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鳳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核心。本文從班主任與教育管理、班主任與學生、班主任與家長以及班主任與自身四個方面闡述目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每個方面用四到五個小點詳細分析問題所在,針對問題找出了目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問題產生的原因,繼而通過進一步研究,得出解決目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
一、目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班主任與教育管理
目前,許多班主任還存在為師命是從的教育管理理念,管理班級方式簡單粗暴。在傳統教育觀念影響下,目前部分初中班主任還承襲著傳統教育方式,對學生實施體罰、用污言穢語罵學生等,專制型教育管理理念根深蒂固,片面注重學生卷面分數,對于學生思想品德和其他方面的才能鮮少注重,忽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管理缺乏耐心和愛心、缺乏方法和針對性,表揚的少,懲罰的多,尤其對于犯錯誤的學生責備謾罵,諷刺挖苦較多,缺少用愛感化的教學理念,制定的班規過于死板苛刻,只對學生進行約束卻忽視班主任自身的以身作則,在不平等不民主的條件下管理班級,勢必影響教育效果。
(二)班主任與學生
首先,現代中學生的心理發展存在過渡性,前段時期表現為不成熟的幼稚型,后段時期卻顯現出成人的穩定性。他們認知能力還不高,他們不具有穩定的個性傾向,他們還需要老師、家長的關心和教導,以使他們加強自身修養,逐漸走向真正成熟。其次,封閉性是中學生逐漸顯示出來的心理,復雜性成為他們內心世界的重要特征,表現為不輕易表達內心想法。因為封閉性的特點,中學生們越來越少和家長說心里話。中學后期,他們會把放東西的抽屜加密碼或者加鎖,隱藏私人日記,好像有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事實上并沒有什么。忽視現代中學生心理,學生對老師敬若天神,勢必造成師生間的距離感。
(三)班主任與家長
家長與班主任工作繁忙,溝通機會少、頻率低、溝通方式簡單粗化,在“家校聯系方式”的調查中,電話聯系占68%,家訪占32%,可見班主任與家長大多采用電話溝通的方式,這種方式方便快捷卻缺乏真實感。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時關注的范圍狹小,關注的重點往往集中于學生的學業成績,對于導致學生心理問題與學業成績的根本原因回避做深入探討。家校溝通缺乏計劃性,班主任往往擅長事后告狀,難以達成家校配合反應問題實質。另外,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缺乏互動,班主任大多處于主動狀態,子女教育方式有問題,家長則認為是班主任的教學水平、方法,教學態度導致孩子出問題的。雙方不能良好的合作,使教師威信受損,家長放縱孩子,阻礙班主任工作正常進行。
(四)班主任與自身
中學生叛逆、難以管教,初中班主任工作壓力大,導致部分班主任身心疲憊,缺乏工作積極性,甚至存在嚴重的心理疾病,然而學校對于班主任身心健康關注程度低,班主任幸福感低,承受育人責任的初中班主任面臨諸多難處。通過抽樣調查我們了解到,表示工作壓力較大的教師超過55.1%,超過32.4%的教師表示工作存在過大的壓力,農村比例低于城市。有三點主要原因引起中小學教師壓力過大:學校考查教師管理水平頻率高、教師對學生安全有重大責任、學生難以管理。
二、目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轉變教育觀念做好班主任工作
要推進現有管理體制的改革,改善班主任工作氛圍,完善培養班主任的傳統管理方法,加強對班主任管理的制約力,同時給予班主任發揮的空間,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著眼于大處,逐步建立開放的班主任選拔體系,選擇有能力和實干精神的優秀年輕教師作為班級工作的領導者,建立完善的班主任培養、選拔、任命、管理、培訓制度。班主任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高尚精神追求,在工作中及時充電,完善最新知識體系最新管理技能。其次,班主任工作角色要轉變,現在社會正在向開放化和國際化方向發展,人們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強,導致多元化的文化意識形態,影響思想的因素越來越多,需要班主任有較強的遇見未來的能力。班主任需要用最新的教育理念管理班級,帶給學生最新時代理念。
(二)重視全面教育
國家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要求培養和造就一批跨時代人才,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和扎實的專業基礎,還要全面發展,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代的四有新人,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另外,班主任也要加強對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視,因為五育并存是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當然也包括對人的共性和個性發展的關注。為此,出臺了《中小學課程實施評價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為了深入進行班主任工作改革。再次,健全考試制度也是全面教育的重要內容,以往考試過多重視筆試,可適當加進面試、口語表達、實用性技能技巧訓練,以深化中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使得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左右腦協調發展,徹底消除書呆子,以培養新時期的四有新人。
(三)建立家校聯系機構
首先,建立家校聯系卡,學校可以設計一張家校雙向聯系卡。聯系卡是家庭與學校的溝通橋梁,是家長與老師情感交流的平臺。為健全家長學校機構,實現家校共育的制度化 組建學校組織機構,課落實到人負責統籌和實施家長學校的工作。各成員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制定計劃,扎實工作,定期進行檢查評比,推動家長課程培訓的持續健康發展。經過層層選拔,建立家長委員會,協助家長學校開展工作。制定“家長學校章程”、“家長委員會章程”、“學員考勤制度”、“考評制度”等。落實家長課程的上課時間、精心挑選家長課程的上課教師、創新家長會模式,實現家校共育的多元化。再次,組織家長開放日活動、組織教師家訪、開通網絡交流平臺、開展“親子共讀書”主題教育活動,爭創“書香家庭”,評選優秀家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