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等先進信息技術促使媒體信息傳播途徑日趨多樣化,層次水平不斷提升,尤其是新媒體的誕生為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了嚴重沖擊。在這種形勢下,廣播電視不可一味地固守傳統發展理念與模式,需要順應新媒體時代發展趨勢,加快創新發展模式。本文從廣播電視中新媒體的常用的應用模式入手,明確了應用的注意事項,期望有效地推動我國廣播電視穩步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廣播電視;創新發展
近幾年,互聯網猶如一股變革之風席卷我國各行各業,“互聯網+”理念逐步成為主導行業變革的重要理念,媒體事業也不例外。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新常態下,我國媒體傳遞信息的方式更加傾向于互聯網,甚至可以說“互聯網+信息媒介”已經成為主導我國媒體事業發展的重要形式,這嚴重沖擊了我國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傳播方式。為了實現廣播電視在新形勢下的持續穩步發展,在順應新媒體時代潮流的基礎上,“求新、求變、求創新”是其發展的必然選擇。
1廣播電視中新媒體的常用的應用模式
從現階段我國媒體事業發展角度來看,新媒體在廣播電視中的應用路徑與模式主要包括如下三種形式:
1.1嵌入式應用模式
新媒體在廣播電視中應用的嵌入式模式實際上是最高程度媒介融合的具體體現,其可以充當廣播電視信息傳遞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可以以人機關系素造型、信息場景型、媒介從屬型和消息改造型四種形式存在,尤其是其中的媒介存屬性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媒介形態,其主要表現在新媒體可以充當廣播電視傳送信息或演繹場景的重要輔助工具。比如,我國央視頻道會將“微博墻”應用于新聞頻道,借此來對社會熱點進行反映,更好地貼合新聞觀點,加之專業評論員的點評,可以使央視頻道的新聞頻道更加貼近生活和大眾,這種嵌入式應用模式也可以被合理地應用在綜藝類或娛樂類等廣播電視傳媒中,效果均比較理想。
1.2異步同息式應用模式
所謂的異步同息應用模式,實際上就是在終端處于相互分離的狀態下,可以實現相同信息影像呈現的一種應用模式,借助新時期先進的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完全擬合存在形態和信息遞質,即便在技術條件準備不充分的條件下,可以對信息介質進行轉化或對信息傳遞方式進行活化,比如可以便捷地將有關影像信息傳遞轉換為文字實錄的信息傳遞方式等,這種新媒體應用模式實際上在廣播電視媒介信息傳遞中有廣泛應用。例如,芒果TV網絡平臺和湖南衛視頻道之間建立的“異步同息”聯接本身就可以歸屬于精度和技術水平比較高的技術轉換,真正實現了芒果TV這個新媒體實時獲取湖南衛視節目直播信息的功能,比如《歌手》《快樂大本營》等時下比較火熱的廣播電視節目均可以同步在芒果TV平臺上進行實時直播,這極大地提升了廣播電視節目信息傳播的便捷性和自由性。
1.3分離宣傳式應用模式
顧名思義,分離宣傳式應用模式實際上就是一種涉及到時間差的信息凝練或重現,具體在廣播電視信息傳播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借助微波、QQ公眾號和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來發布幕后花絮、圖集、短消息以及視頻剪輯等。例如,湖南衛視就打造了自己專屬的微信公眾號,并采用了新媒體的“分離宣傳式”應用模式來進行電視節目預告、觀眾互動以及節目通訊等信息傳遞,可以有效地增加社會大眾對于廣播電視節目的認可度。比如湖南衛視《歌手》這個真人秀節目制作方專門開通了官方微博來定期對競賽形勢、歌手動態和競演信息等進行定期發布,這充分借助新媒體平臺來宣傳廣播電視節目信息,大大增強了其自身節目的營銷效益,這實際上也是《歌手》等湖南衛視節目深受社會大眾青睞的重要原因。
2廣播電視中新媒體應用的注意事項
雖然新媒體在廣播電視中的合理應用,可以為廣播電視節目宣傳造勢,提高其收視率,但是新媒體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廣播電視信息傳播和儲存方式,此時如果不加注意,那么也可能會產生一些負性效應,尤其是多元化思想可能會誘發社會心理危機。比如,當前我國新媒體信息篩選和審查機制還不是非常健全,信息監控能力不足,除了可能會出現網絡暴力事件之外,也可能會使虛假信息、“網絡水軍”信息等造成社會騷亂,甚至可能會對社會大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損害。另外,當前新媒體在一定程度上不會受到主流文化的管理與控制,此時社會“主旋律”在新媒體平臺上的宣揚均會被定義為信息暴力,加之多元價值觀念的滋生,使得社會出現了嚴重的精神危機、道德滑坡和心理失范等問題,這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因此,在應用新媒體的過程中,廣播電視運營管理者必須要樹立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本真“真實性”信息傳播原則,切實維護國家和人民的整體利益,切不可成為惡意網絡信息的宣傳造勢者。
綜上所述,新媒體為廣播電視的發展帶來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埋下了一些潛在的隱患。為了充分發揮新媒體在推動我國廣播電視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必須要本真實事求是的原則,結合我國主流媒體發展特征,謹遵國家互聯網管理規范,規范自身節目制作和宣傳方式,確保我國媒體事業可以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杜若.廣播電視新媒體的特點與管理[J].新媒體研究,2016,22(19):101-102.
[2]張曦.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與創新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7,7(12):38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