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肉用仔雞的生產,主要以一定規模的飼養場為主體,正確掌握和推廣普及肉仔雞的生產技術,是養好肉仔雞的重要保證。從肉雞的品種選擇,生產養殖特點,聯系農業養殖技術,本文對肉仔雞的生產技術方面的生產特點、飼養技術作了詳實闡述。
關鍵詞:肉用仔雞;飼養;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肉食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肉用仔雞以肉質鮮美,脂肪含量適中,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
肉用仔雞又叫“童仔雞”,是用專門化的品種,以專門化的飼養方法,養至6~8周齡,尚未達到性成熟就屠宰上市的雞。肉用仔雞的生產市場需求量大,飼料報酬高,經濟效益高,值得推廣。那么,如何養好肉用仔雞呢?
一、選擇優良的肉雞品種
目前我國白羽肉雞主要包括艾拔益加(AA+)、羅斯(Ross308)、科寶(Cobb)三個品種,約占整個肉雞產量的80%;黃羽肉雞(出欄在60天以內)品種有:皖南青腳雞、五星黃雞、皖江黃雞、嶺南黃雞二號、粵秦皇二號、閩中黃麻雞、鳳翔青腳麻雞、新廣黃雞等以及浦東雞、桃源雞、惠陽雞、北京油雞等都是非常優良的品種。
二、根據肉用仔雞的生產特點進行飼養
肉用仔雞早期生長快,脂肪沉積能力弱,飼料轉化率高。肉用仔雞從出殼到上市一般需6~8周時間,體重能達到2Kg,8周齡后生長速度明顯降低,飼料的利用率也降低了,并且5~7周齡左右有一個脂肪沉積的高峰期。所以飼養肉用仔雞應加強早期的飼喂,特別是飼料營養成份在4周齡以前的前期應為高能、高蛋白的飼料,讓其自由采食,能滿足雛雞的生長發育的需要。4周齡以后到上市,飼料中粗蛋白質含量略低。養到6~8周齡體重達到2Kg左右及時屠宰上市,否則會降低肉雞的肉質和增加飼養成本。
三、建立合理的飼養制度
肉用仔雞的飼養一般采取公母分群飼養制度和全進全出飼養制度:
1.公母分群飼養制度:肉用仔雞公雞和母雞的生長發育特點不同,公雞生長速度快,母雞對脂肪的沉積能較強,采用分性別飼養可以根據公、母雞不同生長特點和對飼養的不同需求,飼喂不同營養配方的飼料,滿足公母雞的不同需求達到合理利用飼料,適時上市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2.全進全出飼養即是同一雞舍或全場只飼養同一日齡的肉用仔雞,養成后在同一時間全部出場,出場對全場進行砌認底清洗消毒后再飼養下一批肉用仔雞。肉用仔雞一般都是采用大規模的飼養,抗病力弱,為了防止疫病間的循環感染,同時也有利管理,所以在生產上常常采用。
四、采用適當的飼養方式
肉用仔雞的飼養目前常采用的方式式有:地面平養,網上飼養和籠養。
1.地面平養是傳統的飼養方式,即是將雞養在墊有草料的地面上,飼養期間一般不清理墊料,當墊料太潮或太臟時再往上墊一層料,這種方法簡便,飼養成本低,但由于潮濕,雞容易感染球蟲類的疾病,這種方式應特注意控制飲水和衛生消毒工作。
2.網上飼養,即是將肉用仔雞養的特制的網床上,網上平養管理方便,勞動強度小,雞群與雞糞接觸少從而可減少白痢病和球蟲病的發病率,濕度容易控制,可有效地減少胸囊腫、腿病的發生,但一次性投入大。
3.籠養即是將雞養在籠具中,一般適用于大型的工廠化的飼養,飼養密度大,管理方便。肉用仔雞籠養雖然有不少優點,但由于第一次投資大,特別是胸囊腫的發生率高。
五、提供適宜的飼養環境
1.溫度,肉用仔雞的溫度的要求高,否則會影生長發育和成活率,在1~3日齡一般應為35~32℃,以后逐漸降低,在第五周齡時一般保持在21~23℃比較適宜,這當然還要根據外界氣溫,雞群的不同表現靈活掌握。
2.濕度,一般在飼養過程中容易忽視,肉用仔在生長初期對濕度的要求高一般應為60%~65%,在以后要注意濕度的控制,防因濕度過高引起疾病的滋生。
3.通風換氣,雞舍內常見的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這些含量過高會直接影響雞體的生長發育,特別是墊料地面平養的方式要特別注意,生產實踐中常以人員進入雞舍沒有特別的刺激氣味為標準。
4.光照,利用光照時間長短刺激肉用仔雞的采食和飲水,提高成活率和促進生長,在一般在3日齡內采用24小時光照,以后逐漸降低,但要注意光照強度,防止啄癖。有條件的雞場可采用1~2小時照明,2~4小時黑暗的斷續光照技術還能起到降低飼養成本的作用。
5.清潔的環境,要為肉用仔雞提高清潔衛生的生長環境,搞好雞舍衛生消毒工作,減少疫病,提高成活率,要定期進行消毒和免疫。
6.飼養密度:飼養密度是否恰當與養好肉用仔雞和經濟利用雞舍有著很大的關系。密度過高,不但舍內空氣不好而影響發育,還容易造成啄羽、啄肛、啄趾等。
六、肉用仔雞的防疫
采取“全過全出”的飼養管理,切斷循環感染。雞場不準外來人員進入,盡可能消滅老鼠。死雞應及時運走或焚燒。飼養人員應穿工作服、帽、靴,出場脫下。雞舍門前應設消毒池,常換消毒液。根據情況,制訂合理的免疫程序,一般肉用仔雞在孵化場應接種馬立克氏疫苗,在5至7日齡和18至21日齡作兩次雞新城疫免疫。采用飲水免疫,減少應激,飲水中混入脫脂奶(40升水加115克脫脂奶)降低飲水對疫苗反應,延長疫苗的有效時間。
七、重視出場管理
1.及時上市,養到8周齡左右,體重達到2kg以上,這時的雞肉質鮮美,脂肪含量適中,飼料報酬高,如上市時間長會影響肉質品質和增加飼料成本,當然還可結合市場行情等多方面情況決定上市時間。
2.適時停料,一般在宰前8小時停料但不停水,這樣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質和節約飼養成本。
總之,肉用仔雞的飼養市潛力大,效益高,只有采用科學的飼養方法,才能最大地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楊治田.肉雞標準化生產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2]鄭國平.淺談肉用仔雞生產技術[J].農技服務,2014,(12):122.
[3]孫波,羅艷,鄒明春.淺析運用試差法設計肉用仔雞的日糧配方[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2(4):71.
作者簡介:
趙學知,四川珙縣人,大學本科,現任四川省珙縣職業技術學校教師,1991年7月參加教育工作,畢業于四川農業大學高新牧業管理專業,教授職高農學專業等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