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蒙蒙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712000)
約瑟夫·海勒《出事了》的敘事時間探究
張蒙蒙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712000)
約瑟夫?海勒(1923-1999)是當代美國著名的小說家,也是黑色幽默文學的杰出代表。他的《第二十二條軍規》被譽為黑色幽默的經典之作。1974年第二部長篇小說《出事了》的出版進一步確立了海勒在當代美國小說家中的重要地位?!冻鍪铝恕愤M一步剖析了美國社會,通過主人公鮑勃?斯洛克姆的冗長自白反觀和平年代人們精神生活的空虛以及對未來變幻莫測的恐慌。本論文運用后現代敘事學理論分析了《出事了》中無序的敘事時間,在深化小說主題的同時體現了小說文本的不穩定性。
《出事了》 ;約瑟夫?海勒;敘事時間
約瑟夫?海勒是黑色幽默的集大成者,他的《二十二條軍規》是一部膾炙人口的作品,國內外學者從各個角度對其做了大量的研究。繼該作品后,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出事了》再次獲得了國內外讀者的青睞,不同于前者闡述了戰后和平年代人們仍要受著某種無處不在的制度制約的主題,該作品采用荒謬、晦澀的筆法及寓言式的夸張寫法,通過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的日常生活和相互關系,展示了60年代彌漫于美國社會的精神崩潰和信仰危機。
《出事了》最初發表于1974年,這部小說打破傳統小說的構思,從頭至尾毫不間歇的絕望氣氛使得該小說在問世之初備受爭議。全書共分為九章,以男主人公鮑勃?斯洛克姆的第一人稱敘述為主要線索重復敘述著周圍發生的事情,其中以意識流的形式穿插了大量的心理描寫。鮑勃作為主要的敘述者,小說中他所沉浸的自我世界正是通過自我的敘述來構建的。
《出事了》 中許多地方運用敘述時間來營造闡述事件發生的意義。文中鮑勃?斯洛克姆通過回顧過去可以更清醒地認識自己,而且不斷的自省促使他認清現在與過去的差別。鮑勃利用時態的差異來表明自己對童年以及年輕時自己的態度,在以現在時為主的敘述方式下,他在敘述以往那些事件時采用的卻是過去時,這表明鮑勃利用敘述時間來表明自己希望與那些事件劃清界限。無序的時間使得鮑勃能夠更加清醒的看待以往的事件。從以上認知可以發現,敘述者在回顧以往的事件時可以發現當時的事件在現在所產生的結果,而某些事件的發生只有敘述者在敘述過程中對過去進行深刻的思索及反省才能發現它們的價值,正如馬丁所說“甚至可以全盤改變被回顧的事件的意義”。
敘述時間在文學寫作中意義重大,但長期以來,許多小說家與批評家僅把敘述時間作為一種敘事技巧來研究,從而忽略了它對寫作意義的產生所起的作用。在自述型小說中,時間是區分故事的敘述者和施為者的標志,是評價敘述者是否具有足夠客觀性的標尺。在敘述過程中,敘述者想要實現敘述行為就必須要將自身即“我”分裂為不同的角色,具備過去與現在之分。時間在自述小說中施為的方法是利用分裂敘述者自己來通過現在的“我”去敘述過去的“我”的事情。
在第三人稱敘事中,讀者之所以能擁有相對的獨立性與客觀性對事件及故事進行闡述與評價就在于他們是利用敘事視角,站在故事外來進行判斷,并未參與到故事中去。與第三人稱小說相比,自述型小說中敘述者本身就是闡釋者,這一點嚴重地制約了敘述者,使他直接在視域內與事件有了直接而密切的聯系,因此這樣的特殊性有時會影響敘述者的敘述并弱化闡述的權威性。在自述型小說中,正是因為自身的矛盾屬性,敘述者往往通過時間“來增加自己與事件的距離感,并且表示自己對事件反思的深度”。
《出事了》中許多地方運用敘述時間來營造闡述事件發生的意義。文中鮑勃?斯洛克姆通過回顧過去可以更清醒地認識自己,而且不斷的自省促使他認清現在與過去的差別。鮑勃利用時態的差異來表明自己對童年以及年輕時自己的態度,在以現在時為主的敘述方式下,他在敘述以往那些事件時采用的卻是過去時,這表明鮑勃利用敘述時間來表明自己希望與那些事件劃清界限。時間的距離使得鮑勃能夠更加清醒的看待以往的事件。從以上認知可以發現,敘述者在回顧以往的事件時可以發現當時的事件在現在所產生的結果,而某些事件的發生只有敘述者在敘述過程中對過去進行深刻的思索及反省才能發現它們的價值,正如馬丁所說“甚至可以全盤改變被回顧的事件的意義”。
時間的距離可以影響敘述者對事件的闡述與評價?!冻鍪铝恕分校旛U勃回憶與敘述那些距離他并不遙遠的事件,也就是當前的事情時(由于小說中沒有任何明確的提示線索,指出敘述時間所占的時間長度或是發生在哪個事件之后,有些事是否發生在敘述過程中,因此敘述時間同被敘述時間之間的距離是無法確定的。)他逐漸采用了不太理性的認知,他的敘述與評價開始失去了客觀性,由于時間距離的縮短與接近,鮑勃對于事件的回顧與分析已經慢慢的失去了自我反省的意識,與之相悖,事件敘述中已經開始彌留主觀色彩的痕跡,作為施為者而非敘述者的闡述與論調也有加強的趨勢,已經不具備客觀與原有的理性形象。關于鮑勃對于上司格林的評價變化是個值得分析的例證,開始的時候他對格林的認識很客觀,并認真看待了格林的優缺點,對二者雙向評價。鮑勃對格林態度的轉變是在他敘述到同格林為了在會議發言而爭吵后,這一段的敘述中他針對上司格林的闡述變化巨大,尤其當升遷之后,鮑勃的敘述逐漸透露出沾沾自喜的感覺,而對格林的態度也表現出了明顯的不屑和極端的嘲諷。由此可以發現,時間距離影響了敘述者的敘述,但是它在把握敘述時間與被敘述時間之間的距離的精準度還是不夠,因此我們不能確切地評估時間距離究竟對敘述者產生多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自述型小說中,我們應該注意要使敘述者的敘述保持一定的客觀性,并且使其想要描述的事件不會因某些因素改變并且保持原汁原味的話,就要控制敘述中的變量?!笆录囊饬x在被回顧時可能會改變,描寫事件的自我在經歷這些事件之后也可能已經改變”在傳統自述性小說中,敘述者習慣于根據線性的時間先后順序來排列故事事件,依照時間消逝判斷時間的變化所產生的敘事距離以及敘述者的性格或態度的變化不同的是,但是《出事了》這部小說并未按照時間順序來讓事件排序,而是把很多事件放在了同一時軸內,各自間利用通過敘述者的聯想相關聯,這樣的結果就是多數事件無時間順序且沒有邏輯聯系。由于敘述時間和被敘述時間無明確區分,讀者很難把握敘述中的時間距離,對敘述者的性格或態度的變化不能進行準確分析。不得不說,在這部小說中影響敘述者對于文本意義構建的一大因素就是時間。
[1]Genette,Gerard.(1980).Narrative Discourse.Trans,J.E.Lewin.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Heller,Joseph.(1974).Something Happened.New York: Alfred A.Knopf Inc.
[3]華萊士?馬丁.當代敘事學[M].伍曉明譯.北京:三聯書店,1998.
[4]馬克?柯里.后現代敘事理論[M].寧一中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5]楊仁敬.《美國后現代派小說論》[M].青島: 青島出版社,2004.
[6]約瑟夫?海勒.《出事了》[M].寧蕪譯.??? 南海出版公司,1991.
張蒙蒙(1988.6- ),女,河南省開封市,陜西服裝工程學院,助教,文學碩士,英美文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