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津+王蘇全
【摘要】 本文主要從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角度來分析山西省經濟增長的因素。通過分析消費、投資、出口對山西省經濟增長的貢獻,來探討促進山西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 經濟增長;消費;投資結構
一、引言
近幾年我國經濟出現新常態,處于經濟發展轉型的重要機遇期,如何加快山西省經濟發展,以緊跟我國經濟發展戰略步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顯得很有必要。因此研究山西省經濟增長因素分析,找到山西省經濟發展的動力,從而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山西省經濟增長的因素分析
(一)三駕馬車理論
三駕馬車理論是從支出法角度來核算國內生產總值的,支出法是指通過核算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整個社會購買最終產品的總支出。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根據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構成為:(1)居民消費支出;(2)企業投資支出;(3)政府對商品勞務的購買;(4)進出口貿易差額。用公式表示為:
GDP=C+I+G+(X-M)
C表示居民消費,I表示企業投資,G表示政府購買或支出,X-M表示凈出口。西方經濟學中,把居民消費和政府購買通稱為總消費(最終消費)。因此,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就是我們所說的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對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山西省三大需求總體概述
從三大需求來看,2000年山西省最終消費為946.04億元、資本形成總額為856.20億元、貨物和服務凈流出為25.20億元。2013年山西省最終消費為6,182.79億元、資本形成總額為9,16896億元、貨物和服務凈流出為-2,749.50億元。顯然,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發生明顯變化:由消費對經濟拉動的主導地位轉變為投資占主導地位,而凈出口由正值變為負值,且負值的增長率在提高。說明隨著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的變化,山西省的經濟發展動力也在發生變化。
(三)山西省三大需求比重分析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山西省的三駕馬車中,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較小,而消費和投資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較為顯著。還可以看出,山西省經濟發展動力發生了巨大變化:由1998年之前的消費驅動型變為消費、投資雙向驅動,再到08年后變為投資驅動型。
具體講,1998年之前消費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具有較投資更為明顯的主導地位。但從1998年到2003年,投資開始與消費相抗衡,二者相差不大,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雙向動力,但與消費相比,投資依然略遜一籌。從2003年開始,投資首次超過消費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在以后10年中并逐漸上升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從凈出口分析,可以看出它對山西省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比較小,但仍然不可忽視。從1993年到2008年,凈出口比重一直在0上下波動,保持低比重狀態,時有順差,時有逆差。但從2008年開始,凈出口比重呈負增長趨勢,且增長速度較快,說明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變化,山西省開始擴大進口量,引進外資來促進經濟發展。
三、結論和政策建議
(一)結論
本文通過研究山西省經濟增長的因素分析,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較小,而消費和投資對山西省經濟發展的作用較為顯著。
2.山西省主要經濟發展動力發生了巨大變化:由1998年之前的消費驅動型變為消費、投資雙向驅動,再到08年后變為投資驅動型。
3.從凈出口來看,08年以來凈出口的負增長對山西省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日益顯現,并且呈快速上升趨勢,說明山西省注重引進外資,擴大進口,吸收外來先進優勢來促進經濟發展。
(二)政策建議
1.引導居民消費,擴大政府消費,促進消費結構優化升級
山西省要制定合理的消費政策,引導居民消費,促進消費需求回升,提升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要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增加居民收入、扶持輕工業消費品的發展等,從而擴大內需。同時,注意實行政府職能轉變,擴大政府購買服務的能力,優化消費服務環境,從而發揮政府消費的作用。還要注重消費結構的合理優化,完善文教娛樂基礎設施,提高文教娛樂服務消費在居民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從而提高消費質量。
2.控制投資規模,追求投資主體多元化發展
合理的投資規模,有利于促進經濟健康快速發展。要避免過度投資,重復投資造成的資源浪費。要引導投資方向,提高投資效率。尤其要控制好房地產投資的規模,嚴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的項目投資。我國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結構。非公有制經濟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顯現,因此要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因而要加大私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力度,改善投資環境,引導不同形式的投資在經濟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3.提高進口質量,注重招商引資、吸引優秀人才
要擴大開放發展空間,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推進山西省新一輪對外開放,提高進口產品的質量要求,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加快引進世界500強、央企、知名民營企業等重要戰略投資者,引進先進技術和人才,集聚發展要素。建設開放平臺,改善發展環境,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形成外貿競爭新優勢,為擴大開放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張喬、田婧.山西省經濟增長影響因素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3(09)
[2]中國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3
[3] 張文麗.促進中部崛起與山西經濟發展[J].運城學院學報.2008(03)
[4]李華,劉瑞主編.國民經濟管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