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佳卉 長春市第二中學
淺析共享經濟的發展特征與商業模式
田佳卉 長春市第二中學
個人、企業或組織通過平臺分享閑置資源的使用權并以此回報的商業模式,可以稱之為共享經濟。與傳統經濟相比,共享經濟下的商業模式雖然面臨著外部監管環境等方面的阻力,但卻終會實現顛覆性的創新。本文就主要對共享經濟的發展及商業模式予以簡單分析。
共享經濟 商業模式 創新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迅猛發展,過度消費已經成為了必須面對的問題,而共享經濟則為這一問題提供了有效解決途徑。文章從共享經濟模式開始入手,對其發展的現狀進行合理的分析。希望可以結合存在的問題從多個角度對這一商業模式進行分析。
“共享經濟”這個經濟術語用通俗的話講是將自己閑置的資源分享給有需求的人,在獲取報酬的同時還可以產生額外價值。這是在現當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時代所產生的一種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嶄新經濟形態。與傳統行業不太一樣的是,共享經濟符合新經濟理念,是對傳統經濟模式的顛覆和變革,甚至在住宿、空間、交通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優越感。
1.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本來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中,商業用戶是經過商業組織而獲得產品和服務。但在共享經濟出現之后,勞動者不再用商業組織這種傳統中介模式作為營銷,而是通過互聯網平臺直接向用戶提供產品和服務。
2.精準快捷的交易方式。在創新的商業模式中,商家和消費者可以在互聯網共享平臺上,通過信息交換、需求匹配等來分享商品信息或者尋求信息。縮短交易流程也拓展了商家和消費者的選擇空間,擴大了雙方之間的交易范圍,甚至還降低了供給與需求雙方的交易成本。這種資源配置方式提高了商品和服務的價值。
3.分享資源的消費方式。共享經濟將傳統的“購買-消費”模式轉變成“租用-消費”模式,讓使用權發生臨時性轉移,而所有權不會發生轉移。傳統的消費觀念中,消費者只有購買了商品之后才能對商品進行支配,但在共享經濟下,消費者則更看重對商品的使用權,而不在乎是否對商品具有所有權。共享經濟充分利用閑置資產和碎片化,并鼓勵許多使用者之間共享資源。
4.靈活彈性的工作方式。共享經濟使得原有的固定時間模式變得更加具有靈活性,對個人的碎片化時間進行一個有效的整理。在共享經濟條件下,人們可以根據時間安排和所擅長領域來自由支配自己在什么時間做什么樣的工作。
5.低碳環保的綠色經濟模式。共享經濟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對閑置資源的高效利用和重復交易。換句話說,共享經濟其實為人類的生存發展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創新模式。而運用這種模式生活,則是一種節約社會資源和多余生產能力的分享。
商業模式其實就是一種包括定位、業務系統、關鍵資源能力、盈利模式、現金流結構、企業價值等諸多要素的創新模式。在此基礎上,討論一下在共享經濟下商業模式的創新分析表現。
1.定位創新。商業模式的目的是為了滿足顧客多樣化的個性需求。在共享經濟的模式下,企業通過信息技術建立共享平臺,并通過建立供需之間的“連接”方式來撮合雙方。
2.業務系統創新。業務系統是指企業選擇與其合作的利益相關者及交易方式。主要由構型、角色和關系三部分組成。從構型上來講,共享平臺是一個撮合供需雙方的媒介;從角色關系上來講,是一種共享經濟中的供給方和供給平臺之間的橫向合作關系;而從交易關系來講,則是傳統企業與利益相關者之間存在的一種市場交易和所有權交易。
3.關鍵資源能力創新。支撐交易背后的重要資源和能力是關鍵資源能力。關鍵資源能力決定的往往是同類商業集團的業績。共享經濟平臺下,信息技術是共享經濟下的關鍵資源能力創新。
4.盈利模式的創新。傳統的盈利模式本是企業的一種收入來源和收支方式,模式簡單,收入來源簡單,成本和運營方面也大多來自供應商和內部運營以及員工等多個方面。而如今創新的商業模式,則是可以使得許多商品和服務都近乎免費,零成本現象隨處可見,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而對共享經濟的企業而言,其收入一般來自于平臺供應方和需求方[1]。
共享經濟模式的核心其實就是“閑置+價值+回報”,產品和服務供給方可以通過租、借等共享方式為需求方創造價值,并在特定的時間內向對方提供服務。從而給供給方帶來金錢和精神上的回報。共享經濟平臺為供給方提供了持續客源,還為客戶解決了產品利用率問題,甚至還降低了共享經濟平臺運行成本。
共享經濟平臺既顛覆了傳統式經濟商業模式,也發展起了另外一種新型商業形態。而在共享經濟下的商業模式想要可持續性發展,便要保證共享經濟平臺的平穩運行。為了這種創新性商業模式可以在共享經濟下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政府應該做一些合理安排來保證這種商業模式的合理運用[2]。共享經濟的根基就是信用。沒有信用,共享經濟的可能性和安全性就沒辦法得到實現。所以,政府應該先建立一個安全信用體系。而且這種安全體系建立起來之后,還要注重與社交網絡、電商平臺的網絡公司合作。其次,還要加強對共享經濟下的需求方的利益保障機制。共享經濟應該從制度方面保障需求方的利益,通過平臺互評機制約束供給方行為。從而使得共享經濟可以健康穩定的運行下去。共享經濟的經濟平臺,其實相當于供給方和需求方的“中介”,從行業自律、明確監管主體和納入檢測體系、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等都能加強對共享經濟的監管。
如今的共享經濟下的商業模式創新之處雖然不少,但目前共享經濟的發展還面臨著不少阻礙和問題。但最終,相信共享經濟下的商業模式會逐漸成為商業模式的主流趨勢。
[1] 周坤維.共享經濟時代的企業商業模式分析——以ofo共享單車為例 經營管理者[J].中國商論,2017(21).
[2] 周禮艷.O2O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36).
田佳卉,女,漢族,吉林省長春市人,長春市第二中學,研究方向:經濟管理方向。