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露 (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650000)
國產單機游戲《仙劍奇俠傳》中 “神話敘事元素”分析
王曉露 (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650000)
本文以《仙劍奇俠傳》系列游戲為研究對象,重點分析其對中國古代神話元素的運用。神話敘事元素是仙劍奇俠傳系列游戲故事背景設置的關鍵,是劇情的基石,也為《仙劍奇俠傳》系列游戲逐漸擴大為文化產業奠定了基礎。游戲故事中主干劇情的神話元素均取材于真實的文獻記載。在《仙劍奇俠傳》系列游戲為中,將所有主干神話的相關記載編為譜系,將相對獨立的子神話系統融為整體,并貫穿故事情節始終,本文將其中提及的神話敘事元素分為創世、五靈、軒轅/黃帝、上古神器、仙山圣境等五個類別進行具體分析。
《仙劍奇俠傳》;神話元素
《仙劍奇俠傳》(下文簡稱“仙劍”)系列游戲是由大宇資訊公司策劃并開發的、以中國古代的仙妖神鬼傳說為背景、以仙俠為題材的大型角色扮演類單機游戲,是大宇資訊主打產品,1995年7月發行了“仙劍”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即主題為“宿命”的《仙劍奇俠傳一》。從此“仙劍”系列游戲打開了國內外游戲市場的大門,該系列游戲榮獲兩岸當時無數的游戲獎項,被眾多玩家譽為“曠世奇作”,也成為了80、90后玩家的一代青春記憶。迄今為止已有六款角色扮演類單機游戲,三款網絡游戲和一款手機游戲。
在杜駿飛等人的《網絡游戲中的傳統與現代——仙劍奇俠傳的文化解讀》一文中指出,中國民間神話傳說是游戲的重要組成部分,出現頻率較高,占所有文化元素出現頻率的百分之14.3。同時根據筆者對游戲文本進行調查分析,主要以仙劍一至仙劍六的人物對白、旁白、故事背景為分析樣本,從得出結論來看,仙劍一、仙劍四和仙劍五劇情中所占的神話元素比重最大,分別為25.6%、33.1%和19.7%。
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最早出現于三國時代,見吳國徐整著的《三五歷記》。仙劍的世界觀是借助神話傳說“盤古開天辟地”開始的,盤古死后,其精、氣、神化為伏羲、女媧、神農,伏羲造神,女媧造人,神農造獸。從仙劍一到目前的仙劍六,每部游戲的劇情設置都有提及伏羲、女媧、神農這三個人物。《仙劍》里的主干神話是女媧神話,女媧為了庇佑人類,下到凡間,并且與凡人結婚生子,留下女媧血脈。仙劍一圍繞著女媧族人構造故事和塑造人物形象,此外,整個游戲將歷史文獻中有關女媧神話的記載稍加改造,演化為女媧神話譜系,完整地運用于游戲故事中,幾乎每一部仙劍的女主角如仙劍一的趙靈兒、仙劍三的紫萱、仙劍四的柳夢璃以及仙劍五的唐雨柔和小蠻都和女媧有或多或少的血緣關系。伏羲是東方上帝,他的屬下是句芒,句芒在仙劍四中出現過,居住在封神陵,負責守護上古神器“后羿射日弓”的使者。在“仙劍”系列游戲里,神農是獸王和藥神,他創造了各種鳥魚走獸。仙劍五中重要的神器神農鼎,可以煉出各種藥物,也是源自于“神農”的神話傳說。此外,《山海經》里面說銜燭之龍位于鐘山,身長幾千里,銜燭之龍不需飲食,不需呼吸,甚至動也不動,他睜眼為白天,閉眼為夜晚,吹一口冷氣是冬天,哈一口熱氣是夏天,打一個噴嚏下雨,動一動鼻息刮風。銜燭之龍也出現在仙劍四里,是推動仙劍四劇情發展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仙劍四中最重要的背景人物之一,銜燭之龍給了主角云天河神龍之息,也為后來主角的悲慘得到結局奠定了基礎。
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五靈的來源。五行起源于春秋時期,從哲學意義上將,五行學說是“本源論”,也叫“元素論”。五行學說里,金、木、水、火、土是組成天地萬物的基本元素,其他物質都是這些元素按照不同比例組合而成,同時五行又相生相克,如水克火,土克水。
水,火,風,雷,土,五靈可以說是“仙劍”系列游戲法術的基礎,也是此部游戲最大的特色所在,在游戲設置中“五靈”相對應有水靈珠、火靈珠、風靈珠、雷靈珠和土靈珠。在仙劍一中,五顆靈珠是大神女媧降服五靈神(雪妖、火神、風神、雷神、山神)后,將五靈神封印在靈珠內而形成的。但在仙劍三中對“五靈”進行了重新設定:盤古死后,精、氣、神化為三皇,體內的靈力流逸而出,形成五靈。為了防止天地間的靈力漸漸消散,于是女媧用神力凝結靈力,煉出這五顆靈珠,五靈相生相克,以維持天地間的平衡。在仙劍世界中,有五靈珠、五靈神、和五個魔獸。仙劍二別出心裁,讓李憶如御靈,這樣的設置大大提升了玩家的興趣。同時仙劍里還常以中國神話里的五靈獸作為劇情角色,即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中麒麟。
皇帝作為華夏民族的祖先,有關他的神話記載最多,而且嚴格說起來的話,“仙劍”系列游戲中里所涉及的很多元素都出自于軒轅/黃帝的神話。軒轅又稱黃帝,在“仙劍”系列游戲中,女媧造人、神農造獸不知多少年后,獸族中出現一個強大的首領蚩尤,向人類發動戰爭。人類一開始節節敗退,后來上天派軒轅下凡,幫助人類戰勝蚩尤,失敗的蚩尤用盡力氣開辟魔界,神魔兩界有神魔之井相連(首見仙劍三),神魔之井和兩界的縫隙叫做神魔之隙(首見于仙劍五)。 在“仙劍”的劇情設置中,蚩尤是獸族之王,是十分強大的神魔,只有人界和神界聯合起來,才最終將他打敗。而落敗的蚩尤開辟了魔界,即仙劍五中提及的“神魔之井”。
《詩經?商頌?玄鳥》中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個神話就和帝俊有關。在仙劍里玄鳥就是燕子,傳說上天派玄鳥來到人間,玄鳥生了個蛋,恰好這個蛋被一個名叫簡狄的女子撿起來吃掉了,于是簡狄就有了身孕,生下的孩子名叫契,也就是殷商的祖先。而派玄鳥下凡的,就是天帝帝俊。關于帝俊的神話仙劍的劇情處理趨于碎片化,但對于他的兩個妻子:日神羲和、月神常羲有重點描述。也是整部仙劍四的故事淵源所在。在最初的神話版本里,望舒是給月神常羲駕車的一個女神。而支撐仙劍四劇情的兩件重要的神器,羲和劍和望舒劍就是以此命名的。當初制作方在給劍起名的時候,火劍起名為羲和,冰劍為了不和羲和有重復的字,所以沒用常羲,而用了望舒。
在“仙劍”系列游戲中,有很多美不勝收的場景設置,也讓玩家大飽眼福,其中還不乏仙山圣境,這些仙山圣境甚至在中國古代神話里,也占有一席之地。比如首當其沖的蜀山,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蓬萊、昆侖等。此外還有諸如鬼城豐都之類。
蜀山今名瓦屋山,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在歷史上,蜀山與道教淵源頗深。傳說道教祖師張陵正是在這里建立宗派的。而“仙劍”系列游戲里的蜀山派也是道家學派,而且是天下道家之源,故而可以彰顯出蜀山派在江湖上的地位。在“仙劍”的劇情中關于蜀山仙劍派有詳細的介紹,并且“蜀山”貫穿于整個“仙劍”系列游戲中,游戲中將蜀山位于盤古之心,陰陽剛好維持著微妙的平衡,因此可以懸浮于天地之間。因為這里靈氣充沛,修仙者聚集于此,山上有了很多門派。梁武帝時期,因為梁武帝崇拜佛教,上山建塔并驅逐修仙者,雙方展開沖突,并且兵刃相向,在此過程中,同樣注重武學的仙劍派拖印而出,而其他只注重修道的門派則漸漸消失。此一戰后,仙劍派一家獨大,統一了剩余的其他門派,建立“蜀山仙劍派”,簡稱蜀山派。仙劍四和仙劍五的男主角均有在蜀山習武的經歷。
昆侖神話在中國起源也很早,先秦時期的文獻就有相關記載。“仙劍”開發者對它的研究運用相比過去的幾部仙俠類游戲更為深刻,并將其大量地運用在每部游戲的主干劇情中,同時動畫影像制作也更為客觀,游戲中的昆侖影像幾乎完全按照古代典籍中對昆侖丘的描述再現的,有很強的文化底蘊。在仙劍世界里,昆侖山脈綿延廣大,山峰奇險,古時候便引人無限遐想,仙劍四里的瓊華派就位于昆侖山。但在仙劍五的故事里游戲故事情節中,將九天玄女立為昆侖瓊華派的神明,屬天帝座下。這樣的處理一則保持了神話的大部分原狀,再現神話的真實性,給人逼真的游戲效果,激起游戲者的好奇興趣。二則在視覺造型上更優美,畢竟九天玄女形象比西王母形象更唯美,更貼近年輕的游戲受眾的接受心理,從而在游戲開發和發行上獲得極大成功。
關于蓬萊的神話傳也很多,蓬萊有的說是一座仙山,有的說一只龜神,這兩個說法其實都有淵源。在仙劍系列游戲中將兩個說法都進行了運用。如在仙劍三里,蓬萊是一個仙境,仙劍二則是一只碩大的神龜。而仙劍一仙島求藥的傳說,也就是仙靈島的原型——這是仙劍系列所有感動、恩怨、悲喜的起點。
豐都仙劍二出現過,是一個重要場景。仙劍二里,李逍遙被畫妖所困,王小虎一行前往豐都找天鬼皇,希望他幫忙。同時豐都在仙劍四和仙劍五中也有作為支線場景出現。
縱觀《仙劍奇俠傳》的游戲文本,神話敘事元素的方式始終貫穿于整個“仙劍”系列游戲中,這樣使得游戲劇情更加飽滿有底蘊。并且當傳統文化尤其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元素被載入大眾文化的文本空間之時,玩家在游戲過程中也領悟到了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1]斯圖亞特?霍爾.《表征: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M].商務印書館,2003.
[2]牛景麗,于丹《〈仙劍奇俠傳〉的文化傳承》[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7(1).
[3]網絡游戲中的傳統與現代——《仙劍奇俠傳》的文化解讀[J].《新聞大學》,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