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華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如何全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尤為重要。如果依然沿用傳統的教育教學手段和方法的話,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達成上述目標。基于這樣的現實背景,文章以“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為主要研究對象,展開深入、細致的探討與分析,希望能就如何切實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效率提出建議與對策,以供大家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1引言
課堂效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學生對于課堂教育教學活動的參與情況,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反映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自然也是如此。由此可見,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研究與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2小學數學課堂效率提升的策略分析
要想真正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提升,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努力:
2.1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動機
數學是一門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有著極高要求的學科,因此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思維動機尤為關鍵。強烈的思維動機可以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育教學活動中去,為全面實現課堂效率的提升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
我們以“去尾法”和“進一法”的教學為例,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動機,啟發學生的思考,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活動:麗麗的姥姥去商店里買米醋,她要購買1.3kg的米醋,但是她想把米醋分別裝在不同的塑料瓶中,每一個瓶子的最大容量,請問麗麗的姥姥需要幾個瓶子呢?
題目給出之后,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閱讀,尋找解題的思路,事實上,題目的關鍵就在于1.3中有幾個0.4。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猜測,然后通過計算得出結論1.3÷0.4=3.25之后,教師可以再次拋出問題,根據四舍五入的基本原理,準備三個瓶子是否可以呢?學生們異口同聲回答“不可以”,教師緊接著發問“為什么”?“因為還有剩下的香油呢,所以需要再多準備一個瓶子”。
通過這樣的設計,通過教師穿針引線的引導作用,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有效啟發,可以根據教師的線索去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2.2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應用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很難將注意力長時間維持在同一件事物上,因此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立足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展開小學數學教育活動尤為關鍵。
方法一: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創設某種特定的教學情境,這種情境往往是為學生所熟悉的,進而引導學生在這種情境中去思考,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我們以“元、角、分”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活動:“如果你想去學校的商店買東西,你需要拿著什么啊?”“錢”,學生們紛紛回答,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將口袋里的零花錢掏出來,五角的、一元的等,甚至還有的同學拿出了十元的、五元的。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去認識錢、學會辨別元、角等。
此外,教師可以設計模擬超市的游戲,讓學生們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自己購物的方式,進一步強化對“元、角、分”的認識。
通過這樣的情境創設,學生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往往能夠得到有效的激動,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激發,課堂教學的效率自然也就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需要注意:
首先,情境的創設必須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
其次,情境的創設必須是立足實際的教學內容,圍繞既定教學目標而開展的,否則就是沒有意義的。
第三,創設的情境最好是為學生所熟悉的,所了解的。
最后,情境的創設離不開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
方法二:探究發現法
探究發現法的本質就是通過學生自己的創造性活動,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基于小學生的認識特點,探究發現最好是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這種方法尤其適用于找尋規律等類型的問題。
我們來看這樣的一道題目:12+13+8=33,(12+8)+13=33;18+14+12=44,(18+12)+14=44,教師可以拋出問題:上述幾組算式有什么特點,從中可以發現什么規律呢?之后,讓學生進行小組的討論,最終引出“加法結合律”的知識點。
這種方法最大的特點就在于能夠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自操作去參與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以及自信心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激發與發展。
2.3做好課堂評價很重要
評價是教育教學活動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在某種程度上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但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環節。為此,筆者認為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首先,教學評價應該是具體的,應該是以鼓勵性評價為主的,應該是能夠有助于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和更加熱愛數學課堂的。在傳統的數學教育教學活動中,評價往往是籠統的,我們以課堂提問為例,很多教師采取的方式往往就是:當學生給出了正確的答案之后,會用“好,不錯,請坐”這樣的方式進行評價。這種方式太過籠統,甚至運用時間長了,學生就會覺得這是教師的一種習慣,其激勵作用自然也就不復存在了。
其次,教學評價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由于理解能力、認識水平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學生們對于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的確是存在一定差距的。那么,教師就要特別注意教學評價的全體性,尤其是對于那些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更要注意發現他們在課堂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閃光點,發現他們的進步。
第三,教學評價應該是過程性的,應該是診斷性的。對于學生的評價,不能簡單地以某一次考試的成績作為重要依據,而是要根據他們的基礎,對待學習的態度等,進行綜合性、過程性的評價。
第四,教學評價的方式是多樣化的,可以是師生之間的評價,也可以是學生的自評或者是生生之間的評價等。
3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性。為此,筆者認為教師一定要首先樹立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進而以此為依托,為指導,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基礎上,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全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劉紅霞.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新聞天地(論文版),2012,15:33-34.
[2]陳秀平.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學習(下),2011,06:55-56.
[3]李艷杰.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教學效率[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4,03:59.
[4]劉二朝.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幾個主要途徑[J].學周刊,2015,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