校領導認識,加強領導工作;創設學校與裝備部門的溝通渠道;加強資金投入力度,建立資源保障機制;加強專業培訓工作,進而解決技術裝備不均衡問題,推動學校教育技術裝備高位均衡發展,實現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推動我區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南京市教育局辦公室等.南京教育情況[J].專刊.2016,(5):22-23,
[2]王祥明,后有為.教育技術裝備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2):45-46.
[3]艾倫.教育裝備與一般裝備制品差異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2):1-2.
[4]楊文勝.學校教育技術裝備高位均衡發展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