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可以分為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和個人層面的要求。因高職學生的特殊特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通過課堂、課外活動、網絡平臺的途徑進行開展。可使用顯隱結合、課內理論灌輸和課外雙向交流的方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關鍵詞】價值觀 路徑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094-02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
十八大報告第一次提出了鮮明肯定普世價值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提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二十四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雖然只有短短的24字,但卻從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和個人層面我們國家要達到的目標。國家要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就要求社會能夠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要求公民能夠愛國、敬業、誠信和友善。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等職業教育面臨的挑戰
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為高等職業教育的獨特特征;另一方面為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對象學生的特點。高等職業教育區別于本科教育的顯著特征為高等職業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暨某個專業的技能和技巧。學校的教育和教學主要圍繞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展開。學生理論課的學習被放到次要的位置,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課程被放到核心的地位進行開展。這是由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決定的。通過課堂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機會較少,因為學生理論課開設的課時受到學制年限的影響較少。高等職業教育的另一個特點為學生的特點。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的思維普遍比較活躍。受到不同文化思潮的影響以及不同的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差別,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比較自我,對于國家的利益,社會的發展要求了解得不夠深入或者了解得興趣不強。他們關注的更多的自我目標的實現和自我自由度的實現。在問卷調查中,學生普遍對正面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式接受度較低。在訪談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是能夠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的方式來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路徑
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以及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通過如下途徑進行展開。
(一)課堂教學是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
高職教育的課堂教學開展的時間為一年到一年半。課堂門類和本科教學相似,課堂的教學形式和本科教學也沒有實質差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僅體現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之上,而且應該貫穿于所有的課堂上。比如,在英語課堂上,因為主要講授的是英語知識和英語文化,貌似本課程無法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具有普世價值,其中的自由、平等、民主、法制、公正、誠信、敬業和友善等都是所有人類文明所共同遵循的準則。因此,即使用英語進行教學,在涉及文化知識講解之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也可以進行講解和培養。再比如,實踐類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毋庸置疑,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在技能教學中,要求學生認真對待自己的職業,和同學或者同事等友好相處等也是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
(二)運用顯隱結合的方法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課內外活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的講授主要集中在課堂上進行。講授的中堅力量是兩課教師和專業課以及實踐課教師。這種有教師進行集中講授的方法為顯性教育的方法。顯性教育方法的好處是效率比較高,能夠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相關的理論。顯性教育的弊端是學生接收信息時比較被動,如果學生不選擇接收相關教育者的信息,顯性教育的效果就無法發揮。基于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采用第二種方式暨隱性教育的方式。隱性教育方式是指教育者不直接進行說教,采用隱性的策略和隱性的手段,學生通過自主選擇去接收相關的信息,但是學生所接收的相關信息正是教育者所希望的,只不過采用的方法不同而已。
(三)采用課內理論灌輸和課外雙向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為更有效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課內理論灌輸的同時,應該更加注重雙向交流的方式。學生思想問題的引導主要靠教師的循循善誘。循循善誘的主要方式為雙向交流。教師通過交流找出學生價值觀方面存在的問題,學生通過交流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并在實踐中去解決問題。雙向交流能夠解決學生在價值觀方面存在的深度問題,但其弊端就是效率較低。因此,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應該采用課內理論灌輸和課外雙向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這樣既能解決學生思想中存在的深度問題,同時又能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效率。
(四)互聯網絡平臺是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益補充
傳統的說教的方式已經明顯不適應當前的專科學生的特點,學生不愿意接受簡單的接受。他們更愿意通過自身的實踐,在實踐中去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目前學生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已經從傳統的老師那里轉移到了互聯網平臺。學生每天接觸到的信息更多的是來自于互聯網網絡平臺。如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占領了大部分互聯網平臺傳播的內容,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義,學生領會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可能性將會大大增加。根據Crashen的輸入理論和Swain的輸出理論,輸入的有效材料越多,輸出的可能性越大,輸出的效果也會越好。互聯網+網絡平臺能夠承載更多的教育資料,因此其更適合用于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四、結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于高職學生人才培養至關重要。高等職業教育學生的特點鮮明,他們思維反應敏捷但不愿意接受傳統的說教。基于上述學生的特點,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可通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網絡平臺的途徑進行。實踐證明顯隱結合以及課內外雙向交流的方式能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職學生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參考文獻:
[1]劉佳,高職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研究,[J],高教學刊,2016(6)
[2]許俊生,高職院校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機制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10)
作者簡介:
徐娜,女,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