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津
一轉眼,任一年級的年級主任半個學期了,從二年級一年的年級主任經驗中摸索過來,從一開始的無所適從到慢慢適應,辛苦之余也越來越學會總結經驗,我發現任何事都是有彈性的,要學會“偷懶”,學會分輕重緩急。
一年級,聽起來好多老師都不愿意去到的一個級部,辛苦,操心,當過一年一年級班主任,那一年真的還好,剛工作第三年,干勁足,責任心強,前一個月把學生訓練下來后后面真的很省心,各種光環都是在那一年,后來經過二年級一年年級主任的鍛煉,雖然各種艱辛,但總歸是越做越有思路的,然而新學期一開學聽到自己要去當一年級級部主任的消息,我是排斥的,怕自己當不好,心有余而力不足,后來又聽說自己還要兼語文教研組長,只有一個詞形容——晴天霹靂,我當時整個人都是蒙的,腦子里反復想:我行嗎?我行嗎?我能管理好嗎?我都沒當過教研組長,我自己都還是個菜鳥。回去后我整天跟家里訴苦,抱怨,媽媽說:“你還沒做呢,打什么退堂鼓,你怎么知道你不行,年輕人鍛煉鍛煉!”
開學了,整個九月我每天幾乎都在奔走著,微信步數每天都在1萬以上,各種調班,各種材料匯總,顧好自己課務的同時還要兼顧整個年級,尤其是新進校的新老師、年輕老師,他們對學校還不熟悉,管理制度還不了解,會有各種各樣的不適應和小錯誤。對于年級部的管理工作,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制定級部規章制度,嚴格考核
從今年一開學,學校就有所改革,權利下放到年級部,和二年級比,年級主任權利更大了,為了做到公平公正,我在一開學就制定了年級組考核細則,和金主任討論完善后發到了年級組群供大家參考學習,學校有學校的制度,級部有級部的制度,一切以規章制度辦事,一切以制度說話,季度優等全部按照制度來,大家也都心服口服,回想當二年級的級部主任時,自己總像個老好人,什么事喊他做有事,喊你做不來,都要親力親為,整個年級部20多人,除了幾個玩得特別好的小年輕愿意做事情,其他人都喊不動,毫無疑問,這是個失敗的管理者,我有時在反思自己:我這樣的性格哪適合做領導,班級管理的好不代表也能管理得好老師,學生和老師完全是兩碼事。后來到了第二學期,我在有經驗的年級主任的指導下,漸漸調整了自己,每天記錄正副班工作情況,周五及時在群里公布,年級組的事情大家輪著來,布置到誰沒有時間的自己協調,這也就是開頭我提到的學會“偷懶”,我認為一個好的管理者是善于用好手下的兵,而不是傻事都是自己做,玩得好的幫你做,總是那么幾個人做,到最后幫你的是情分,不幫的是本分,一開始每周公布時,也有質疑聲,不滿聲,有人覺得一點小事就記,太苛刻,有人支持這樣大家才能都動起來,做事情是為學校做事不是為我個人做事,就該這樣,對于不滿我也能很硬氣地說一句對事不對人。漸漸地我發現,布置工作再沒有人推三阻四了,年級組老師的惰性也減少了,態度也端正了不少。
二、學會調節年輕老師的情緒
一年級老師,90后居多,很有個性,難于管理,有時候,一件小事就會引發諸多矛盾,對于班級管理,他們也缺乏經驗,容易和同事家長發生矛盾,作為級部主任,一個也不是太有經驗的年輕級部主任,平日里可以和他們嘻嘻哈哈,說說笑笑,在工作面前,卻要嚴厲有加,但往往有時候事情是兩面的,一味的嚴厲會打擊老師的工作積極性,就像學生一樣,哪怕很差勁的學生,他也有可愛之處,每個人身上總有優點,舉兩個例子:有一次,我在群里公布早讀遲到情況,其實這項工作平時也在做,有位老師在群里問:年級組能不能通融點,只遲了三分鐘,我答:你們是遲了三分鐘,不是早到三分鐘啊,老師說了,我爸爸出過車禍,我上周也為了趕來被電瓶車一撞,頭鼓了個大包,我們一年級學生來的遲,我不至于為了個空教室在路上出個什么事吧,另一老師私發我,問:我在群里只跟了一句,你說我經常遲到,是不是針對我,每次做事慢也記,那每次就記我最慢吧,我跟去年比做事認真多了,還總被批評,這樣以后還有什么積極性。我答:我從來對事不對人,就事論事,遲到總歸不好,記的是誰沒在規定時間上交材料,而不是誰最慢,后來老師下來打招呼,說我不容易,群里不是對我說的,是覺得二樓管理太嚴苛,我開玩笑說:“金主任是做事認真,我們要學習,都是按制度辦事,你怎么不提前三分鐘到!”后來我覺得不能一味地批評老師,做的好的也要在群里表揚,就比如私發我的老師,覺得自己是不是什么也做不好,我說你們班廣播操第一,特別厲害。在群里表揚了前三名,發了小獎金,錢雖不多,也是對老師工作的肯定,他們必須明白,在小群提醒你哪些做的不到位的地方總比放到小學群亮相好吧。同樣的,學校搞的合唱比賽等,優秀比賽都發小獎金,學期之余,把剩下的經費,每人添點聚聚會,唱唱歌,年級組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家玩得開心,工作才更有熱情。
三、學會合理協調與各部門的工作
年級主任,在學校真是神一樣的存在,校長找,各部門找,老師找,每天各種要材料的,我有時一上完課,看到各種請年級主任干嘛干嘛的短信,我就六神無主,后來我買了便利貼,有一樣記一樣,做好一樣劃去一樣,事情是永遠做不完的,這時候要學會分輕重緩急,著急的事先做,重要的內容先完成,這樣才忙而不亂,井然有序,我很自豪的一點就是各部門的材料我幾乎沒有遲交過,可能性格也有關系,事情沒做掉自己也像個心思。
四、學會和家長溝通
我們學校的家長,尤其是一年級家長,總是各種電話各種舉報,深怕自己孩子在學校受了欺負受了委屈,開始時我聽說誰打電話給校長了,心里就來火,芝麻大的事都找校長,校長不要工作了就處理這些事,后來我想想,也能理解,小孩上一年級,剛離開幼兒園,家長的各種擔心也是情理之中,我跟各位班主任說,跟家長們說,有什么事直接找班主任解決,班主任解決不了的還有年級主任,大家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是可以溝通交流的,后來有時候有些家長來反映問題啥的,我也會及時和老師溝通,及時解決問題,不能把每件都處理的面面俱到,至少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人都是在不斷成長的,也許我還年輕,也許我資歷還尚且,但是工作中的每一份經歷都是將來的一份珍貴財富,所有酸甜苦辣都是一份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