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凡順+易晟+朱泓熹
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款多平臺即時通訊軟件。微信正式推出后,其跨平臺即時通信,多人群聊以及朋友圈等功能受到眾多用戶的一致好評,同時微信將內容分享給好友以及將用戶看到的精彩內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截止2016年12月微信的月活躍用戶數已達8.89億,是亞洲地區最大用戶群體的移動即時通訊軟件。微信開通第三方支付后,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完成快速的支付流程。用戶只需在微信中關聯一張銀行卡,并完成身份認證,就可以把手機變成一個全能錢包,無需任何刷卡步驟即可完成支付,整個過程簡便流暢。
一、調查背景
2016年2月,微信團隊通過官方客服號發布公告稱,從2016年3月起,停止收取轉賬手續費,轉而收取提現手續費。具體執行方案為每位微信用戶終身享受1000的提現免費額度,超出1000元之后按照銀行費率征收提現手續費,目前按照0.1%的費率收取,每筆提現收取的手續費最少為0.1元。AA制收款、面對面付款與微信紅包不在收費范圍以內。
二、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微信用戶對微信提現收取手續費這一行為的看法,分析微信提現收費對微信用戶造成的影響以及其中的商業意義。
三、調查方法
采用在街頭和社區現場發放問卷的方式展開調查。
四、調查過程
本次調查我們組共在長沙市勞動路、芙蓉路、侯家塘社區、白沙井社區發放問卷上千份。被調查對象問卷填好以后主動收回,并對各題各選項進行分析總結。
五、問卷分析
結合本次網絡調查過程,我們發現大部分微信用戶認為微信提現收取0.1%的手續費可以接受。但是,在分析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很多用戶認為僅僅針對提現收取費用是微信的一種變相盈利模式,對此,我們得出了以下結論。
(一)微信使用人數比例
根據問卷統計數據,高達64%的人表示正在使用微信。有26%的人雖然未使用過微信但其朋友在使用,還有10%的人雖未使用但對其感興趣,這樣看來,微信已經在相當大程度上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
(二)網絡支付平臺的使用情況
從統計數據來看,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兩個平臺使用率均占據90%以上,是當前使用頻率最高的兩個支付平臺。
(三)使用微信提現的情況
根據問卷統計可以看出,40%的用戶微信零錢數額均在100以內,零錢的來源與使用大都是通過紅包功能使用。還有70%的用戶是將微信轉賬功能用于商用買賣轉賬支付收款。
(四)使用微信支付消費頻率的變化
超過54%的用戶認為在得知微信提現收費的消息后,自己使用微信支付進行消費的頻率沒有發生變化,27%的用戶表示會適當減少微信支付頻率。有19%的用戶表示可以增加微信支付頻率,從而減少提現次數。
(五)針對微信提現實行收費,轉賬不收費的看法
超過45%以上的用戶認為這是一種變相的盈利方式,還有27%的用戶認為這只是換了一種業務補助而已。
六、小結
在互聯網金融的初期發展階段,各大支付平臺均采用獨自負擔銀行手續費的方式來吸引用戶,但是,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大的交易額開始讓第三方支付平臺不堪重負,為了鞏固自身的資金體系,企業開始對交易規則作出改變。之所以選擇收取用戶提現手續費,是因為用戶使用第三方支付的比例高出轉賬功能很多。用戶使用微信支付多為消費、繳費、手機充值等日常支出,轉賬提現的比例明顯低于這些消費支出。因此,僅針對提現一項收取手續費,相對來說對用戶造成的影響較小。當前,各大第三方支付平臺都在積極開拓業務范圍,并且不斷的對產品進行更新,從生活繳費、手機充值到網購、理財等線上業務,再到吃喝玩樂等各種線下消費,第三方支付企業盡可能講用戶的資金留在企業的自身商業閉環內部。企業盡量減少資金在銀行與企業之間的流轉頻次,降低第三方的支付成本。同時,用戶的消費行為讓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額不斷獲得提升,企業也因此不斷增加經營所得利益。因此,微信支付開始收取用戶提現手續費的行為,其實是為了加固自身商業閉環,對其支付地位進行鞏固,從而與銀行體系搶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