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奮華
【摘要】目前隨著對教學要求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課堂教學的效率,尤其是數學作為一門非常重要且又相當復雜的學科,在考試中占有相當多的比重,但學習起來又相當吃力,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非常急切地想解決如何能夠快速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本文接下來將從六個方面闡述如何能夠做到數學課堂高效學習。
【關鍵詞】高中 數學 高效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63-01
人人都想要將課堂達到高效,但到底什么樣的課堂才是高效課堂呢?第一,高效課堂是每個學生在上課的全過程中都有事可做,做到不忽視任何人,不放過每一秒;第二,高效課堂是學生每上完一節課、每做完一道題都能夠從中掌握一些知識或方法,把知識融會貫通,達到學習高效;第三,高效的課堂要求學生要學得開心,把枯燥的知識講得靈活生動,學生愿意自主學習。
1.重視課前預習,促進師生良性互動
幾乎所有的老師都說過你們一定要進行課前預習,那么為什么老師這么重視課前預習這項工作呢?這項工作到底對課堂的學習效果有什么重要作用?現在我來告訴你,課堂預習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學生如果在課前進行預習,可對下節課老師講的知識有自己一個初步了解和認識,知道自己哪里懂與不懂,哪些屬于老師講了自己就會,哪些是需要上課重點關注,了解這些之后,學生就可對自己在課堂中的關注度有一個把握,這樣可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求知。在學生進行數學預習時,教師要進行指導,如設定預習題,在學生預習完成后可根據自己對知識內容理解做一做預習題,幫助找出自己存在的疑問,老師在上課時幫助進行解答。
2.開展合作探究,創設良好學生氛圍
數學問題可以融合在實際情景中,通過與實際情景的探究更加容易找到解決的辦法,而且還能夠幫助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基于這一點,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復雜有趣的情景問題,讓小組進行內部討論,尋求解決方法,在培養他們觀察分析能力的同時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采取實例設疑導入法,將教學內容與情景結合,鼓勵學生進行探討分析,但同時教師也要在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時,施與援手。
3.設置問題情境,啟發學生創新思維
數學的教學重在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探究與創新,數學的學習可以幫助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學生才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學會突破常規,引導學生多元化思維的發展,開闊思路,學會挖掘。
4.加強課堂提問,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布魯納的認知規律表示知識的掌握分為辨別發現、比較聯系、解釋綜合、應用實踐、整合小結(評價)這五個過程,通常來說這也是學生思維由低到高的發展順序。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提問,可以引導學生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加深理解,還可以引導學生思維向不同方向發展,擴寬思路的同時突破知識之間的無形界限,尤其是對于開放性問題的解答,可有效地鼓勵學生進一步深入了解、分析,全方位地思考問題,勇于突破常規思路的限制。
5.優化教學內容, 增強課堂教學實效
教學內容的優化對于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教學內容如果過于復雜,使學生理解產生障礙,嚴重影響學習效率,所以教師一定要精簡教學內容,將知識細化,更易于學生進行理解以及掌握。而且數學這門學科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當堂知識和基礎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還要求學生能夠將舊知識和新知識相結合,融會貫通及對數學概念和數學結論的本質進行探析和應用,深刻體會數學知識中蘊含的主要思想。
6.加大感情投入,構筑新型師生關系
在學校,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非常有必要建立的,而新型的師生關系的建立要求學生和老師都要投入真實的感情,因此課堂中的教學氛圍和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態度是非常重要的,課堂中如果能夠保持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師生進行親切互動,這樣可以保證學生不會對該學科產生厭惡情緒,并且還會對該學科保持長久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學會尊重、理解、傾聽學生,在課外時間多與學生交流,放下老師的架子,才能夠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融洽的關系。
7.結論
數學課堂教學要想提高效率,不僅需要教師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還需要學生配合老師的上課進程,課上努力跟隨老師的講課思路,尤其是數學稍微與老師脫節就再難聽懂老師的講課內容,所以在老師和學生良好關系的建立是一切改革措施實施的基礎。師生相互配合,優化教學內容,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夠在真正意義上達到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閔利.淺談如何實現小學數學課堂高效化[J]. 課程教育研究,2014.
[2]王穎.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