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群

【摘要】四、六級考試之后,對于考試已經順利通過的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換句話說,工具性動機已經實現,所以他們就會對以后的大學英語學習持有一種無所謂的樣子。針對這種現象,本文試圖通過調查研究的方法結合學習動機理論談談如何激發CET考過的學生后續英語學習的動機問題。
【關鍵詞】CET 考試 學習動力 激發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20-01
前言
學習動機一直以來是語言教師關注的焦點,學習動機就是個體由一種學習目標或對象引導,激發和維持學習活動的內在心理活動或內部動力。例如考試、出國、工作等。基于這兩種動機,在結合大學生四六級考試的現實情況,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低或者缺乏可持續學習的動力缺乏。
一、大學生考完CET之后出現學習動機低下的原因調查分析
每年的大學英語四六級結束后,對于相當一部分壓著分數線通過的學生來說,高興愉悅的心情無以言表,因為他們不必再擔心畢業問題和四六級證書的問題。本文在論文之前特意從大二非英語專業的三個班級中隨意抽取了18個CET考試通過的學生,問卷的統計情況如下:
在調查完學生之后,本文作者又對該校的大學公共英語課程授課的老師進行了調查來了解學生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完后的課堂學習反饋情況。通過上述研究,我們發現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大學英語考試成績合格后,失去了以往的學習動力和熱情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強大的證書性動機的影響,這個好多中國學生都存在;另外一個就是學生對于英語語言學習的認識上存在偏差,認為英語語言的使用價值不高和自己關系不大,或者自己對自己的英語語言定位比較低。在對教師的調查當中,我們發現逃課、上課睡覺、作業效率低等等的消極情緒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學生的內在動機問題,和自身學習策略建構問題。
三、鑒于調查問題的應對策略意見
(一)針對學生學習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該大力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興趣,用簡單通俗的英漢對比教學喚醒學生內心的困惑。讓他們先在英語語言學習上入門,再在興趣的引導下步入正規。這里需要說的是以教學單元的趣味性為導向,大力培養學生的融入性動機再配合適當的工具性動機,讓學生回歸到自然的課堂教學中來。
(二)自主學習策略問題的策略
對于自主學習策略的培養問題,教師首先應該認識到自主學習策略已經上升到了一般學習策略的高級階段。要培養自主學習策略首先還是要端正學生的學習動機,然后進行科學引導形成學生正確的學習策略,到了最后階段再逐漸放手讓學生形成自己獨有的學習策略風格。循序漸進、教師輔助、優生帶動是比較好的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策略的辦法,但是需要語言教師進行定期的跟蹤訪談,需要比較漫長的時間才能實現。
(三)建設性意見
針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特殊性,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這項考試,把真正學知識和自我檢測的的認識融入到學生的思想中。讓他們明白只有從內心喜歡英語學習,才能保證工具性動機的合理存在。過分追求工具性動機只會出現學習的斷層與障礙。另外學校的語言學院和教育學院應該定期對于語言學習的社會價值導向和語言工具性與人文培養的價值進行有效的講解與培訓,讓他們從自身的專業發展和就業方面進行理性地思考。讓他們從內心接受英語語言學習的內核價值。
針對心理脆弱對語言學習價值取向認識不清的學生,語言教師除了在學習策略和教學內容上進行必要的幫助外,還應該引導學生定期去心理咨詢室進行科學疏導。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要做到關注全體,分層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需求,讓學生在自信快樂中習得語言,樹立今后參加國家標準化考試的信心。讓語言學習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魯子文.《英語教學設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07.
[2]王曉.國內外語學習動機研究述評[J]外語屆.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