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會玲
摘要: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所采取的任何一種方式都應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活動的互動性和語言的交際性。還要多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的、能開拓學生思維的問題,并激勵學生多提問題。同時,教師要把合作學習與班級授課、個人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合理地分配各部分的學習時間。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英語;合理分配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新的課堂教學方法。合作學習就是要處理好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關系,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做到:尊重、關愛、啟迪和發展學生。因此,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方法,必然成為我們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我們實施課堂教學的指導思想。
合作學習教學過程是一個信息互動的過程,教學中的互動方式大致呈現四種類型;單向型——教師把信息傳遞給學生;雙向型——師生之間相互作用獲得信息,強調雙邊互動;多向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作用,強調多邊互動;參與型——師生平等參與并產生互動。雖然上述四種信息互動過程和模式在教學中缺一不可,合作學習還是把互動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生生關系的拓展上。根據上述觀點,指導合作學習的幾項基本原則是:
1把握角色定位,明確教師導演身份
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是課堂教學滿堂灌、注入式,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是講授者,學生處于被動狀態,課堂結構呆板,學生的思路受限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有得到發揮。根據新課程標準,適應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我們在改變課堂結構,把握教師角色定位上下了一番功夫,由以前教師為講授者轉變為教師為引導者。
2創設情景對話,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課堂教學面向全校學生,教師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班級人數多,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是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英語教師的任務是盡可能為學生創設運用英語的情景,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動口動腦動手,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最大限度的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英語各種技能提高,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我采取了以下方式:
2.1 Pair work。
把全班學生按照兩人、四人一組組織起來,叫每一位學生交談或朗讀對話,擴大了參與面,有效果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活動,擴大了交際空間,使課堂教學節奏明快,張馳有度。
示范小組表演后,其余的學生進行兩人或四人小組活動,教師在教室里巡視,檢查小組練習情況,隨時進行指導和幫助。
練習完一遍后,讓兩人、四人小組交換角色,如A變成了B,B變成了A再練習一遍。例:
A:Excuse me, where does your brother work?
B:In a factory.
A:Ok! What does he do?
B:He makes machines.
A:Does he like his work?
B:Yes, he likes it very much
兩人(四人)小組朗讀、交談,學生在實際運用語言,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提高語言的流利程度,有些錯誤他們往往能夠互相幫助糾正,體現了學生的自主能力。
2.2 Group work。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問答”活動或者進行小組活動。學生分成小組通常不需要學生移動座位。若分四人一小組,只要前排的兩人一轉身就可以面對第二排兩人進行四人小組活動。
2.3 Boys and Girls。優點是:這樣就可以照顧往往被忽視的學生,讓男女學生在活動中充分表現自己,增加全員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這種巧設的活動形式,優化了課堂結構,活躍了課堂氣氛,它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豐富活動形式,體現學生參與意識
確立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后,貫穿課堂教學始終形式多樣的活動,則可以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表現機會、運用語言的環境。英語課堂活動大致可分為:
3.1 情景操練 語言是用來表達思維活動的工具,任何語言都有其使用的環境,即使是單純的單詞、詞組也可創造生動的環境,設置活動。如:在教jump, run, fly a kite, swim, play basketball等時,可由老師做出部分動作,讓學生猜:“ What are you doing”再由學生互相猜。
3.2課堂表演 初中英語新教材以學生實際生活為背景,許多對話都適于表演。學生可以擴充課文,編寫、表演短劇,學生能編出以下幾幕:a.聯系(telephone call) b,休息,娛樂(having a rest, singing, dancing and playing games),回家(go home)。還有游動物園、作天氣預報等。
3.3交際游戲 交際游戲是一種生動活潑的活動,能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運用,它們能大大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性,使它們開動腦筋,運用所學知識,寓學于樂,可分為語言、詞匯、聽力、言語等四種教學游戲。如字母卡片游戲、拋球識人游戲、時鐘練數游戲、單詞接龍游戲、Bingo等許多游戲。
4、英語課堂中合作學習的意義
4.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小組合作學習在形式上有別于傳統教學的最明顯特征是有力地挑戰了教師“一言堂”,在課堂上給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和競爭意識。
4.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中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變換一下課堂結構形式,插入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正適合中學生好說愛動的年齡特征。
4.3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保持其自尊心,減少學生的學習心理負擔。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學生表現出較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4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英語教材題材多樣,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是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好素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圍繞教學內容,創設便于小組交流的情景,有條不紊地引導學生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語言交際活動。
5、合理分組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
要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首先必須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小組的組成應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商討決定,要考慮學生的成績、性格、性別和交際能力等。
總之,就中學英語教學而言,新課程標準提高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課堂要努力實現從“傳授和講解語言知識”向“培養語言能力”轉變,每位教師面臨著“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利用積極因素,采用更適合于學習者語言能力發展的課堂教學方法,較快地提高課堂效率”這樣一個關鍵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