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秋
【摘要】十八大,黨中央第一次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明確而完整的內容闡述,是新形勢下黨推動文化強國和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戰略舉措。作為為社會一線直接輸送和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職業院校,高等教育的主陣地之一,教育、指導、培養學生樹立要求的“三觀”思想和精神,不僅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還要與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精髓和本質要求相一致,使之兩者相融,這對完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的方向性,對提高學生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效性,以及對國家、社會、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與時俱進都具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在實踐教學中從多層面、多角度的探索如何更好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榮辱與高職思想政治教學中的策略路徑,以期不斷地提高高職思政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高職思政教學 融合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087-02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從整個具有特設中國特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來看,核心價值觀是其整個體系的內核,體現出該體系所具有的根本特性和基本特征,集中反映出了該體系中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該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黨的十八大,當有在此基礎上,與時俱進、科學發展的提煉出新形勢下的核心價值觀要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精煉的二十四字是我國、黨中央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總結的實踐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再一次結合新成果,是又一次具有實踐性的重大理論性創新,對內涵的科學凝練、提升和深化。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高職院校的重要意義
1.從方向上給予我國高職院校以正確性引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著以特設中國實際國情為基礎的建設理論,切合我國當代社會發展的主題和時代發展的脈搏與需求。這就從理論基礎和方向性上都為高職院校的辦學明確了方向,更好地指導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應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作為基礎和前提,緊跟國家發展的思想步伐,踐行核心價值觀核心要求,唯有此,高職院校自身才能更好地推動和提升自身的穩步發展。
2.有助于高職學生三觀的正確樹立和培養
根據黨中央相關意見,特別要求在對國民的整個教育中要將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對于剛邁入大學的高職生來說,他們在“三觀”上及表現出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同時也具有其自身的片面性。而作為人生中學校教育的最后階段和即將進入社會工作崗位的他們,這不僅是進一步樹立、推動 正確“三觀”的重要時期,也是對以前自己偏頗性思想觀念認識的再糾正和再塑造。因此,高職教育中以及對學生的“三觀”培養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具體內容相結合,有助于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更好樹立和有效培養,使他們的方方面面更加具有明確性和目標性。
3.有利于為國家培養符合要求的合格事業接班人
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實現偉大中華民族的復興和當下中國夢的戰略構都是以我黨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理論和思想的基石。指導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其具有在意識形態領域上的鞏固作用,同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推進現代我國社會、市場以及個人的發展進步都具有著導向性和促進性作用。因此,在高職院校教育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軸心作為指導思想和原則,與高職思政教育教學相結合,開展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更有助于學生構筑和糾正自身的三觀取向,樹立起符合時代和中國特色的國家、民族意識。在學習和社會實踐中更好地與自身的發展相結合,讓自身成為國家和社會建設需要的一塊“硬鐵”,接班特色中國的建設。
三、在高職思政教學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合的意義
教育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并符合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為國家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培養符合要求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高職思政教育所應肩負起的任務和職責。
1.與時代發展同行,是高校思政課改革應當把握的方向
作為指導現階段發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其融入到高職思政教育教學中,有助于推動高職思政課的改革,使其能夠與時俱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使課程內容更加豐富和具有時代性,更有助于學生的認知、體驗和接受,更能夠將社會主義價值目標以及道德要求進行精確的闡釋。任何理論知識的學習都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實踐、運用于實踐。思政課作為具有思想和精神內涵的課程,其使命就在于指導高職學生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他們正確的運用價值觀對現實問題進行思考、判斷、選擇和解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入思政課教學,客觀上促使教學方式的革新,以更好地強化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深入體會和理解,真正融入到思想和行動中。這種在思想和行動上的融合又能發過來推動學生在專業課上和專業課自身的共同發展。
2.為學生在價值觀的形成上提供了有效的指引和正確的途徑
習近平指出:“廣大青年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修德、勤學、明辨、篤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體力行將其大力推廣到全社會中去。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高職學生處于思維的敏捷活躍期,對于新鮮事物的認識和接受程度快,敢于嘗試和創新,但受到當前網絡信息以及拜金主義等各種社會不良思潮的誤導和影響,在是非的判斷上表現出相對較弱、易被引誘等特點。這就在客觀上對高職教育,尤其是思政課中融入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使他們在“三觀”的形成期,幫助和引導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三觀”,能夠有正確的明辨力,堅定理想信念,促進其成長成才。
3.高職院校也是培養學生良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政治素養的重要環節
最為社會生產一線中堅力量、具有高等職業技術理論和專業技能的青年,他們在思想政治上的素養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領會與實踐踐行程度上都會給整個社會的精神和方向帶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也因此,在思政課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于高職學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上都是不言而喻的。在高職思政教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高職教育的目標和任務,也是對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可以說,這種融合教育是推動高職學生乃至全社會更好的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力量組成部分和關鍵環節。
四、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
高職院校的教育培養目標就是向社會一線培養并輸送高技能應用型人才,他們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對他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和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高職思政教育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當代高職教育的一項任務和重要目標,也更利于全社會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以及學生今后更好地適應社會、服務社會和社會責任的承擔。
1.以“三位一體”模式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覆蓋
三位一體,顧名思義,是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教育主體的交叉配合,同心同力,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推向全面化。
首先,學校和高職思政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關鍵組成,作用巨大。尤其對于復雜而多元的現代社會,高職思政教師也會不斷受到來自國際國內多方面的意識形態影響甚至沖擊,這些都會直接作用于教師的思想道德修養以及職業水平,進而直接影響受教的高職學生三觀健康。因此,注重對教師的教育和培養,對踐行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方面有著言傳身教的作用,使學生對老師心里有信服,思想有認同。另外,課堂內外,也是教師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職思想政治教學相融合,提高學生從理論上到實踐中認識的、理解和體驗的重要陣地。
其次,教育要面向社會,教學與社會之間有著無法脫節的聯系,與社會是一個共同的有機體。不斷轉變的市場經濟、與國際和社會相匹配的政治輿論、社會主流思想的改變和道德觀念的變化都會對當代的高職大學生從思想到行為上的巨大沖擊和影響。因此,學校和政府相關教育部門對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有著不可推卸的引導責任,使他們的三觀取向,與國家政策、社會主流思想相順應,與現階段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和諧,更好地促進個人的成長與成才,發展與進步。
最后,家庭對于高職學生的教育也是至關重要,影響巨大的。良好、和諧、積極向上的家庭環境氛圍直接影響著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良好性格和社會認識。家長也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好表率,并關注和糾正孩子的一些消極、偏激的行為與思想,幫助高職學生的孩子形成 健康的心態和性格,成為有承擔、有責任、有志向的社會人才。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應當以高職院校的特色以及思政課的教學要求目標任務為依據,相融合。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主要是為新入學的大一新生而設,通過對新生在道德和法制上的教育指導和提高,達到進一步規范和提升其本質精神品質和道德素養的目的。這也是為新入學在思想上活躍、行為上缺少規范的大學生更加有標尺的、較為清醒的適應獨立的大學生活學習奠定基礎,以實現在完成課程任務的同時,正確認清大學教育、自身特點、專業知識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樹立好的理想信念、行為規范和學習目標,以更好地幫助自己解決好面臨的學習、生活等實際問題,最終達到自身的道德修養、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在這門課程和高等教育的作用下都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承載著對高職學生進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教育任務。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中,主要教育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了解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使自己的三觀樹立和加強都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身需求和行為動機相和諧,相統一。
3.在方式上創新高職思政課堂教學,把核心主義價值觀貫徹到深處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社會各方面信息多元化,學生的信息獲取也更加依賴于這些新技術,這使得滿堂理論灌輸的乏味落后教學模式已成為過去,因此,要提高思政課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深入貫徹推進,增強其實效性,使高職學生更好地在思想、行為等方面更好地審視和踐行,創新高職思政課堂教學就成為了必要與需要。高職教師應當從當代高職學生思維多元、敢于參與、勇于表達等的特點,結合新的現代教育技術模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課堂自身的主體地位和未來社會建設中的主力作用,多種教學形式穿插結合,使課堂不僅是理論的簡單學習和理解,更要付諸于、運用于學習、工作和生活。為此,教師可根據思想教學內容開展諸如專題研討式、案例式、演講式、模擬情景再現、多媒體教學等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各種教學活動中去,親身感受和體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魅力。這樣,才能在學生學習深入的同時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實到了學生的內心。
4.緊抓新媒體時代的特點和作用,讓高職思政中滲透融合的核心價值觀更快、更具互動性的借助網絡進行傳播,成為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
(1)建立高校思政課的課程網站。手機和電腦儼然成為了當代大學生表達自身觀點、態度,獲取和參與各種信息的新工具和新平臺。但大學生收到國內外多元化信息的沖擊和影響,語言、思想難免過激和違背社會核心價值體系。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強自身校園網站的影響和引導作用,通過多種形式的方式,對校園內容、黨政思想、近現代歷史故事等加以網上傳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學習到思政知識的同時也認識到我國特色和社會發展的曲折與光明性,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和方法去理解和看待中國的發展,從而更好地對中國夢、我的夢加以理解和融合,從而在今后的學習、就業、工作和生活中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堅定信心。
(2)教師可以建立微信、QQ群,與學生互動和交流。教師可以在群里安排電子作業,老師及時批改,這不僅適應現代學生的習慣,還可以及時的把一些電子作業在群里進行討論,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此外,教師還可以時常的在群里發一些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敏感事件以及與學生學習、戀愛、人際交往、就業、創業等方面的新聞信息,開展心理和思想教育和疏導,教師也要在尊重學生隱私等基礎上對學生遇到的問題真誠的進行指導和幫助,讓高職學生形成健全、健康向上的思想和人格,更好地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總之,從國家戰略意義的高度來看,將核心價值觀與高職思政教育教學相融合,是高等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雙重要求、學生未來自身發展的需要。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職思政課,有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N].光明日報,2013-12-24(1).
[2]本書編寫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3]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N].光明日報,2013-12-24(1).
[4]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N].人民日報.2014-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